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中职学校关于幼儿社会教育教学课程改革的探究

赵朕博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第十中学,014300

摘要: 幼儿社会教育教学课程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开展的一项教学活动,旨在加强对儿童的社会性教育,提高其对社会的认识,提高其对社会的适应性。本文根据幼儿社会教育教学现状幼及影响因素,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 中职;社会教育;教学改革
DOI:10.12721/ccn.2023.15716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幼儿社会教育是中职学校学前教育、幼儿发展与卫生管理五大专业中的一门,它的教学将直接关系到学前专业未来的工作质量和儿童的社会交往行为。作者所从事的是幼儿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在本课题的授课中,作者提出了学前专业学生的学习特征、学习行为、实习模拟等几个角度来探讨其课程的改革。并针对这些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对策,对于开展儿童的社会性教育工作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一、幼儿社会教育活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校的幼儿社会教育教学只限于传授理论,而对其观念的认识只停留在表层,而不能真正地了解其本质。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对幼儿社会教育的特点认识不足,只能在特定的社会区域内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来达到教育与教学的实际效果,从而忽略了对幼儿园的观察、实习和融入日常生活的社会教育机会。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教学的规划与体系,忽略了生活的全方位环节,教学视频教学的机遇。这门科目是中职幼儿园、幼儿发展与卫生管理等专业的重点,但是,中职学生本身素质较低,加之与幼儿发展和卫生管理专业的不同,在教学上存在一定的差别。

通过对学生的课堂反馈,发现大部分的学生都觉得,社会领域的教育内容多,涉及面大,与其它领域的教育相比较,难以实现,若教学活动的组织不当,则会使整个教学流程变得极为僵化,凸显不出社会的教育活动的弹性。所以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许多同学都将社会的教学活动视为一种道理和知识的传授。过度重视知识的学习,忽视了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的培养,造成了“单向灌输”的教学,缺乏对活动的体验和探索,掩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后果是,幼儿社会教育意识的养成仅限于对社会规律、对社会的认识,而不能将其融入到社会中去。在教学手段上要不断地进行改革,转变老师说,让学生听课的教学方式。

二、影响幼儿社会教育活动教学的原因

受教师自身理论知识水平的影响,作为一名中职教师,教师学历层次略低,自身对幼儿教育五大领域的教学研究不够深入,不能够很好地把控幼儿社会教育教学。学生的自我修养相对较低,缺乏良好的自我控制,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教学中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的联系不足,使其无法将其与实际工作相融合。

三、对中职学校幼儿社会教育活动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界定幼儿园教育中社会领域教育的重要价值

中职学校社会领域教育在课堂教学和幼儿园里的教育实践中存在着相同的问题,由于学生对社会领域教育的认识不足,因而使他们的活动设计对象的定位不明确,很可能将他们与其它方面搞混。所以,必须从思想上转变学生对幼儿社会教育的认知,而社会领域的教育是培养幼儿个性和形成行为的一种主要途径重要,其效果将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产生重大的作用。为此,在实施幼儿园的社会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将社会领域与语言、艺术、科学、卫生四个领域放在同一位置,而在中职学前教育教学中,更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的生活性、注意随机教育

由于社会层面的教学内容太过笼统,选择的教学内容不能使孩子们对其所学的东西有所了解,造成了对儿童社会性的引导太肤浅,无法使其本身具备所需的知识。因此社会领域教育内容选取上可可以着重于学习生活技能、生活习惯、礼仪、安全、生命、人际关系技巧、社会环境和社会准则。除此之外,还应注重在社会领域中渗透随机化教育的功能。由于社会教育本身具有内隐性和长效性的特点,它不能立即见效,所以,在选择内容时,要充分体现其内容的主体意识,同时还要注意其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充分关注幼儿的潜在学习的机会给予足够的重视,将社会性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

(三)重视教师与环境的影响

要使社会领域的教学效果得到切实的反映,就必须注意到教师和环境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而学生是一种良好的社会交往模式,其社会发展的好坏将对其产生重要的作用。幼儿的学习和自然榜样才是影响儿童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而,在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对学生的社会发展的重视,将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社会教育行为。

环境对促进师幼、幼童之间的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环境还能促进师幼、幼童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另外,在活动组织的空间安排与布置、材料的选择等方面,都可以传递出一种沟通的意向,有助于幼儿在社交环境中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提高其社交能力。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合适的教材,能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交体验,并取得较好的学习结果。

(四)改善学校的教学方式

社会层面的教学不仅不是强化学识,也不是讲授,而是通过对社会情绪的经验和社会行动的研究,将社会性的教学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不仅要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且要抓住现实的教育机遇。

比如,在幼儿社会人际交往关系教学中,要让学生们学会和他人交流,学会互相帮助、合作和分享,要有爱心,要让他们明白,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光是老师的解释是不可能的。老师要转变过去的授课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在课堂上进行对话,从而形成思维的碰撞。再比如,在指导学生如何培养幼儿同情心的学习中时,要有目标的激发学生对幼儿的同情心,然后去进行小组讨论,根据所提出的方式,制定一套实用的教学方案,然后在班级里进行演示,由师生一起进行评估和反馈。在这种方式下,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有所改变,课堂上的参与性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四、结语

总之,社会教育领域在幼儿教育中又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要转变当前我国中职幼儿社会教育的教学现状,提升其幼儿社会教育的教学质量,必须要对现存的问题进行思考,并且从教学实践、教学内容、环境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反思和完善,以改进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丹彤.浅谈开展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策略[J].中国教育,2021(32):17.

[2]李翔.我国当前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现状调查[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22(3):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