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顾冬生

江苏省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

摘要: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需要重视几个关键问题。首先,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其次,教学活动应该以问题为中心,以启发学生思维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有效的方法和技能,并紧扣教学要点,巧妙地解决难点。最后,班级管理应该确立学生在其中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参与权以及团队协作精神,从而提高班级管理效果。
关键词: 高中数学;问题;对策
DOI:10.12721/ccn.2023.15733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一)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高中数学教学中,往往存在缺乏明确指导思想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应试教育思维

许多教师和学校把通过考试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过分强调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数学教育的本质。这种应试教育思维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的发展,使数学教学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

(2)缺乏启发式教学

部分教师不能很好地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不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而是把数学当作纯粹的记忆学科来教。这种僵化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3)缺乏对数学思想的深入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数学思想的深入理解。这导致学生不能真正理解数学的本质和内涵,对数学学习产生误解。

(二)教学方法僵化,传统

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学方法往往过于僵化和传统,缺乏创新和多样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许多教师仍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以“满堂灌”的方式授课,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2)缺乏现代化教学手段

一些学校在数学教学中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缺乏对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应用。这不仅影响了教学效果,也限制了学生的信息获取和知识扩展。

(3)缺乏互动和交流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授课为主,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这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

(三)对学生的思考能力的培养欠缺

高中数学教学中,往往存在忽视对学生思考能力培养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问题解决能力

许多学生缺乏问题解决能力,遇到问题时不知如何下手。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的教学方式。

(2)缺乏数学思维方式

由于教学方式的影响,许多学生缺乏数学思维方式,不能运用数学概念和方法进行思考。这限制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

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创造和谐校园

1.加强师生交流,建立和谐关系
高中数学课堂是一个充满互动和交流的环境。教师应该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和思想动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2.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创造和谐氛围,促进共同发展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创造一个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以“问题”为中心,进行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1.以问题为导向,启发学生思维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可以启发学生思维。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师可以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数学竞赛、课外探究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3.肯定学生的成绩和进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肯定学生的成绩和进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和鼓励,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三)指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能

1.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化归思想、分类讨论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这些思想方法。

2.传授解题技巧和策略
解题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传授一些解题技巧和策略,如观察与实验、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掌握这些技巧和方法。

3.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总结学习方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总结学习方法,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思维方式。

(四)紧扣教学要点,巧解难点

1.准确把握教学要点
教学要点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教师应该准确把握教学要点,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2.巧妙化解难点问题
难点问题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难题。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巧妙化解难点问题,采用形象化、直观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难点问题。

3.注重教学反馈和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教学反馈和评估,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信息,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五)确立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性
确立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性是提高班级管理效果的关键。具体来说,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例如通过班会等形式向学生传递自我管理的意义和方法,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班级规章制度,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2.赋予学生更多的班级管理参与权
教师应该转变以往以教师为主导的班级管理模式,赋予学生更多的班级管理参与权。例如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改工作,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等。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班级管理不是一个人的事情,需要整个班级的协作和配合。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例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等。

结束语

在深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认识到几个关键问题。首先,要始终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其次,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此外,学校应提供更好的教学设施和资源,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在实施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对于班级管理方面,我们应确立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性。通过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赋予学生更多的班级管理参与权以及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等措施,进一步优化班级管理,提高班级管理效果。

总之,我们要不断探索和研究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A]. 李绪明.2022教育理论与管理第二届“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论坛”,2022

[2] 新时期高中数学微课与课堂教学融合策略探究[A]. 徐开彬.2022未来教育发展与创新教育研究高峰论坛,2022

[3] 谈信息化时代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A]. 叶子东.对接京津——社会形态 基础教育,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