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中铝合金模板技术的应用

刘耀

中国葛洲坝集团机电建设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 现阶段,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以其高效、环保、安全的特点,正逐渐成为现代建筑施工的主流技术。因此,本文通过对铝合金模板技术优势与难点的深入剖析,揭示了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中铝合金模板技术的应用成效。仅供业内同行参考。
关键词: 装配式住宅;铝合金模板技术;应用
DOI:10.12721/ccn.2021.15706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铝合金模板技术的优势与难点

1.1优势

(1)提高施工效率与缩短工期。铝模因其重量轻、强度高,以及易于安装与拆卸的优点,能够显著加快模板的周转速度。集成化施工方式通过优化设计与现场管理,使模板系统的搭建与拆除工作更为迅速,缩短了单层施工周期,从而在整体上加快了工程进度。

(2)降低成本。铝模具有高周转率,其中一套模板可重复使用高达300次以上,远超过传统木模板或钢模板,因此减少了材料消耗与购置成本。此外,铝模成型后,其混凝土表面质量较好,可以减少后期抹灰等工序,进一步节约了材料与人工费用。

(3)提升质量。铝模的高精度加工有助于保证预制构件与现浇结构的精准对接,减少施工中的尺寸误差,提升建筑的整体质量与观感。

(4)简化施工流程。集成化施工技术简化了模板配置与安装过程,减少了模板的数量与安装难度,便于现场管理与协调,提升了施工的标准化和一致性。

(5)绿色环保。由于铝模可循环利用,减少了建筑废弃物,符合绿色建筑的环保要求。同时,施工过程中的噪声与污染也相对较少,有助于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1.2难点

(1)由于铝模集成化施工技术与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工艺斜撑较多,易造成空间碰撞。在施工现场,预制墙板和铝模系统均需使用斜撑以保证结构稳定和精确度。在结构的转角和密集布置区域。如果深化设计阶段的协调不够精细,极易导致斜撑之间出现位置冲突。这不仅限制了施工人员的操作空间,还可能无法正确安装某些必要的斜撑。一旦斜撑配置不当或缺失,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极有可能发生模板爆裂,严重影响施工质量和安全。

(2)预制构件加工精度低,导致其安装效率也较低。预制构件的预埋螺栓孔定位不准,存在尺寸偏差。构件与铝模之间的接缝不齐,会导致施工现场需要额外的开孔作业,增加了现场安装的难度,降低了安装效率。这些误差在复杂节点,以及预制与现浇结构的接口处尤为突出,因此往往需要现场临时调整。这也会延误施工进度,增加施工成本,对整体项目质量和进度管理造成严重影响。

(3)铝模与预制构件的接缝处理难度大。在集成化施工中,由于两种工艺各自存在的微小误差,其结合部位很容易产生漏浆、接缝不齐等质量问题,对建筑的外观和耐久性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墙体楼层接缝、阳角位置等特殊节点,若处理不当则会导致混凝土浇筑时出现渗漏,或是在铝模拆除时损坏模板。

(4)两种工艺深化设计阶段难以相互配合。预制构件深化设计与铝模深化设计之间缺乏足够的交互与信息共享,这会导致施工单位对深化图纸中的主体结构和建筑设计意图的理解不充分。这种信息不对称可能会导致深化尺寸过于紧凑,造成安装困难,使得实际施工时需要现场修改。这不仅拖延了施工进度,还可能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

2 工程概况

以某安居房住宅小区为例,重点阐述铝模深化过程中的优化方案。该住宅小区有8栋主楼,层高3.0m,层数21-24层,为装配式建筑,精装交房,外围无复杂节点,采用“铝模+爬架”进行施工。设计从标准层开始使用铝模,为了达到内外墙免抹灰效果、减少砌体与二次结构工程量,以及为外墙门窗工程和装饰工程的提前插入创造条件,节省工期,在铝模深化过程中,对图纸进行以下优化。

