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分析针对性护理在PICC置管的神经疾病患者中的效果

胡立燕

航天中心医院,北京,100049

摘要: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在PICC置管的神经疾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需PICC置管的神经疾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比对照组,臂围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分析,对PICC置管的神经疾病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延长患者的置管时间,减轻其肢体肿胀程度,值得采用。
关键词: 针对性护理;PICC置管;神经疾病患者
DOI:10.12721/ccn.2023.15760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神经外科患者病情危重、住院时间长,有些患者长期卧床、昏迷,全身营养状况差,血管条件差。长期输注刺激性较强、浓度较高的药物,特别是早期肠外营养和甘露醇的使用对血管破坏较大,且病人躁动针头易脱出,患者常常出现组织渗液损伤、血管损伤、静脉炎甚至坏死[1]。因此本次研究主要分析针对性护理在PICC置管的神经疾病患者中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神经疾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36例,男18例,女18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0.18±0.31)岁;观察组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24~62岁,平均年龄(43.15±0.37)岁。患者家属均签字同意。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中,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如下:

(1)导管插入前的护理

①术前评估。收集基本信息,确认患者有置管指征,确认无置管禁忌症。②心理护理。术前护士应与主治医师进行有效沟通,详细解释PICC的目的、益处、适应症、实施过程的要点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还应考虑家属,置管前进行充分的健康教育,并获得患者及家属的充分配合。③术前准备穿刺材料。

(2)术中配合

协助操作者定位患者。置管过程中应仔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如果发现任何异常,请立即向医生报告并遵循指示。B超声引导置管成功后,可利用超声进行简单的床边定位,但精确的参考是X线定位。

(3)术后护理

第一、在置管后24小时内要换一次无菌敷料,以后每周至少一次,而且有污染或者有情况随时换,无菌敷料上一定写时间,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第二、要给病人要测量臂围,能及时发现水肿和静脉炎,如果出现静脉炎就用硫酸镁敷贴或使用促进炎症吸收的贴膜辅料。第三、PICC管上的正压接头要每周换一次,如果有血迹要及时更换。第四、PICC管一般八小时冲管一次,如果持续输液12小时,再冲管一次,要限制输液速度,增加冲管的次数。第五、如果是输营养液等黏稠的物质,输血一定在输血前,输血后都要冲管。第六、采样、采血的时候一般都是抽5mL血去除,然后在抽血后需要充分冲管,避免血凝性堵管。第七、输液完毕,使用10mL以上注射器0.9%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应用0-10u/mL肝素水进行正压封管。

1.3观察指标 

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移位长度及置管后臂围:导管留置时间即完成置管至拔除导管间隔的时间;导管移位程度通过观察外露导管刻度改变进行计算;臂围采取肘窝以上10cm位置当作测量点,采取卷尺环绕手臂1周测量。

1.4 统计学方法

经SPSS2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代表,行t检验,将P<0.05作为评定存在差异的标准。

2结果

本次观察发现,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4.02±1.01)月、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3.01±0.98)月;(t=4.539,p=0.000)观察组导管移位长度(1.45±0.40)cm、对照组导管移位长度(1.52±0.48)cm;(t=0.708,p=0.481)观察组臂围(1.45±0.36)cm、对照组臂围(2.12±0.38)cm;(t=8.095,p=0.000)。因此,经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的导管留置时间比对照组更长,臂围比对照组更小(P<0.05),两组导管移位长度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2讨论   

因为PICC病人长期置管,容易引发病人的感染。所以PICC置管维护是为了减少病人的感染,增加PICC管道的使用时间。PICC置管维护,也可以及时发现病人的伤口是否有红肿和血痂,以便医护人员及时处理。PICC置管的维护,是临床工作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对患者而言,PICC置管后的维护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导管安全使用及其寿命,如果在后期的维护中处理不当随之而来的则是堵管、感染、导管脱出、异位甚至非计划性拔管等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所以,正确有效的规范维护非常重要。对于护士而言,规范PICC导管维护,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导管并发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体现护理专业的价值,激发护士的积极性,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服务。而针对性护理是在全面评估患者的疾病情况和个人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患者的需要和要求,制定出具体的护理计划和实施护理措施,达到最好的护理效果[2]。本次观察发现,观察组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比对照组,臂围小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PICC置管的神经疾病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延长患者的置管时间,减轻其肢体肿胀程度,值得采用。

参考文献:

[1]曹文霞,于文文.针对性护理在PICC置管的神经疾病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结直肠肛门外科,2021,19(12):37-42.

[2]郭娟娟,魏丽霞.针对性护理对血液病化疗患者应用PICC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2,30(12):1281-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