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规范儿科急诊急救护理行为中的应用

张艺萍 张琴(通讯作者 )

昆明市儿童医院,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 综合分析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规范儿科急诊急救护理行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急诊患儿(共100例,病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22年2月,截止时间为2023年2月)。按照急诊患儿的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纳入50例急诊患儿,应用常规急救护理流程)和实验组(纳入50例急诊患儿,应用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急诊患儿家属对护士的满意率、抢救室滞留时间、抢救医嘱执行时间、抢救处置行为正确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结果:对比两组急诊患儿家属对护士的满意率以及抢救处置行为正确率,结果表明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急诊患儿的抢救室滞留时间、抢救医嘱执行时间,结果表明实验组短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结果表明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规范儿科急诊急救护理行为中的应用价值显著,与此同时能够缩短患儿在抢救室滞留的时间以及抢救医嘱执行时间,提高家属满意率。
关键词: 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常规急救护理流程;规范护理行为;儿科急诊急救;满意率;护理差错发生率
DOI:10.12721/ccn.2023.15809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急诊科室的主要特点表现为: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病情比较严重等。对于儿科急诊来说,由于患儿年龄小,所以无法准确描述疾病类型和疾病具体位置,导致治疗和护理难度上升[1]。在评估急诊工作质量时,主要参考抢救滞留时间指标。缩短在急诊室的抢救滞留时间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预后效果,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临床实践研究显示,制定标准化的急救护理流程能够缩短抢救滞留时间,提高成功抢救率和急诊护理效果[2]。本文将对其进行有关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急诊患儿(共100例,病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22年2月,截止时间为2023年2月)。对照组男患儿:33例;对照组女患儿:17例;对照组年龄:(4.36±1.78)岁。实验组男患儿:32例;实验组女患儿:18例;实验组年龄:(4.45±1.63)岁。两组急诊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急救护理流程:在患儿入院后开展常规体检,合理评估患儿的基本病情,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用药,再为患儿制定合适的护理干预措施。

实验组应用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主要内容包括:其一,对危重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实施先治病再缴费的原则,让分诊护士在门口迎接患儿,便于迅速将患儿送往抢救室抢救。其二,医生提前与120电话沟通,了解患者病情,在抢救室备齐抢救物品等待患儿,其三,严格按照抢救医嘱的执行制度。医生开具口头医嘱后,护士复诵医嘱,待医生确认无误之后抄写抢救口头医嘱执行单,立即执行。 其四,抢救小组至少由2名医生,三名护士组成。循环护士,呼吸护士,巡回护士等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开展护理准备工作,便于更好地为患儿所服务;与此同时安排护士向家属讲解患儿的病情、有关治疗方法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尽量安抚家属的情绪,让家属能够充分理解医护人员,从而减少护患纠纷或医患纠纷。其五,优化抢救流程。根据患儿的评估结果及时开展护理和抢救工作,由高年资的护士现场指挥,合理分配工作,确保护理工作规范进行;除此之外,配合医生开展抢救工作,严格按照医嘱对患儿用药,随时向医生反馈患儿的情况。其六,优化评估和管理流程。在结束护理工作后,需组建评估小组,评估护士的整个护理操作情况,详细记录整个救治过程,对已经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不断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如果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小组需及时收集原始数据,厘清责任人,责任人需写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充分意识到错误,再及时改正。

1.3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急诊患儿家属对护士的满意率、抢救室滞留时间、抢救医嘱执行时间、抢救处置行为正确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且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且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家属对护士的满意率以及护士抢救处置行为正确率比较

对比两组急诊患儿家属对护士的满意率以及抢救处置行为正确率,结果表明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儿家属对护士的满意率以及护士抢救处置行为正确率比较(n/%)

截图1741765918.png2.2两组急诊患儿的抢救室滞留时间、抢救医嘱执行时间比较

对比两组急诊患儿的抢救室滞留时间、抢救医嘱执行时间,结果表明实验组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急诊患儿的抢救室滞留时间、抢救医嘱执行时间比较(x̄±s)

截图1741765943.png2.3两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比较

对比两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结果表明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两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比较(n/%)

