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时期是人身体发育最为关键的时期,成长发育需要足够的营养元素,部分营养元素的缺失不利于其体格和智力的发育,会对儿童的后续成长发育造成基础性影响。处于营养不良状态的儿童其身体免疫力较差,无法防御各种疾病,容易患佝偻症、贫血等疾病,不仅会影响其体态体貌,还会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可见,均衡膳食、保证营养对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很多家长缺乏保健知识,按照个人和儿童喜好制定食谱,容易使儿童养成挑食、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为了保障儿童的饮食健康,本保健院推出了营养指导护理,能够根据不同发育阶段的儿童提供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营养不良儿童6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保健护理,男童17例,女患者14例,年龄4-12岁,平均年龄(8.82±3.18)岁,其中钙铁缺乏儿童10例;蛋白质缺乏儿童11例、维生素摄入不足6例、存在肥胖问题儿童4例;对照组实施营养指导干预,男童19例,女患者12例,年龄4-13岁,平均年龄(8.75±3.07)岁,其中钙铁缺乏儿童13例;蛋白质缺乏儿童9例、维生素摄入不足7例、存在肥胖问题儿童2例。纳入实验的儿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问题,本研究排除了先天发育不良、患有传染性疾病等疾病的儿童,符合本院伦理要求。经软件计算,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为最终结果,故可进行对比分析实验。
1.2方法
(1)对照组实施常规保健护理: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按照全国居民膳食标准为儿童安排饮食,保证基本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输入,维持儿童机体所需要的热量[1]。
(2)应用组实施营养指导干预:①制定个性化食谱:营养师应根据儿童的口味和日常饮食习惯,在参考营养标准的基础上为儿童制定个性化的食谱。食谱制定后,要求儿童家长按照食谱安排每日三餐。在食谱执行三日后,营养师应积极询问家长儿童的饮食频次、食量以及喜爱程度,保证每日营养元素的摄入。如若发现儿童出现厌食的情况,营养师应结合儿童个人意愿优化食谱。为了有效监测儿童的生长情况,营养师应引导儿童家长对儿童身高、体重进行测量,频次为每周一次[2]。营养师应每月对儿童身体指标进行测量,对比家长数据,为下一阶段的食谱提供数据支撑。②合理补充营养:即便均衡膳食,很多儿童也会出现缺铁、缺锌、缺钙等情况[3]。为此,营养师应根据儿童身体情况,为其进行微量元素摄入指导。可以通过木耳、虾、紫菜、萝卜等食补,还可以通过服用微量制剂的形式。③健康宣教:医院应定期面向家长和儿童开展科普活动,将营养学、科学膳食等相关知识进行宣传,提升儿童及其家长对科学饮食的重视程度。同时,可以发放科学饮食宣传册子,引导儿童及其家长的浏览和查看。④定期沟通:儿童良好饮食健康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需要家长的长期重视和坚持。为了进一步巩固饮食指导的成效,营养师应与儿童家长保持密切关系,可以通过线上微信群、qq群交流的方式,及时解决家长困惑。同时,定期推送相关健康饮食知识,潜移默化提升家长认知[4]。
2.结果
2.1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儿童身高、体重增长情况。
(2)观察两组儿童生长发育评分情况,以Gesell发育量表为标准对两组儿童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包括语言能力、社交能力、精细动作、大运动四个指标。分数越高,说明发育情况越好。
(3)观察两组儿童营养状态改善情况,分为完全改善、有所改善、未改善三个维度。
(4)观察两组儿童及其家长对营养指导的满意程度,以满意率进行衡量。
1.4统计学方法
SPSS19.0软件应用分析,x2检验数值,以(%)体现,t检验数值,以(±s)体现,若出现结果P<0.05,分析存在统计价值。
2.结果
2.1两组儿童身高、体重变化情况
如表1所示,应用组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增长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层面的显著差异,P<0.05。
表1两组儿童身高、体重数值对比(x±s)
2.2两组儿童生长发育评分情况
如表2所示,应用组儿童各项指标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层面的显著差异,P<0.05。
表2两组儿童生长发育评分对比(x±s,分)
2.3两组儿童营养状态改善情况
如表3所示,应用组儿童营养状况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层面上的显著差异,P<0.05。
表3两组患者营养状态改善情况(x±s,%)
2.4两组儿童家长对营养指导的满意情况
如表4所示,应用组儿童家长对营养指导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P<0.05。
表4两组儿童对营养指导的满意度情况(x±s,%)
3.讨论
