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关于小学语文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学策略研究

王荣梅

新疆哈密第十三师火箭第一学校 839129

摘要: 在2022年新课标的指引下,过去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当今的教学需求,这就促使教师对原有的语文教学方式进行深刻的思考,而新课标又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独立发展的空间,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对语文教学措施进行反思,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 小学语文;新课标;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3.15733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在新课标的贯彻落实过程中,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建立明确的核心素质培育方针,根据特定的要素,制定更加完整的学习方案,同时将教育目的与实际状况相联系,积极地引入各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对现行的课堂进行优化,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一、推进规划,把握新课标

要真正提高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效果,老师必须始终以新课标为指引,使家长能够更好地了解新课标的理念和实施方案,以实际的方案来消除家长的疑虑。因此,要在新课程标准下进行教育计划的执行,老师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思想,并且要进行有效的规划,在进行教学时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和学生成长的基本要求,尽可能地消除影响执行的一切因素。其次,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意识也得到了强化,唯有双方共同努力、共同讨论、共同沟通,才能使教学方案更加科学有效。另外,为了使新课标的教学方案得到有效的实施,还要求老师在课堂上严格执行相关的标准,使其更好地体现出教育的实用性,使家长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这个方案的有效性,并依据当前的情况,对原来的方案做出相应的改进,逐渐增强了新课程方案在教学中的应用,使新课程方案在实践中得到应用,进而推动了教学的进步,提升了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为促进学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1]

二、分析资源,推进发展

语文作为一个大学科,它包含着一套比较繁复和难解的知识点,因此,要使语文学习成为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就需要对语文学习进行有效的整合。例如,在传统的教育方法基础上,对其进行革新,并对其进行主动的设计与实施。让学生有更强烈的兴趣去展开读书,在读书过程中多动脑筋,以自己的读书经验为依据去思考并进行评估,从根本上将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变过来,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再比如,老师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将与之有关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并对他们进行指导,从而让他们能够在遇到相似问题时,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提升学习效率。例如,《示儿》的讲授,除了讲授古诗的内容与感情外,还应注重对诗人生平事迹、创作背景及诗词内容的认识。《题临安邸》中描写了这样的情景:青山无边,亭台楼榭,一望无际,西湖上歌舞升平,曲终人散。和煦的春风拂面,令人陶醉,使人仿佛将杭州想象成了那汴州。这首“墙头诗”出自林升之手,是他在南宋皇都临安某客栈的院墙上所写。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将诗词的内容与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相结合,从而把握作者的整体思想感情。有助于同学们更好的了解和把握所学的内容。要重视对人和世界的认识,在今后的诗词欣赏中,要学会如何在阅读诗词的时候,学会如何去欣赏诗词,并能自己去感受文字,从而提升自己的学习效果。

三、改革课程,促进参与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此次课程改革的新标准,充分展现了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探讨新的教学方式,并积极地进行新课改,让现代教学方案变得更为多样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切实减轻学生们的学习负担[2]。例如,在教学《桂花雨》时,可以看出这是一部表现儿时“摇花乐”的作品,作家用轻松、自然的手法,写出了对儿时桂花的回忆,但实际上却是抒发了他的心境和感情。教师在课堂引入时,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向同学们播放有关桂花的照片和视频,这种方式一改以往的抽象,在引入时使同学们能够专注于教材的内容,并在多媒体环境下加深同学们对“摇花乐”的理解。接下来,老师可以对文中所要表达的东西进行进一步的发掘和探讨,使同学们能够理解文中所使用的叙述手法是如何描绘他们儿时的“摇花乐”的。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进行小组的讨论,在小组讨论结束后,也可以进行小组交流共享,还可以选派优秀组员代表发言,从而增加了班级学习气氛,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四、解析内容,设置问题

课堂提问是活跃课堂气氛、指导同学进行深入探究的一种有效方式,因此,小学语文老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某种程度的启发,并有效地创设问题情景,让他们更好地进行探索。例如,教授《将相和》一文时,教师曾对班级里的同学提出过这样的问题:“将相最开始为什么不和?为何最终他们又言归于好?这些场景与我们的人生遥相辉映,它所表达的含义是什么?在课堂上,教师是依据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的个性、年龄特点,创设问题情境,然后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意识到所学的东西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帮助,从而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分组讨论结束后,老师会从分组中选择几名同学进行提问,从而使每位同学都能在课堂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五、把握结构,发展素质

构建有效课堂离不开教学课堂探究。但是,在进行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给学生一个清晰的项目任务,并且要给他们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设计。教师要为学生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要让学生对语言知识有更好的理解,并以所学的内容为依据,创造出对应的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学到更多的东西[3]。比如,在教学《红楼春趣》时,老师就可以创设相关情境,让同学们进入角色的心灵,产生相应的联想,从而感受到角色的性格特点。接着,上课时,老师会先让同学们去解读《红楼梦》,要求学生对其中的角色与角色的关系做出一个明确的说明,并且能够对剧情做出一个简短的总结,从而讨论出该小说的主旨。通过这个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他们喜欢的人物,并给出他们喜欢的理由。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文章中人物的详细解读,进一步了解人物的个性与情感。通过对人物性格的探究,孩子们可以自主地学会对人物性格进行剖析的小方法和小技巧。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像自己要饰演的角色,说出自己的理由,并用情景剧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整体语言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教师而言,要正确把握每一位学生的核心文化素养在特定的课程中的应用情况,必须严格贯彻落实对每个学生核心文化素养的具体要求,并适时地调整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能够真正地喜欢上语文课。在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的思维发散开来,指导其自主学习,为其语文素养的不断完善打下良好的基础[4]

【参考文献】

[1]綦佳.观照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0):76-78..

[2]黄荣焕.如何激发小学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J].华夏教师,2019(23):14-15.

[3]汪宗博.浅析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一代(理论版),2020(10):33.

[4]徐巧红.小学语文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质增效[J].读与写,2022(11):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