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新疆阿克塔斯铜金多金属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郑路 明经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十一地质大队,831100

摘要: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西伯利亚位于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山脉东段南缘,这是一个结构部分斜向连接到西伯利亚板块与准噶尔板块斜向对接部,地理位置位于阿尔泰山脉东段南缘,属于在天山兴安槽褶皱带的一部分。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地壳活动频繁剧烈,具有非常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研究该地区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以进一步促进区域深部矿产勘查和开发。
关键词: 铜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阿克塔斯
DOI:10.12721/ccn.2021.15705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新疆布尔津县阿克塔斯铜金多金属成矿带地质构造位置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结合部位,处于额尔齐斯成矿带中最为有利的铜镍金成矿带中段,区域内地质构造发育良好,以大断裂发育为主,处于沙尔布拉克―喀拉通克复向斜核部。

1 区域成矿背景

区内地层大部分处于东准噶尔地层分区,以泥盆系和石炭系为主,少量奥陶系地层零星出露,第四系和第三系分布较广;东北部边缘地带属阿尔泰地层分区,分布有少量寒武-奥陶系、泥盆系和石炭系。区内局部也有二叠系、侏罗系。中新生界地层与本区的铜、金等成矿关系不密切,

工作区位于额尔齐斯成矿带内,构造线走向北西,与地层走向一致。该区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北有额尔齐斯深大断裂,南有乌伦古河深大断裂。航磁资料显示在两者之间尚有一条规模巨大的断裂破碎带存在。额尔齐斯和乌伦古深大断裂是该地区两条大的控岩控矿断裂,主要控制铜镍金矿床(点)的分布,北北西向卡拉先格尔断裂位于工作区外的东侧,也是该地区重要的控岩控矿断裂带。本区岩浆岩发育,岩体众多,岩石类型复杂,从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均有出露。其中以花岗岩类最为广泛,它们约占岩浆岩分布总面积的90%。多为海西期侵入,以岩基、岩枝、脉岩等形式产出。

2矿区地质特征

2.1地层

中泥盆统北塔山组(D2b),占测区总面积1/4以上,总体呈NE55°方向展布,北西倾,倾角50°-70°左右,左和右的岩石主要是海洋中性火山岩(主要为安山岩、火山凝灰岩、岩屑)凝灰岩和凝灰质砂岩和少量的大理石。从下向上(从南到北西)分为三个岩性层,即凝灰岩泥灰质砂岩、安山岩和凝灰岩泥灰质砂岩。安山岩层中夹少量灰岩,由于浅成脉岩的热变质作用,现在已变成了大理岩。在安山岩与大理岩上盘接触部位,有时可见铜矿化。少量的石灰石被困在安山岩中,现在由于浅静脉的热变质而变成大理石。在砧座岩石和大理石接触区,铜矿成矿作用非常明显。出露岩石主要为海相中性火山岩主要为安山岩、安山玢岩、凝灰岩、岩屑凝灰岩,凝灰砂岩夹少量大理岩。从下到上(从南东向北西)可划分为三个岩性层,即下部凝灰岩夹凝灰质砂岩层;中部安山岩层和上部凝灰岩夹凝灰质砂岩层。

2.2构造

矿区位于该鸟伦古河深大断裂和额尔齐斯深大断裂断层之间,阿克塔斯断裂带的交界处。由于地表覆盖率很高,地表断层没有构造特征。基岩出露表明,地壳结构和夹层结构小很发达,主要表现为石英脉,脉和石英脉的脉,其规模很小,没有延长。矿井的整体结构是北东向,北西向、陡倾角,一般为60°~70°。由于地表覆盖力强,地表断层特征不明显。F1和F2的故障比较明显,物理化学蚀变片理化的规模较大。还有一条规模较大的蚀变片理化带(SB)。