儿童阶段是人成长发育的黄金阶段,儿童时期打下的身体素质基础,决定着其未来的健康和免疫力状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越多越多的家庭奔入小康,饮食的不合理既容易导致儿童出现营养失衡和营养缺乏的情况。一些儿童由于偏食、挑食,对很多健康食物保持抵触情绪,很容易造成蛋白质、维生素缺乏的情况。还有一些儿童暴饮暴食、没有节制的实用高热量食物,导致身体出现肥胖,既容易引发少儿糖尿病类疾病,对其身体发展具有消极影响。儿童营养失衡和缺乏状况的出现主要受到家长认知程度的影响,部分家长对科学饮食的概念不清晰,没有树立均衡膳食的育儿观念,认为儿童爱吃的食物就是应该多吃的食物,逐渐培养了儿童挑食的不良习惯。均衡饮食概念的缺失是国内家长存在的普遍问题,这也是为什么营养失衡儿童逐年增加的关键。
对于我国儿童存在的营养失衡和缺失问题,医学界进行了积极探索,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营养护理方法,能够为上述儿童提供针对性的营养护理,为其健康的成长保驾护航,儿童保健护理指导模式应用而生。儿童营养指导是新型的护理指导模式,强调根据儿童的不同年龄、心里特征、饮食习惯进行针对性保健护理,帮助其解决成长中的营养问题,通过饮食调节的方式促进其生长发育,避免其因营养不良而患有佝偻病、贫血等疾病。保健护理模式主要分为个性化饮食指导、微量元素补充、健康宣教、与家长密切沟通等多个部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5]。个性化饮食指导是整个营养指导的核心部分,主要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为其定制食谱,在尊重儿童饮食习惯的基础上保证营养的摄入,既不会引起儿童的排斥,还能起到良好的均衡膳食效果。微量元素补充主要是针对一些缺铁、缺钙的儿童,该项指导更具针对性,能够根据微量元素缺乏的儿童提供摄入指导,能够有效改善儿童营养缺失状态,避免其因微量元素的缺失引发疾病。健康宣教也是营养指导的重要内容,主要通过知识宣传和科普帮助儿童及其家长构建正确的饮食观和营养观,培养其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未来儿童营养的保障输入。营养指导是一项长期的指导工作,营养师会与儿童家长保持密切联系,根据儿童实际身体成长情况动态调整食谱和营养计划,这也是该项护理的亮点和优势之处。
根据本研究可知,实施营养指导的儿童其身高、体重的平均增长值为(5.08±2.57)cm、(2.10±1.17)kg,均优于对照组的(4.31±2.04)cm、(1.56±0.88)kg。由此可以说明,个性化的膳食计划能够改变儿童的营养摄入,保证其对蛋白质、维生素等元素的摄入,从而改善其身体出现的营养问题,从而促进身高和体重的增长。身高和体重的增长也侧面印证了儿童身体机能和免疫力的增强,能够充分反映出营养指导的积极作用。儿童身体成长发育的评分状况也能说明上述结论,应用组儿童的语言能力、社交能力、精细动作、大运动评分分别为(105.34±5.30)分、(10.3.86±5.11)分、(113..26±5.32)分、(108.67±5.72)分,远高于对照组的(92.07±4.65)分、(94.22±4.34)分、(101.66±4.52)分、(95.28±4.10)分。由此可以推断,通过阶段性的营养护理干预,儿童身体得到了持续性的营养摄入,促进了其生长和智力发育,语言能力和运动能力均得到了显著提升,避免了营养失衡或缺失造成的儿童智力和身体发育迟缓问题。
研究还发现,应用组儿童营养问题的改善情况较为显著,有19名儿童的营养问题得到了完全改善、10名儿童的营养问题有所改善,仅有2名儿童的营养问题未得到改善,问题改善率高达93.55%。对比对照组儿童,有10名儿童的营养问题未得到改善,仅有6名儿童的营养问题得到了改善,改善率仅为64.51%。由此可以推断,营养指导对儿童营养改善问题的解决效果较为显著,能够针对儿童缺钙、缺铁或者肥胖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调节,帮助儿童优化身体,循序渐变改变其营养缺失或肥胖问题。除此之外,营养指导还能够提升儿童家长的满意满意率,应用组儿童家长对保健护理的满意率高达96.77%,仅有一名儿童家长对保健护理不满意,而对照组儿童家长的满意率仅为74.19%,仅有23名儿童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由此可以说明,保健护理不仅能够解决儿童营养问题,还能够提升家长满意率,避免造成营养师和儿童家长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在一定程度有利于提升医院口碑,属于一项双方共赢的举措。
综上所述,营养护理指导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通过个性化饮食指导能够改善儿童存在的营养缺失或失衡问题,有助于提升其身体技能,促进其智力和运动能力发育,有效促进其升高和体重的增长。同时,持续性、个性化的营养护理还能够拉近与儿童家长的距离,满足其不同营养指导需求,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彭定珊,郑斯琪,谭群芳. 分析儿童保健护理管理中营养指导的应用效果[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1):174-175.
[2]许小霞. 营养指导在儿童保健护理中的干预效果分析[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04):124-125.
[3]史娜. 综合儿童保健护理对婴幼儿体格及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J]. 基层医学论坛,2020,24(33):4801-4802.
[4]刘苏侠. 健康教育与健康宣教在社区儿童保健中的应用研究[A]. .全国科研理论学术研究成果汇编,2020:411-413.
[5]王晓晔. 社区健康教育对婴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观察[J]. 现代养生,2019,(10):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