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航空机械维修检查现状及改善措施

蔡巍

山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公司,山东青岛,266000

摘要: 民用航空飞机机械的检查与维持工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暴露的问题与改善措施也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为航空机械的硬性设备(包括飞机材质、飞行系统),另一方面是人力资源方面,只有将这两个方面解决到位,才能够将航空危险指数降低,最大化的提高航空安全指数。
关键词: 航空机械;维修检查现状;改善措施
DOI:10.12721/ccn.2022.15720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随着我国航空飞行事业领域的全面打开,航空事故的发生也越来越成为一种引起全社会关注的不容小觑的问题。航空事故一旦出现,必将会引起社会的全面恐慌。鉴于此,如何进行航空机械维修寄改善措施,有效提高航空飞机飞行的安全水平,就成了广大航空工作人员都必须思考的问题。在航空公司中也是如此,要想保证航空机械设备的平稳运行,需要做好技术把握,以科学管理维护方式进行机械维修检查。

1、航空机械维修的重要性

在民用航空飞机机械维修前、维修中、维修后都要做大量的工作,以保证机械维修的顺利进行。比如机械维修前,要制定合理的维修计划。对于外购件,需要提前提出维修申请计划,报供应部采购,以保证所有维修工具和零件的质量。同时,工具和零件应分类和编号,以防止维护过程中的混乱。可以鼓励维修人员认真对待机械维修过程中的各种准备工作,提高航空机械维修的准确性。其次,航空机械维修过程复杂,维修精度高。有效的维修监督可以使维修人员更好地做好各个环节的流程和细节,提高航空机械的维修精度。第三,有效的维修检查提高了航空机械的维修质量,避免了一些事故的发生。比如航空机械在过去的维修过程中,维修工具遗留下来,飞机启动后丢失的工具移位,影响了一些机械部件的运行,造成了一些事故风险。

2、航空机械维修检查现状

2.1维修检测设备的缺乏

若未形成预防性维修的意识,这就容易导致机械部件得不到充分的维修和保养,到使用时限就必须更换新的机器。甚至很多机械还没有使用到年限就已经故障报废。这种现象的出现与负责人缺乏维修保养意识有很大的关系,为了确保机械的长久使用,航空机械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限内进行维护。除了缺少维修意识之外,航空企业中还缺少维修的检测设备。这些设备主要是在机械正常使用的时候就进行检查,准确地检查出机械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然后及时地进行维修,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机械发生故障的几率。

2.2缺乏全面的维修体系

在具体展开维修工作环节时,维修体系的缺失,通常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维修任务的安排缺少科学性、合理性,大多数航空企业单位所安排的飞机维修工作任务都较不合理。不但让维修工作人员在同一个时间段内对航天飞机进行清理,同时还需要其对飞机安全故障进行维修,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维修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第二,检查时间并未固定,诸多航空企业单位都并未对检查时间进行明确规定,因此,并未为维修工作人员提供一个有力参考。在此情况下,维修工作人员只能够自身来对检查时间进行规划。如此,则会出现检查时间较短、检查次数较少等情况,从而大幅度提升了飞机所存有的潜在安全隐患。

2.3部分维修人员素质不够高

在实际的维修过程中,维修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维修人员的随机应变能力差。航天飞机故障问题多半是突发性、临时性问题,需要及时解决问题,而许多维修人员恰好这方面的能力不足,无法快速完成飞机维修工作。第二个方面是维修人员的学习意识不强。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航天飞机的构造也越来越精密,航天飞机故障问题的类型也越来越多。维修人员掌握的技术不足以应付新出现的航天飞机问题,而且维修人员也没有学习新技术,这就致使维修工作时间过长。

