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地质勘查项目数量不断增多。现阶段,无论是煤矿挖掘,亦或是工程建设,地质勘查工作都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随着勘查数量的增加,对勘查工作提出要求的也越来越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保障地质勘查的效率和质量,已成为相关人员的研究重点。现笔者结合个人经验,就地质勘查中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行探讨。
1、水文地质勘查的内容和作用
1.1水文地质勘查内容
在地质勘查工作中,水文地质勘查是一个重要内容,其目的是了解水文地质给工程产生的影响。通过对施工现场水文信息的收集,使用先进的设备、技术分析水文地质指标,评估其对工程施工的影响。一般来讲,水文地质的勘查内容有:地下水位、自然地理、含水层等,其中地下水位勘查旨在了解地下水位的上涨、下降情况,周围环境对水文的影响,最低、最高水位的特点和原因等,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1];地质环境勘查旨在了解岩石性质、地质构造等,熟悉工程的地质环境,以此来分析水的抗压能力和工程耐久性。
1.2水文地质勘查作用
第一,保障工程的支护水平。在自然地质中,地下水动力循环系统是影响其均衡性的系统,若该系统受人为因素影响,会给周围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为满足社会需求,施工企业应在工程建设时,适当增加地基埋深,保障工程的支护水平,保护周围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保证工程的基础埋深。在水文地质勘查中,应结合前期数据判断地基的深浅,精准计算地基位置,为工程的安全施工提供依据。具体工作中,结合水文地质信息,构建完善的系统,对地基尺寸进行合理的判断。如果地下水位比较高,无论此时水位状态如何,都要保证地基埋深高出水位。要想解决该问题,就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地下水位。
2、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
2.1地下水位上涨、下降问题
第一,地下水位上涨。通常情况下,地下水位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比如,降水量多时,地下水位上涨,影响地质情况。在地质因素的作用下,潜水位上涨,给土岩层和含水层的性质带来影响。另外,地下水位还受气候、水文气象等因素影响,直接影响工程的后期使用。除自然因素外,人为因素也会导致地下水位上涨,比如水利工程、灌溉等。总的来讲,地下水位上涨会给工程带来诸多危害,需要在地质勘查过程中,深入分析和认真看待地下水位上涨引起的危害,防患未然。
第二,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比较多,其中人为因素是主要原因。例如,修建水库使下游地下水紧缺,大量抽取地下水等,都会使地下水位降低,从而给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可能会污染地下水,出现地面塌陷、地表开裂等情况,影响土体结构,降低稳定性,工程质量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甚至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威胁[2]。
2.2地下水动态压力问题
地下水动态压力的变化,会给工程带来不良影响。从当前来看,虽然地下水动态压力给工程产生的作用力比较小,但仍会给工程结构产生影响。据调查,引发地下水动态压力变化的原因是人为活动,这和工程施工中工作人员技能水平低、施工手段落后有关,轻则破坏工程的承重结构,重则导致工程崩塌。
3、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的防治措施
地质勘查工作中,应明确勘查目标,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比如构建勘查体系,科学规划勘查内容等。同时,还要将水文地质、工程项目结合在一起,认真分析水文地质给工程带来的影响,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防治水文地质问题。
3.1做好环境监测
要想有效的防治水文地质灾害,必须做好工程环境的监测工作,在充分了解水文、地质信息的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规避或处理灾害,保证工程顺利施工。其一,检测雨量,工程所在地的降雨量,直接影响着地下水水位和流量,水位的突然上涨或下降会引发各种问题,比如土壤软化、土质疏松等,影响土壤结构,造成水土流失。因此,应密切监测降雨量,详细记录相关数据。其二,监测岩石土层的变化,一般来讲,岩土体的变化无规律,而且可预测性不精准,但是其给水文地质、工程施工带来的影响非常大。对此,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应全方位的监测岩土体的变化,比如滑坡、裂缝等。其三,监测污染问题,特别是水文污染,记录污染程度、影响等。同时,对土质污染进行监测,内容同水文污染[3]。对于工程来讲,若水文、土质受到污染,不仅会使地基出现腐蚀的情况,还会造成地基破损而坍塌。
3.2做好地下水位和水压勘查
在水文地质勘查中,地下水位、地下水压的勘查可谓是重要内容,通过定期勘查了解变化规律,以勘查结果为基准,调整工程的设计方案和结构,合理的选择施工设备和材料,明确最佳的施工时机,从而为后续工程的正常推进提供条件,防止地下水位和水压的变化影响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另外,该工作还能有效避免地基渗水、受蚀等情况的发生,保证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3做好水文地质评估
在水文地质评估中,最重要的指标是水文地质问题给工程、岩土带来的破坏问题。具体表现为:其一,地下水在岩土的溶解方面。结合工作实践,各类岩土受地下水长时间的冲击和浸泡,会使岩层发生溶解,厚度变薄。评估水文地质情况,能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其二,水文地质在岩土的膨胀方面。受热胀冷缩的影响,岩土大多会发生崩裂,脆性降低,不再适合建设工程。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地质勘查,认真评估现场水文地质对岩土产生的膨胀作用。其三,观测地下水压。地下水压对岩土层发挥着支撑作用,能保障岩土层的稳定性。然而,如果地下水压不断变化,就会影响岩土层的稳定性,甚至还会引发地震。为保证工程顺利施工,应重视对地下水压的观测。
3.4其他措施
其一,做好地质结构的勘测。就目前而言,对工程地质结构进行勘测,能全面分析和解决水文地质问题。由于不同地区地质结构的膨胀系数不同,要求在具体工作中,相关人员认真开展地质结构的勘测工作,充分分析不同岩层的膨胀系数[4]。其二,分析和应用数据。地质结构勘测、环境监测工作完成后,相关人员应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纳,和设计数据比对,以此为依据推测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应注意,在数据整理和分析中,应将环境污染数据包含在内,这样有利于规避水质污染引发的问题。其三,加强勘查人员的培训。采用各种形式对勘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工作能力,保证勘查结果的准确性。
4、结语
综上所述,水文地质信息是工程设计、抗震强度设计的基础,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施工质量。为保证勘查结果的合理性,提高工作质量,需要相关人员认真勘查水文地质,了解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有效的解决和预防措施,使水文地质勘查工作具备预见性,为工程的建设施工提供帮助,保证工程保质保量的施工。
参考文献:
[1]迟鹏飞.水文地质勘查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华北自然资源,2021(06):51-52+55.
[2]蓝强.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分析及灾害防治[J].世界有色金属,2021(18):184-185.
[3]令狐勇.水文地质勘查对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性探讨[J].有色金属设计,2021,48(03):92-94.
[4]贾方建.工程地质勘查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J].新疆有色金属,2021,44(05):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