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像学已经成为现代医疗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然而,对于脊柱疾病的诊治而言,传统的X光片检查已经无法满足医生对病情的全面了解需求。因此,MRI和CT作为一种新型的成像手段被广泛应用于脊柱疾病的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敏感度,能够有效地辅助医生进行脊柱病变的确诊和治疗方案制定等方面的工作。本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比MRI和CT在诊断脊柱结核与脊柱肿瘤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脊柱疾病患者,共19例,入院时诊断以疑似脊柱结核、脊柱肿瘤收治,经病理诊断19例中有15例脊柱结核、4例脊柱肿瘤,患者均知晓本组研究,并已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伴有精神疾病或障碍者,无造影剂过敏史,神志清醒,认知正常,能与医护人员正常交流沟通。其中有男性12例、女性7例,年龄19~61岁,平均年龄(37.51±5.07)岁,患者同时接受MRI与CT扫描诊断。
1.2 方法
磁共振检查:仰卧位,对患者进行横断位、冠状位、矢状位的3种扫描方位,层间距1mm,轴位扫描厚度3.5mm,矢状位厚度3mm,冠状位厚度3mm,视野20*33cm,矩阵大小256*256,完成平扫后再开始增强扫描,为患者注射对比剂,扫描序列T1WI,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分别进行扫描。
CT检查:调整体位,层厚5mm,螺距1~1.25,管电压120kV,电流200mA,重建层厚1.0mm,完成平扫后依旧是增强扫描,主要针对病灶部位和周围组织,获得成像后,由医师进行专业判断。
1.3 观察指标
对比MRI与CT检查对脊柱结核与脊柱肿瘤的诊断准确性。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验证数据差异,计数资料以(n%)表示,检验卡方值,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代表,计算组间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MRI与CT检查的检出情况
如表1所示,病理显示15例脊柱结核、4例脊柱肿瘤,MRI与CT检查的检出情况与其相近。
表1MRI与CT检查的检出情况
2.2两种检查方案的诊断效能
如表2,MRI与CT检查的准确性对比无差异,均与病理结果相当,二者无差异,P>0.05。
表2 对比MRI与CT的诊断效能(n,%)
3 讨论
脊柱结核通常呈现出圆形或椭圆形的形态,并且边界模糊不清,难以确定确切的位置。而脊柱肿瘤主要表现为疼痛和神经症状,其中,椎体内病变引起的疼痛是最常见的一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加重。在这类疾病中,MRI和CT是两种常用的诊断方法,各有其优点和不足。首先,MRI是一种无创性的成像技术,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对于病变的位置、大小以及形态特征等方面具有很好的表现力;而CT则可以更准确地显示骨骼结构,特别是对骨质增生性病变有较好的表现效果。其次,MRI相比于CT更加敏感,可以在早期发现一些CT难以检测到的小型病变;但是MRI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磁铁的存在可能会影响MRI的结果。因此,在进行脊柱疾病的影像学检查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方法。本文发现,MRI和CT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敏感度,能够有效地辅助医生进行疾病的确诊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同时,还分析了MRI和CT在不同类型的脊柱病变中的应用情况,总的来说,本研究结果表明,MRI和CT在诊断脊柱结核和脊柱肿瘤方面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但是,由于不同的个体差异和病情复杂性等因素的影响,需要结合临床经验和实际情况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检查方法。同时,建议在实际操作中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经验积累,将二者进行 有效的联合运用,以达到最佳的诊疗效果。
综上所述,MRI和CT对于脊柱结核和脊柱肿瘤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优势,在未来的研究工作中,可以进一步探索MRI和CT在脊柱结核和脊柱肿瘤诊断上的联合应用,以期更好地促进脊柱疾病的诊疗工作。
参考文献:
[1]庄强,王德银,陈伏庆.MRI与CT诊断及鉴别脊柱结核与脊柱肿瘤的诊断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22,27(03):579-580.
[2]刘书行.MRI与CT诊断及鉴别脊柱结核与脊柱肿瘤的价值观察[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03):137-139.
[3]张超,周迎锋,路坦等.SPECT/CT与MRI鉴别脊柱结核与脊柱肿瘤的价值观察[J].中国CT和MRI杂志,2022,20(01):176-178.
[4]李立新,阮锦荣,孙莉.MRI与CT诊断及鉴别脊柱结核与脊柱肿瘤的价值观察[J].中国CT和MRI杂志,2021,19(08):17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