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飞行员心理素质与飞行安全训练措施

李明 谷圣伟 李冬

91899部队,辽宁省葫芦岛市,125001

摘要: 在飞行员飞行过程,需要具备良好素质,通过开展心理素质训练以及飞行安全训练必然能够提高飞行员综合水平。因此,在实践分析过程,总结了飞行活动对飞行员素质的要求,探索了有效的开展心理素质与飞行安全训练的措施。为了不断提高训练质量,需要结合飞行员实际,针对性的制定良好的训练方案,从而提高训练工作水平。
关键词: 飞行员;心理素质;飞行安全;训练
DOI:10.12721/ccn.2024.15702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在飞行员中全面的开展心理素质训练是必要的,在此过程中要提高飞行员安全意识,并要他们全面的进行有效训练,不断加强飞行能力,促使飞行员能够提高专业水平。通过进一步研究,从多方面总结了开展心理素质与飞行安全训练的途径。

1飞行活动对飞行员素质的要求

1.1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比较高的飞行员,在遇到突发状况时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稳定性,能够对突发状况进行紧急处理,并且还能对事件带来的后果加以全方位控制。航空交通与陆地交通不同,经常会遇到不确定性的因素,而突发状况会影响飞行员的心理,致使出现飞行员情绪波动的问题,影响整个飞行活动。飞行活动的过程中,飞行员除了要对飞行器安全保护重视以外,还要负责每一位乘客的生命安全。因此,作为飞行员,身上的职责就是承担飞行中的安全,这就需要具备比较好的心理素质,如此才能确保遇到飞行情况时,能够对抗压力并保持情绪的稳定。

1.2具有良好的态势感知和仪表驾驶能力

从航空飞行角度来看,一般都是依赖飞行仪器仪表,在比较大的三维空间进行定向运动,与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截然不同,可以有效结合固定的参照物,也可以结合交通线路对运行的具体位置加以确定。飞机飞行时其飞行高度会随着飞行环境发生各种变化,此时飞行员可以依靠飞行仪表,准确判断飞行器的姿态,进而让飞行任务的安全得到保证。如果出现飞行姿态的变化,位置的变化,仪表中的数据也会产生对应变化,只有飞行员能够实时掌握仪表信息变化才能准确加以判断,同时使用有效的方法全面调控飞行模式,保证飞行的安全性。

2飞行员心理素质与飞行安全训练

2.1加强意志品质和安全意识培养

意志品质与安全意识培养,必须要不断加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起初飞行时,需要培训学员的心理素质,做好飞行安全教育、纪律观念与集体意识等培养工作。第二,飞行兴趣的培养,理性预期建立、挫折体验等内在驱动力要不断强化。第三,情绪调节要做好,利用放松,自我暗示等方法,让过度紧张和焦虑的情绪消除,实现情绪越来越稳定的目标。第四,将飞行安全意识变成飞行人员需要和自觉行动的外部力量,再把飞行员知识积累从理论到模拟共同在实践中应用。第四,运用模拟机训练,积极开展机组资源训练。在飞行的整个过程中,利用形象化的程序与方法,让飞行员在特情处置中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飞行员的在飞行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理念就是安全第一,还要正确认识自身应该承担的职责。飞行人员更要配合好机务维护与航空管制部门的工作,进一步确保飞行的安全。除此之外,飞行员是落实航空工作的人,自身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因此要将责任理论养成,确保每一次的飞行都能全力落实好安全责任。

2.2建立良好的态势感知能力

态势感知能力是飞行活动的一个关键点,主要是让飞行员认识当前所处的环境。一些飞行事故的发生,基本上都是因为飞行员态势感知能力比较弱,有的还失去了这样的能力。整个飞行活动对飞行员都有比较高的要求,需要高度警惕心理情绪,所以主观警惕性的安全作用不能被忽略,真正让飞行员能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明白心理教育和心理问题预防的重要性意义。另外,可以采用航空理论知识打牢的方式,对模拟飞行训练,良好的态势感知要加强,特别需要科学,合理的使用驾驶舱的资源管理工具,从而更好地让态势感知能力得到建立。通过科学的设置训练任务,能提高飞行员训练水平,也利于提高他们态势感知能力,从而促使飞行员全面发展。

2.3加强心理一体化认知训练

对于机组成员之间,其合作训练必须继续加强,让机组人员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能力可以实现。还要充分了解机组人员的刺激反应模式,预置出复杂且危险的情景,这就需要飞行员可以依据事故来处理情景。在反复演练的基础上,对飞行员处理空中危机事件的能力重点进行强化。当然事故后心理康复训练也要加强重视程度,利用系统脱敏,认知重建等手段,帮助飞行员消除事故带来的心理障碍和不良影响。

手——眼协调训练、双手协调训练、眼——手——脚协同训练等,这些都是认知行为涉及的范围。还有注意力集中训练,评价情景的基本要求,都需要将对应的计划做好,以此对思想状态进行自我反思。另外,模拟训练是利用飞行模拟器,对飞行员进行有效训练,让其充分掌握各项心理运动,认知判断技能、应激处理技能,以及信息管理技能等。心理一体化认知训练过程,要围绕飞行员全面的落实相关训练计划,应科学的采取有效的一体化模式,加强对飞行员的综合能力培养,促使他们提高综合水平,为飞行任务提供安全保证。

2.4重视飞行员的安全培训

飞行员安全培训力度,对飞行员安全意志水平有直接影响,只有科学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培训,才能确保飞行员的安全意志水平。对此,飞行员在安全培训管理的过程中,飞行员安全培训力度的加强必须要给予重视。第一,培训管理人员应该在各项培训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上不断强化,并把培训期间的表现,培训成果同薪资待遇建立联系,从而让飞行员培训的积极性得到不断增强,促使其更加愿意参与飞行员安全培训活动。第二,制定安全培训计划,系统化培训新入职参加工作的飞行员,而且要定期给工作时间很久的老飞行员做安全方面的培训工作,保证培训工作效果。第三,飞行员安全培训内容必须加以完善,在具体培训内容上,把工作需求,安全工作意识作为重点,从而确保能够全面提高飞行员的安全意志。全面的进行培训是必要的,培训过程可以制定训练目标,落实训练方案,有效的帮助飞行员提高自我认识,加强飞行员实践水平,为飞行员日后发展以及安全飞行提供有效保证。

结束语: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结合新时期飞行员训练工作开展实际,探索了提高飞行员心理素质与飞行安全训练水平的措施。为了加强实践训练水平,在训练过程要科学的开展安全培训,强化飞行员心理素质,促使他们能够在飞行任务中提高应变能力,保证飞行安全。

参考文献:

[1]毕荣志,冯子腾,严风硕,喻辉.直升机电力作业飞行员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航空科学技术,2020,31(06):50-54.DOI:10.19452/j.issn1007-5453.2020.06.008.

[2]徐宇航,陈子卓,任杰,李乃尊,刘建烨,王静,张洁琼.飞行员心理应激的早期干预研究[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20,41(05):283-286.

[3]魏萍.探讨飞行员心理健康管理的必要性和措施[J].心理月刊,2020,15(07):60.

[4]薛霞,薛红,李洁,孙荣丽,刘启明,汪东军,肖琦.高性能战机飞行员对航空心理训练满意度调查研究[J].空军医学杂志,2020,36(01):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