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BIM技术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与优化研究

孙庆峰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辽宁丹东,118003

摘要: 近年来,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逐渐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工程地质勘察。本文旨在探讨BIM技术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法。分析了BIM技术在勘察过程中的应用。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优化方法,通过BIM技术的应用与优化,可以提高工程地质勘察的效率和精度,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地质基础。
关键词: BIM技术;工程地质勘察;应用;优化
DOI:10.12721/ccn.2024.15718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工程地质勘察是工程建设的前期重要环节,其准确性和全面性对工程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传统的地质勘察方法存在着信息交流不畅、数据分析困难等问题,难以满足当今复杂工程需求。而BIM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思路。

一、BIM技术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一)地质数据采集与建模

BIM技术在地质数据的收集和建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项目早期阶段,通过BIM技术可以获取土地地质信息,并将其整合到建筑信息模型中。

BIM技术可以用于地质数据的收集。通过测量工具、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可以获取包括地形、地貌、地下水位、地质构造等信息的地质数据。这些数据可以以数字化的方式采集和记录,确保准确性和一致性。BIM技术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平台,使得不同类型的地质数据可以进行集成和管理。BIM技术可以用于地质数据的建模。通过将地质数据转化为三维模型,可以更直观地展示地质特征和场地条件。地形高程数据可以用于创建准确的地形模型,地下水位数据可以用于生成地下水流动模型,而地质构造数据可以用于构建地层模型。这样的地质模型可以与建筑信息模型相结合,形成一个综合的项目模型。将地质数据整合到建筑信息模型中,带来了多方面的好处。提供了全面的场地信息,使设计团队能够更好地理解地质条件,预测潜在风险,并进行相应的规划和决策。增强了设计团队之间的协作和沟通。地质数据的可视化和模型化使得设计师、工程师和地质专家能够共同参与并共享信息,从而提高项目的整体效率和质量。

(二)勘察数据管理与共享

BIM技术在勘察数据的管理和共享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存储和管理钻孔数据、野外勘察记录等,可以减少纸质文件的使用和管理成本,并使数据更容易被分享和共同使用。

数字化数据存储是将勘察数据以数字形式进行存储和管理,消除了传统纸质文档的限制。这种存储方式避免了纸质文件丢失或损坏的风险,同时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数字化存储还节省了存储空间和管理成本,使得数据处理更加高效。BIM技术能够整合不同类型的勘察数据,钻孔数据、野外勘察记录、地质图像等。这些数据可以与建筑信息模型进行关联,实现数据集成和关联。通过将勘察数据与设计信息相结合,工程团队可以更好地理解勘察数据对设计方案的影响,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数据共享与协作是BIM技术的另一个重要优势。通过BIM平台,勘察数据可以轻松地共享给项目团队中的不同成员,包括设计师、工程师和业主等。共享数据使团队成员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勘察结果和地质条件,并在设计和决策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讨论和协作。BIM技术还支持实时更新和追踪勘察数据。当新的勘察数据可用时,可以直接整合到BIM模型中,确保项目团队始终使用最新的数据进行设计和决策。

(三)地质信息可视化展示

BIM技术的三维模型展示功能在地质信息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将地质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三维模型,使施工方能够更好地理解场地的地质特征和潜在风险,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决策。

通过BIM技术,地质信息可以与建筑信息模型相结合,以创建准确的地质模型。这些模型以三维形式展示了地质构造、地下水位、地形变化等关键地质特征。施工方可以直观地观察和分析这些模型,了解场地的实际情况,并识别可能存在的地质问题。利用三维模型展示地质信息,施工方能够更好地评估和理解潜在的地质风险。可以观察地下水流动的方向和速度,判断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还可以检查地表沉降或地质断层对建筑物的影响,制定相应的基础设计和加固方案。这种全面而直观的视觉呈现有助于施工方更准确地评估地质条件,并采取适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除了理解地质特征和风险,三维模型还为施工方提供了优化设计和决策的基础。通过对地质模型进行进一步分析,可以评估不同建筑布局和结构方案在地质条件下的可行性和稳定性。可以模拟不同情景下的地质变化,并根据模型结果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决策,以确保项目的安全和持久性。

二、BIM技术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优化方法

(一)整合BIM与GIS技术

将BIM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结合,可以实现地质数据与空间地理信息的无缝整合,提高地质数据的可视化和分析能力。BIM技术通过三维模型展示地质数据,而GIS技术则专注于地理空间数据的管理和分析。

结合BIM和GIS,地质数据可以与地理空间信息进行关联和集成。通过在BIM模型中嵌入地理坐标和地理属性,可以将地质数据与地理位置相对应。设计团队既可以观察地质特征,又可以在地理空间上定位这些特征。还可以在BIM模型中直观地查看地质特征,并将其与地理空间信息相结合,以更全面地了解场地的地质条件和潜在风险。BIM和GIS的结合还为地质数据的共享和协同工作提供了便利。通过共享BIM-GIS模型,各利益相关方可以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访问和交流地质数据和空间信息。设计师、工程师、地质专家和业主可以共同参与地质数据的分析和决策过程,从而促进更有效的合作和协商。

(二)制定标准与规范

发展适用于工程地质勘察的BIM标准与规范对于促进行业发展和技术应用的普及至关重要。这些标准与规范的制定旨在统一数据格式与交换方式,提高不同项目之间的数据互操作性。

通过制定适用于工程地质勘察的BIM标准与规范,可以统一数据格式的标准化。这意味着采用相同的数据结构和表示方法,使得不同软件和系统能够共享和解析地质数据。标准化的数据格式有助于避免信息丢失或错误,并提高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规范化的交换方式可以促进不同项目之间的数据互操作性。通过制定统一的数据交换协议和接口,工程地质勘察数据可以在不同平台和软件之间无缝传输和共享。这样一来,不同项目团队之间可以更加高效地共享和利用地质数据,从而提高项目的整体效率和质量。BIM标准与规范还可以推动行业发展和技术应用的普及。

(三)3D可视化与虚拟现实

运用BIM技术的三维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将地质数据与建筑模型结合,能够实现沉浸式的勘察体验。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工程人员可以在模拟环境中进行勘察工作,更好地理解地质特征和场地条件。

通过BIM技术,地质数据与建筑模型相结合,构建出真实的、可交互的三维环境。虚拟现实技术则将用户带入这个虚拟环境中,让以一种沉浸式的方式参与勘察过程。在虚拟现实环境中,工程人员可以自由行走并观察地质特征,感受地形、地下水位和地质构造等要素。这种沉浸式的勘察体验有助于工程人员更好地理解场地条件。可以直接观察和感受地质特征,感知地形的起伏和地质构造的变化。通过与虚拟环境互动,可以探索不同角度和视角,深入了解潜在的地质风险和挑战。这样的实时体验使得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场地的实际情况,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决策。

结论:

BIM技术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优化空间。通过BIM技术,可以提高勘察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加快勘察过程的速度和效率。然而,目前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只有不断优化BIM技术的应用方法和推动其在工程地质领域的普及,才能更好地发挥BIM技术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作用,为工程建设提供更可靠的地质基础。

参考文献:

[1] 冀东,翟月,刘元贤,等.青岛地铁勘察设计中BIM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城市勘测,2019(3):5.DOI:10.3969/j.issn.1672-8262.2019.03.045.

[2] 夏锋.BIM技术在铁路三维地质建模中的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5):2.DOI:CNKI:SUN:HBJC.0.2019-05-110.

[3] 解明侠,孙银旭.基于BIM的工程勘察软件系统研究与应用[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