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Java程序设计课程中的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陈丹 张丽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省长沙市,410000

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Java程序设计课程如何整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以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计算机科学人才。研究指出,尽管Java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强调技术技能的传授,但在中国,需要将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与专业知识教学结合,以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文章分析了当前Java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改革以提高课堂互动和学习效果。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探索了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方案,旨在促进学生技术技能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双重提升,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新时代教育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Java程序设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方法;课程分析;核心价值观
DOI:10.12721/ccn.2023.157015
基金资助:基金项目:2021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题“智慧教学环境下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ZJGB2021305 )。
文章地址:

随着计算机科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深入,Java程序设计已成为高等教育中的一门基础且关键课程。然而,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如何在Java课程教学中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不仅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价值观的重要环节。本研究围绕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和目标,探讨如何有效地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期为培养新时代的计算机科学专业人才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在21世纪的信息时代,计算机编程教育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Java语言,以其稳定性、跨平台和广泛的应用场景,在全球编程教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在程序设计教育中融入国家理念和发展战略,成为了教育界的一大挑战。本研究意在通过Java程序设计课程,探索如何培养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学习技术知识,也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悟。

二、Java程序设计教育的现状

在当前全球化的教育环境中,程序设计课程作为培养现代技术人才的关键环节,承载着传授实用技术技能与增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双重使命。特别是Java程序设计,由于其稳定、面向对象、拥有丰富类库和广泛应用范围的特性,在全球编程语言教学中占据枢纽地位。然而,中国在进行教育改革,提倡与专业技能教育同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已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实际教学实践中,许多教育机构依旧主要关注技术知识的传授,将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与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结合视为次要任务。这种分离的局面不仅阻碍了学生对于社会主义价值观与专业技能的整体掌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才教育中的价值引导和道德塑造功能。当前,Java程序设计教育亟需改革,以便更好地整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改革的关键点在于如何在不影响技术教学深度和严谨性的前提下,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贯穿于课程设计、教学活动、学生评价等各个环节。这要求教师在授课时不仅要深入浅出地讲解Java技术,还要引入与中国社会发展相关的案例,比如智慧城市的构建、大数据在社会管理中的应用等,以此来体现社会主义理论与计算机科学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促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出不仅技术精湛,而且道德高尚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三、教学方法与实施策略

(一)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Java教学

Java程序设计课程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用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技术教育中。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内容和项目作业,教育工作者可以将这些价值观传授给学生,同时提高他们解决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例如,可以设计编程任务,要求学生开发旨在解决社会问题的应用,如环境监测或公共健康数据分析软件。这样的项目不仅增强了学生使用Java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概念与Java编程实例相结合。通过引入社会主义理论导向的课堂讨论和案例研究,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吸收这些价值观。例如,教师可以组织讨论会,探讨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促进社会和谐,以及如何在软件开发中实现公平、正义、诚信和友爱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与“数字中国”等国家战略相关的项目,从而理解技术进步如何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掌握Java技能的机会,还加深了他们对于如何将技术服务于社会发展的理解。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学生不仅学习到Java编程的实用技术,更重要的是,他们学到了如何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应用于服务国家和社会的更广阔领域。这种整合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培育他们成为有责任感和有道德的社会成员。

(二)创新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互动

为应对程序设计教育中存在的挑战,Java课程教学正逐步从传统讲授式转向更为互动和实践的方法。这种转变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创造力。实施小组合作是这一转变中的关键策略,它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协作项目开发,从而模拟职场环境,提升他们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项目,如开发小型游戏或客户管理系统,来实现这一目标。问题引导法的应用在Java课堂上尤为重要,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寻找答案并分享学习经验。这种策略不仅提高了课堂的互动性,也促进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为进一步提升互动性,可引入“翻转课堂”模式,学生在家预习新知识,课堂上以小组讨论或个人报告的形式进行知识分享和技能展示。这样的互动教学不仅使学生能够在掌握Java编程知识的同时发展个人表达和公共演讲技能,还能加深对课程材料的理解和记忆。

(三)评价机制的改革与实施

评价机制的改革对于提高Java程序设计教育的质量至关重要。在传统教学中,评价往往过分侧重于期末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估。为促进更全面的学生发展,需要一个更平衡的评价体系,该体系应结合形成性评价(过程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结果评价)。形成性评价强调课堂参与、团队协作、实时编程练习和定期的作业反馈。这些元素共同构成评价的基础,目的是为了跟踪学生的持续进步,激励他们在学期中不断进取和改善。课程应设计周期性的评估点,如小测试、同行评审和开放式编程任务,以及为实际项目中的每个阶段设定明确的里程碑。通过这样的评价模式,学生可以获得持续的反馈,从而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有更清晰的认识。与此同时,总结性评价则关注学生在课程结束时的综合能力,通常通过项目作品的完成度和最终考试成绩来衡量。这种评价不仅反映了学生的最终学习成果,也是他们理解和掌握Java编程概念程度的重要指标。教师可以通过最终的项目展示和代码审查,评估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深度。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和探讨了在Java程序设计课程中整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教学方法和改革评价机制的策略。实施这些策略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培育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核心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计算机科学人才。未来,这一领域的研究应更注重实践效果的检验和持续优化,以实现教育内容和国家发展战略的深度融合,最终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长远目标。

【参考文献】

[1] 逄靓.基于OBE理念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J].中国新通信, 2022, 24(23):116-118.

[2] 郭迎慧.翻转课堂在"Java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通讯世界, 2017(2):2.DOI:10.3969/j.issn.1006-4222.2017.02.171.

[3] 孙皓月,祁爱华,温秀梅.基于交互式的微课技术在《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和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7(6X):1.DOI:10.16534/j.cnki.cn13-9000/g.2017.0884.
作者简介:陈丹(1991.02-),女,苗族,湖南邵阳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人工智能与计算机网络。

作者简介:

张丽(1990.12-),女,汉,山东临沂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软件开发和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