截图1741765965.png3.讨论

急诊科室是医院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急诊科室护士的护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3-4]。在对小儿人群开展急救护理措施期间,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在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模式下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提高家属满意率[5-6]。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相比常规急救护理流程更具有规范性和全面性特点,在常规急救护理流程上发展而来,与此同时可根据科室的具体情况实施急救护理[7-8]。在落实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模式时,要求科室护士掌握娴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从而更好地为患儿所服务。有关研究指出,规范儿科急诊护士的护理流程以及提高儿科急诊护士的综合素质,一方面能够提高家属满意率,另外一方面能够缩短患儿在抢救室滞留的时间、抢救医嘱执行时间[9-10]。与本文有关研究结果保持高度一致[11-12]。本研究中,对比实验组急诊患儿家属对护士的满意率以及抢救处置行为正确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抢救室滞留时间、抢救医嘱执行时间短于对照组,实验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循证护理理念基础上不断提高抢救流程的合理性,减少护理差错[13-15]。相比常规急救护理流程,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能够找出护理操作中存在的缺陷,再及时解决。

综上所述,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规范儿科急诊急救护理行为中的应用价值显著,与此同时能够缩短患儿在抢救室滞留的时间以及抢救医嘱执行时间,提高家属满意率。

参考文献

[1] 王蕾,申国立,沙影丽,等. 基于多部门协同SOP护理在危重症患儿抢救中的应用研究[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7(5):1163-1166.

[2] 韩雪玲,蔡露良,李莉,等. 儿科急诊危急重症患儿的无间隙护理模式应用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1,25(15):102-105.

[3] 杨福珍,郭爱丽,魏晓珉,等. 全程绿色通道护理措施在急诊高热惊厥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1,27(11):1724-1727.

[4] 方华,赵广云,陶梅. 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支气管哮喘患儿急诊护理中的干预效果[J]. 中国医药导报,2022,19(26):155-158.

[5] 郭爱萍. 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对急诊高热惊厥患儿急救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22):3872-3874.

[6] 董琳. 基于智能化急诊分诊系统的护理干预在患儿急诊急救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22):147-148.

[7] 闫可可,刘钊,许亚浩. PEWS联合分级护理模式在急诊高热惊厥患儿中的应用观察[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2,28(18):2638-2641.

[8] 李晓英,安晓红,郭海燕,等. 急诊科护士分层级管理对护士职业生命质量、护理质量、护理风险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1,37(33):2611-2616.

[9] 朱亚琼,朱晓宇,弋曼. 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模式对小儿高热惊厥停止时间及退热时间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21,18(13):193-196.

[10] 李大凤,孟颖慧,范媛. 四级预检分诊系统对儿科急诊分诊质量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2019,36(11):2198-2200.

[11] MOORE C., CLOVER J., GIBSON L.. Evaluating parental knowledge of pediatric burns first aid in Ireland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an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improving knowledge[J]. Burns: Including Thermal Injury,2022,48(3):672-682.

[12] GRIFFIN, BRONWYN R., FREAR, CODY C., BABL, FRANZ, et al. Cool Running Water First Aid Decreases Skin Grafting Requirements in Pediatric Burns: A Cohort Study of Two Thousand Four Hundred Ninety-five Children[J]. Annals of Emergency Medicin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Emergency Physicians and the University Association for Emergency Medicine,2020,75(1):75-85.

[13] LEMOINE, SABINE, BRICHE, FREDERIQUE, JOST, DANIEL, et al. Protecting the Prehospital Professional First Aid Teams from Airborne Viral Particles in the Case of Out-of-Hospital Pediatric Cardiac Arrest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J]. Prehospital and disaster medicine :,2020,35(4):467.

[14] CORWIN, DANIEL J., ARBOGAST, KRISTY B., HABER, REBECCA A., et al. CHARACTERISTICS AND OUTCOMES FOR DELAYED DIAGNOSIS OF CONCUSSION IN PEDIATRIC PATIENTS PRESENTING 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J]. The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2020,59(6):795-804.

[15] ADAM,GYEDU, BARCLAY,STEWART, EASMON,OTUPIRI, et al. First Aid Practices for Injured Children in Rural Ghana: A Cluster-Random Population-Based Survey[J]. Prehospital and disaster medicine :,2021,36(1):7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