3铝合金模板技术的应用过程

3.1铝合金模板图纸深化

在铝合金模板的应用过程中,图纸深化是一个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及建筑质量的保障。图纸深化需要由专业的铝模设计师进行,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工程实际情况和施工要求。在进行图纸深化之前,必须组织铝模专项图纸会审,确保建筑设计师、结构设计师和铝模设计师都参与其中,以明确一次结构与二次结构构件施工要求。为保证外墙免抹灰,外墙所有砌体全部改为现浇结构,如窗间墙、窗台及上窗梁等。“全砼外剪力墙+爬架”可以做到内外提前穿插,最大限度地发挥铝模进度、成本作用,为外墙施工提前穿插创造条件。剪力墙或梁与砖墙连接处预留槽口,以防止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自身的干燥收缩造成抹灰层的开裂。T字形交接处压槽上口宽度同墙体宽度(含抹灰厚度),深度为8-10mm,一字型交接处压槽尺寸为150mm×15mm(普通砂浆抹灰),压槽做坡口(按≥45°且<90°留设,宽为5-10mm)。成品滴水线节点:一般在立面线条及窗洞口位置设置,滴水线常规尺寸宽为20mm,槽口深为10mm,随主体一次现浇。外窗在窗洞内侧混凝土基础上做一个凸台,凸台位置局部原有洞口减小,窗洞外侧四周做120mm×20mm的企口,内凸20mm×80mm的水泥垛子。窗洞顶部外侧在压槽上加滴水线距离边上20mm。强弱电箱、接线盒精确预埋于混凝土墙内,四周焊钢筋固定,室内所有给水管道采用钢制模具预埋方式,压槽宽35mm×深40mm,避免后期水电开槽对主体的破坏。

3.2铝合金模板配模设计

该住宅小区设计采用拉片铝合金模板,墙模板采用内3层、外3层50mm×50mm×2.5mm的方通,位置分别在距板底0.25m、1.0m、1.9m,并增加7道一次性拉片对拉,拉片高度为0.15m、0.35m、0.6m、0.9m、1.2m、1.75m、2.35m。斜支撑结构由与墙身模板背楞垂直链接的竖向杆、上部斜撑杆、下部斜撑杆与斜撑固定点组成。斜支撑下端套入底板上固定点(埋入的M14螺丝);上部斜支撑楼面的倾角小于60°,室内墙斜撑均斜撑布置,支撑间距≤1600mm;对转角墙或T形墙的室内墙垛位置应当合理布置斜撑;墙模侧面支撑用可调式斜支撑,用预埋件固定于地面,另一端螺栓固定在背楞上。铝合金模板材料生产完成后要在工厂进行试拼,可避免因后期运至施工现场安装过程中出现问题而影响施工。

3.3精准定位和检测放样

在施工前,根据设计图纸和实际场地情况,制订放样方案,这个方案包括定位基准点、放样标记、放样方式等内容。准备好放样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包括测量工具(如测量尺、水平仪、量角器等)、标记工具(如彩笔、油漆笔等)以及辅助工具(如支撑杆、定位器等)。根据设计要求,在施工现场确定基准点,通常是建筑物的角点或其他固定的标志物,确保基准点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根据设计图纸和放样方案,在基准点附近进行放样标记,这些标记通常用于指示铝合金模板的准确位置和方向,以便后续的安装。使用测量工具对放样标记进行检查,确保标记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在放置过程中,要确保模板与放样标记对齐,并保持水平和垂直。放置模板后,进行最终的检测和调整,使用水平仪、测量尺等工具对模板进行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检查,确保模板的安装位置和姿态达到设计要求。当模板位置和姿态调整到位后,使用固定装置(如螺栓、支撑杆等)将模板牢固地固定在基准点上,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3.4铝合金模板的安装步骤和注意事项

施工准备阶段,确认施工现场的环境和安全情况,同时清理施工区域,确保安全通道畅通。检查铝合金模板及其相关配件的完整性和质量,确保没有损坏或缺失。根据设计图纸和放样标记,将铝合金模板准确放置在预定位置。使用测量工具和定位器进行精准定位,确保模板位置和姿态符合设计要求。根据设计要求,将铝合金模板之间的连接部件进行组装和连接,为确保连接牢固、稳定,要注意检查连接件的质量和紧固度,确保连接处无松动和裂缝。在安装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对模板进行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调整。当模板位置和姿态调整到位后,使用固定装置(如螺栓、支撑杆等)将模板牢固地固定在基准点上,确保固定件的紧固度和稳定性,以防止模板在施工过程中的移动或变形。在模板安装完成后,进行最终的验收检查,确保模板安装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检查模板的位置、姿态、连接件和固定件等是否符合要求,及时进行修正和调整。

4结束语

总之,铝合金模板技术的应用为装配式建筑施工带来了诸多优势,对推动工程进展、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施工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铝合金模板技术将在未来的建筑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俊哲.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优势分析[J].陶瓷,2020(08):127-128.

[2]肖赟.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4):31-32.

[3]樊保中.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四川建材,2020,47(11):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