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小学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教学研究

尚亚梅

文安县滩里镇富管营小学 065800

摘要: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强调语言运用的工具性、学习行动的目标性和情境设计的现实性,于学生的智性发展和德性培养均有重要意义。教学实践中,应在设计和整合学习主题、学习情境、学习任务和语文活动的过程中着力突出现实性、目标性和实践性,同时注意联动现实资源,构建多元的学习样态,确保“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顺利开展和其“实用性”价值的真正落地。
关键词: 小学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
DOI:10.12721/ccn.2023.15733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递信息,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交流沟通需要”。新课标的这一目标要求揭示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鲜明的生活实用取向。

一、以“实用”为主的目标

学习任务群的安排注重整体规划,每一个学习任务群都承载着不同学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要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达成怎样的目标?教师结合课程标准,提取“课程目标”中与“实用、有价值信息的获取、整合、交流”相关的信息,结合“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中对第二学段的学习内容提示,厘清要达成的学习目标:获取信息,并清楚明白地表达;学会提问请教;无论听、读、看,都要能够把握主要内容;倾听、阅读、观察须融为一体。

本单元有两个语文要素,分别是“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和“展开奇思妙想,写一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根据学情与教材,我们确定了以“实用”为主的学习目标:

1.能做到在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借助图表等提取整合相关信息,尝试解决问题,愿意与他人交流。

2.能积极主动地观察自然,用图文结合的方法记录观察所得,乐于清楚、客观地将自己的收获展示给他人。

3.能根据不同的场景、对象,用合适的语气、音量进行礼貌得体的交流;会用通知、简单的邀请信等方式有效传递信息,进行沟通。

根据学习目标,除了本单元提供的课文,教师还可以补充《上下五千年》《乌拉波拉故事集》《灰尘的旅行》等科普读物,以及观察手记、邀请信等学习资源。

二、指向语言运用的真实情境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情境,要源于生活中语言文字运用的真实需求,服务于解决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创设情境时,应建立语文学习、社会生活和学习经验之间的关联。

情境应有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比如,对于本单元的课文,儿童天生好奇:鸟儿怎么会由恐龙演变而成?琥珀是怎样形成的?里面为什么会有小昆虫?日常生活中,学生也会提出一些看似奇怪的问题,他们也愿意把自己知道的与同伴分享。由此,“奇思妙想”的情境主题就产生了。

情境要指向语言运用,能激起学生沟通交流的欲望。例如,发布会前需要组织相关人员沟通,准备发布内容需要阅读与观察,发布会上答记者问需要礼貌提问与恰当回应,发布会除了口头发布还可以有其他形式……组织一场发布会,能够让学生具身体验,积极实践。于是,“发布会”的情境应运而生。

情境应是真实的。所谓真实的情境,是指允许学生与情境中的不确定因素开展互动,而不是“真人秀”,也不是“应用题”。只有让学生不断面临新的未知挑战,他们才能保持学习的兴趣。在“奇思妙想发布会”这一情境中,学生需要考虑发布会的参加对象、发布内容、现场互动、专家点评等,还要考虑到现场随时有可能发生“始料未及”的情况:怎么邀请“专家”?邀请信不像通知一样能贴在宣传栏上,怎么发?发布会上,每个人只有2分钟发言时间,怎样才能尽可能地讲清楚?“记者”们很刁钻,提了自己还没有深入钻研的问题,怎么办?……在这样的真实情境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学生能够始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兴奋状态,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三、连贯的表现性任务

情境创设之后,教师要根据情境整体规划任务。“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任务设计应注重两点:一是连贯自然,有一定的逻辑性和衔接性;二是具有表现性,以实践类任务为主。

本单元,基于“奇思妙想发布会”情境,设计了三个任务,细化为六个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整合了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

这三个任务模拟真实的发布会,是自然衔接的:先邀请发布会参加人员;再听“专家”介绍,与“专家”互动,感受“专家”带来的“奇思妙想”;最后发布,分享自己的观察发现与探索想象。每一个具体的活动也自然呼应发布会情境,一个接着一个,衔接紧密。

任务指向学生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能力的综合发展。比如,“‘专家’说”活动中又有四个小活动。在活动展示中,“专家”们需要用简洁的语言讲述琥珀的形成过程,借助图示介绍恐龙是怎样演变成鸟儿的,通过列表格讲述纳米技术的神奇,依托时间轴展现航天技术的发展轨迹……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阅读,需要倾听,需要口头与书面的表达,需要走进大自然用心观察。在每一个活动中,阅读是为了更好地交流,交流基于认真倾听、观察和阅读,倾听、观察和阅读又是为了完善自己的交流,发现新的问题。每一个活动都注重听、说、读、写的内在联系。

任务均为便于搜集评价证据的表现性任务。比如,“我来发通知”活动指向写简单的邀请信并与他人礼貌交流。在这个活动中,学生要根据发布会主题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可以邀请自己喜欢的老师或同学,尝试

针对不同对象写邀请信,内容要完整,格式要规范,书写要工整。有条件的可当面送出邀请信,注意送邀请信时根据不同对象、环境等选择合适的语言、语气和音量等。再如,“答记者问”活动中,学生需要在读课文和听“专家”介绍时,将自己的问题记录在学习单上。之后,小组内互相评价谁提的问题又多又有意思,以及哪些问题自己尝试解决了,哪些问题需要再次请教“专家”。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收集学生的学习单、邀请信、视频录像、被邀请对象的点评、学生自己的感想、小组成员的互评等,采集过程性评价证据。

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试错、不断改进的过程。有的学生自主梳理“纳米技术的作用”,在表格里写得密密麻麻,到“‘专家’说”活动时,才发现这样的笔记没有办法帮助自己简洁清楚地讲明白。有的学生梳理“恐龙是怎样演变成鸟儿的”,罗列了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在“‘专家’说”活动中才发现,自己没有根据问题需求去提取、整理信息。有的学生在发布奇思妙想时,体验到讲话要落落大方才能让别人听明白;有的学生在点评时发现,只有认真倾听,抓住他人表达中的关键词,再结合他人的图文记录,才能快速了解他人讲的内容,也才能有理有据地点评并提出新的问题。

结语

在当今社会中,学会和别人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是人们必须掌握的基础技能。这也就说明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教学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马静.“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实施策略[J].名师在线,2022(14):22-24.

[2]黄玥.“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22(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