2.3侵入岩

区内地表出露的岩浆岩较少,仅在测区中部北塔山组安山岩层下部,有较多脉岩出露。主要脉岩为斜长花岗斑岩,其次为闪长玢岩,均属浅成—超浅成脉岩。

2.4围岩蚀变

矿区围岩蚀变普遍且强烈。蚀变类型有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矽卡岩化、钾钠、绿泥石、绿帘石、碳化、孔雀石。其中,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和钠的形成与矿化密切相关。在某一分区的水平方向上的变化。对一个较大的石英复合脉带主要形成西部硅化。环保幕东段石化、氯碱碳酸盐为主。西段的石英脉多为脉,扁豆呈局部团聚,形态各异。单脉冲的宽度是几十厘米到两米或三十米,而数米到一百米的长度差别很大。输出沿膜基本平行排列,成束。榴辉岩,绿泥石,在东部碳酸盐等蚀变矿物主要是细脉和花斑状。它们是由大理石和斜长花岗斑岩岩石和异常安山岩岩石所填充的。East与西方逐渐形成关系。

2.5矿床特征

研究区矿化类型属天然硫化金石英建造,金矿化与石英复脉有关。沿断裂带石英脉穿插千枚岩穿插于泥盆统北塔山组(D2b)和早期的斜长花岗岩。现有的阿耳忒弥斯铜金矿矿化与石英多脉带相关,这是由一组压扭断裂带和南北向西南的斜长花岗岩和千枚岩接触约束控制,主要在外接触带,局部交叉和内接触带。总长度已知的地球表面430米的构造带也位于附近的斜长花岗岩,围岩的构造带和围岩之间的接触带控制之间的接触带。

该区成矿以铜-金共生为主,在水平方向上有一定的分带性,即西部以金为主,东部以铜为主,与蚀变分带基本一致。

3 矿床成因分析

3.1矿床构造位置

在研究区铜金矿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和哈萨克斯坦板块之间的碰撞,准噶尔南部的准噶尔边,蔓延西北南沿额尔齐斯河故障,与主断裂的次级断裂极为发达。矿区矿体主要受NW方向附近的次断层控制。矿体的形态与断层的形状一致。

3.2同位素特征

在研究区的硫同位素的分布范围较窄,表明在成矿过程中硫的来源是比较均匀的,这是类似于一般的块状硫化物矿床硫同位素特征。认为矿体中的硫可能来自深部和慢速。氢、氧同位素特征表明,含矿热液流体成分更为复杂。除了岩浆水外,还有海水的大气降水。

3.3矿床成因分析

基于对阿克塔斯铜金矿床的地质特征的探讨与分析,本研究的结构特征和矿床的同位素特征,本区成矿作用有关的火山喷发沉积和海相火山活动和岩浆侵入体和晚晚的气液活动。由于岩浆和气液活动,形成了热源和成矿物质,为成矿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该铜金矿带的成因类型为晚火山热液型铜金矿床的叠加改造。

结语:

阿克塔斯铜金多金属矿床是火山热液叠加改造后的铜金矿。该区发育了中酸性火山岩和大型岩浆侵入体,为该区矿产资源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和热力学条件,是该区矿产分布和富集的先决条件。矿床地质特征表明,成矿具有典型的热液成矿特征,成矿作用明显受岩性和构造制约。多期热液活动,使矿石的后期热液叠加和重塑作用十分明显。在该地区及其次级断裂的交叉网络结构的关头,在剪切带的起伏和曲折,在破碎和破碎带的地质和地质非常明显。加强对该遗址的勘探研究,对进一步区域深部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余学东,李应桂.新疆阿克塔斯地区找矿远景评价与资源量预测[J].地质与勘探.1996(03)

[2]周维康.阿克塔斯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J].火山地质与矿产.1991(04)

[3]洪为,张作衡,赵军,王志华,李凤鸣,石福品,刘兴忠.新疆西天山查岗诺尔铁矿床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岩石矿物学杂志.2012(02)

[4]潘东,丁汝福,张华,游军.新疆富蕴县阿克塔斯金矿找矿靶区主要特征及找矿远景[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