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恶性肿瘤疾病情况表现为消化道恶性肿瘤27例、妇科恶性肿瘤22例、肺癌13例、肝癌8例,其他4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n(%),(x̄±s)][n(%),(x̄±s)]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患者经临床诊断确诊为恶性肿瘤,按照疾病状况进行化疗治疗;②患者化疗期间骨髓抑制情况;③患者了解本次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患者合并有化疗禁忌或药物治疗禁忌;②患者临床资料不完善或护理依从性较低;③患者出现化疗不耐受或中途退出研究。本次研究均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理和批准。
1.3 方法
患者均采用扶正三升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措施。(1)扶正三升汤:太子参30g、黄芪30g、白术20g、茯苓20g、鸡血藤20g、当归10g、丹参10g、穿山甲10g、煅皂矾10g、枸杞10g、菟丝子10g、紫河车10g、黄精10g、熟地10g。以水煎服至300ml, 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2)常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包括用药指导、疾病分析、心理指导等,同时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展情况,若患者出现异常请况下,需及时给予救治护理,避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3)综合护理:①病情分析:护理人员需密切监测患者血常规指标、生命体征、临床症状等情况,为患者建立个性化病历,并分析患者临床常见不良反应情况,从而指定临床护理计划。若治疗期间患者出现重症感染、内出血等情况,需及时做好抢救治疗,改善患者生命健康。②环境护理:由于骨髓抑制患者常伴随着机体抵抗力下降情况,护理人员需为患者提供舒适整洁无菌治疗环境,保持室内通风,定期进行病房消毒,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交叉感染发生率。③心理护理:由于恶性肿瘤疾病对患者机体损害较大,化疗治疗不仅会增加患者生理疼痛,还会增加患者心理负担,导致患者应激反应增大,护理依从性降低,影响化疗效果。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疾病状况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为患者讲解骨髓抑制反应发生原因和临床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提高自我管理意识。④不良反应管理:针对患者化疗期间容易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给予针对性预防和护理干预,如:化疗前给予禁食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胃肠道反应发生率;皮肤护理和口腔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密切观察患者皮肤黏膜出血、大便带血情况,能够尽早进行止血干预,降低出血发生率。⑤饮食指导:饮食管理方面需要为患者提供易消化、高营养、清淡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在患者治疗期间需为患者提供少食多餐饮食原则,避免加重患者胃肠道压力,影响患者临床症状。在治疗期间,患者禁止饮茶、饮酒、吸烟等不良生活行为,避免影响造血功能。⑥康复护理:在患者临床症状稳定后,可根据患者机体的耐受能力,给予对应康复训练,一方面增强患者机体抵抗能力,促进机体代谢;另一方面有利于患者肢体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出现压疮、血栓等并发症情况。
1.4 观察方法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常规指标、骨髓抑制等级、免疫指标、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1)血常规指标从白细胞、血红蛋白、粒细胞、血小板计数四方面评价,均以患者清晨空腹学进行血常规指标评价;(2)骨髓抑制等级是根据患者血常规指标情况,将骨髓抑制分为0~4级,等级越高说明患者骨髓中的血细胞前体的活性下降越严重,临床治疗风险越大。(3)免疫指标从CD3+、CD4+、CD8+三个方面评价,水平越高说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越好;(4)生活质量从KPS评分和SF-36评分两个方面评价,水平越高说明患者化疗耐受越高,生活质量越好;(5)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感染、出血等。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分析,血常规指标、骨髓抑制等级、免疫指标、生活质量比较采用t检验,以(x̄±s)(x̄±s表示,不良反应采用χ2检验,以(%)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常规指标、骨髓抑制等级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常规指标、骨髓抑制等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常规指标、骨髓抑制等级比较(x̄±s)(x̄±s)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免疫指标情况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免疫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免疫指标情况比较(x̄±s,%)(x̄±s,%)
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KPS、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5。
表4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比较(x̄±s)(x̄±s) 导出到EXCEL
表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x̄±s)(x̄±s)
3 讨 论
据流行病学显示,恶性肿瘤疾病呈逐年增长趋势,在人们生活、工作方式诱导下,其发病率和病死率不断提高,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化疗治疗是通过抑制恶性肿瘤细胞繁殖和复制,控制患者病情发展,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长时间化疗显示,化疗药物对患者正常细胞繁殖抑制情况明显,其中骨髓抑制是最严重的症状,导致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生活质量下降,影响患者化疗治疗效果。针对骨髓抑制患者,临床以扶正三升汤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骨髓造血功能,改善患者血常规治疗,纠正患者临床症状,相较于西药治疗来说,药物毒副反应较低,治疗安全性较高。但中药调理时间较长,患者化疗不良反应情况严重,治疗期间需给予有效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化疗效果。
综上所述,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晓坤,迟焕海,赵淑珍.消化道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7,22(4):472-473.
[2] 何颖.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与患者免疫水平和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23):5400-5403.
[3] 徐媛媛,陶宋词,胡世莲,等.中药复方联合常规治疗对恶性肿瘤化疗期间骨髓抑制及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9,22(3):349-352.
[4] 薛敏.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改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9):1315-1316.
[5] 张静,高芳庭,王艳君.自拟扶正升白汤剂辨证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效果[J].海南医学,2019,30(23):3030-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