3、航空机械维修检查改善措施

3.1强化航空机械维修检查力度

航空机械维修检查工作,主要的工作任务是检查维修检查工具和配件,防止由于工具及手续不齐全等问题造成的工程质量下降。特别是一些单位自制的维修检查工具,更需要严格把控质量关,要对其进行审核,防止出现维修检查效果不好的问题。对于一些外购的工具,要对其提供单位进行严格审核,必须要具有国家资质和证明,在购买的时候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对购买回来的每一个设备或者是部件都进行档案储备管理,充分提高维修检查效率。在对航空机械维修检查工作进行监管的时候,要严格遵守“有规可依”、“违规必究”的监管原则,对于工具、配件供应手续不全、质量难保证的问题进行严格处理,充分保证维修检查的质量。与此同时,还可以根据维修检查设备的采购、进库、出库、使用、归库等环节制定合理的监管流程和策略,在提高航空机械维修检查速度的同时保证其质量,最终达到提高维修检查效果的目的。

3.2增加维修器材储备量

增加维修器材储备,应当满足航天飞机维修的器材需求,缩减航天飞机维修时间,提升航天飞机维修效率。要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个方面是添置维修工具。为了保证航天飞机维修的成功,航空企业就要购置足够的维修工具,从而解决多种多样的航天飞机故障问题,让乘客安心乘坐航天飞机。另外,要选择质量高、价格优惠的维修工具,节约航天飞机维修成本,延长维修工具使用时间。第二个方面是增添机械部件。机械部件是航天飞机的重要组成部件,也是维修航天飞机的基础材料。航空企业要购置大量机械部件,满足航天飞机维修的及时需求,同时要定期补充机械部件,减少因机械部件不足产生的麻烦,减轻维修人员的工作负担,降低维修人员的体力、脑力压力。

3.3提高维修人员素质

首先,不断提高维修人员和检查人员的适应能力,在开展各种实际活动的过程中,企业可以提供维修人员模拟各种维修场景,不断提高维修检查人员的专业水平,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是维修人员在实际维修过程中可以灵活应变的,从而更好地保证飞机维修的及时性和可靠性,有效地提高飞机部队的抵抗力和飞行性能; 其次,不断提高维修检查人员的学习意识。航空企业应定期组织一定的维修作业新知识和新技术,使维修人员能够充分掌握各种现代先进的维修技术操作,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维修过程中,对各种飞机事故进行有效的处理,同时对飞机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能够有效地保证飞机的良好性能。

3.4完善维修体系

航空企业要完善维修体系,要加快飞机维修的速度,保障飞机的安全。要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个方面,是合理安排维修任务。维修任务是指对飞机定期维护、检查的工作任务。航空企业要给予维修人员足够的维修时间,要让维修人员有次序的完成任务,同时要安排两个以上的维修人员进行工作,这样才能满足飞机维修的需要。要制定合理的运作标准,降低维修人员的工作难度,让维修人员能够顺利的完成维修工作。第二个方面,是规定检查时间。检查是预防飞机故障的重要方式。航空企业要建立时间等级,让维修人员对飞机定时检查,定期维修,减少故障的发生,保证飞机的稳定性。

3.5计算机、微电子等技术方法提高机械维修质量

维修者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软件测量技术、微电子技术等,娴熟的掌握住民航飞机维修的新型技术设备、材料有关指标参数,更准确的找到民航飞机风险隐患问题。通过电子监控设备、电子诊断系统,维修者应用系统设备提出的故障参数判断排查民航飞机的安全隐患,促使维修的质量提升。

结束语:若想提高飞机飞行的安全性,就必须对其安排定期的机械检查和维修,而要想扎实地推进这项维修工作的长期进行,就必须为维修人员配备足够专业的且种类足够丰富的维修工具,航空维修也具有较强的维修频率。这就要求,航空公司必须能够对其做好有效的监管,才能够保障其质量,从而推进航空机械维修水平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徐国栋,魏飞,赵琛.航空机械维修检查现状及改善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1(03):166-167.

[2] 郑剑锋,.航空机械维修检查现状及改善措施[J].中国航班,2020,0(4)

[3] 李宏伟.航空机械设备检修存在的问题与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7(31):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