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初中语文教学研究

王春果

海南华侨中学 570311

摘要: 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策略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性,并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创造力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方法。本课题旨在为初中语文教师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提供一些借鉴。特别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积极地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能使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好地实现,为祖国和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促进我国的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创新能力;对策
DOI:10.12721/ccn.2023.15734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培养学生形成质疑精神,推动创新能力的提高

有关调查显示,学生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思考,而思考的起点在于对知识的疑惑。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文章学习产生质疑精神,从而深入思考文章知识点,进而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在语文教材中,有一部分文章需要学生进行理解背诵,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也是学生需要重点掌握并深刻理解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何要背诵这一部分内容?这部分有何与众不同?这部分关注的重点是什么?背诵理解的意义有哪些?等等。学生在学会质疑这些问题后才能转变以往的背诵观念,不再出于考试的需要背诵文章,而是从自身兴趣以及拓展知识层面的角度上背诵文章。学生通过背诵文章将文章内化于心,将其转化成为自己的知识,为之后将背诵的文章运用到合适的地方奠定基础。从这一点来看,学生掌握背诵的意义以及正确方法之后可以进一步强化自身的知识应用能力,将熟读背诵的文章灵活运用到写作环节中。例如,教师讲解东汉末年曹操创作的四言诗《观沧海》时,需要为学生讲解该诗的写作背景。该诗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创作,用浪漫主义色彩言语勾勒出大海吞吐日月、包罗万象的壮丽景象。作者以景托志,表达其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教师在要求学生背诵这首四言诗后,还要让学生思考曹操创作这首诗时的心理路程,曹操是在什么环境背景下创作的这首四言诗,表达的情感有哪些。通过思考,通过质疑,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形成独立思考意识,从单纯的文章结构、知识内容学习转变到历史知识了解,将自身知识积累路径拓宽加深,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与锻炼。

2注重挖掘学生学习潜力,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空间

初中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此其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中渡过,学习能力也随着知识的积累与丰富不断增强,通过不断的学习学生知识体系将会逐渐完善,眼界不断开阔,这也是语文这门学科存在的价值。语文教师要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空间,使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与提高。如何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潜力,是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教学问题。其中课前预习任务是非常适合长时间、不间断执行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有效借助这一教学方法,深入挖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潜力,推动学生从教材内容出发展开预习,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锻炼。例如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课《安塞腰鼓》课文学习时,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课文的充分预习。教师引导学生预习的方向,从课文讲述重点内容进行扩散,如从黄土高原特点、安塞腰鼓由来、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等方面入手,多线路进行文章预习。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会发现,教材内容所包含的知识点众多,并且都非常具有研究价值,学生将预习时所发现的关注点一一列举,记录在预习本上,并在课堂学习中与教师、同学进行互动分享。学生由被动接收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这一过程对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强化学生创新意识

在素质教育时代背景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任务,因此教师需要明确创新思维培育目标,提升对创新能力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首先,教师需要从各个角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考虑到语文这门学科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科目,因此教师需要从语文这门学科的性质和教学内容入手开展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尤其是从语文教材的内容方面进行深入挖掘,进一步收集更多创新能力培养素材。鉴于语文教材中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和知识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包含了其他科目的知识。因此,语文教材可以成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经过教师的调整和设计,使其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优秀素材。在这方面,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优秀的教学素材,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宽知识面,从各个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文本创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创新能力培养的价值。

例如,教师在讲授《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这两篇文章时,可以通过讲解文章内容以及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等方式教会学生正确的处事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之后也可以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如果同学们遇到和普希金一样的遭遇会做出怎样的举动?教师要求学生积极思考,踊跃表达自己的看法,并且鼓励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都需要保持向前看的心态。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学生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和精神品质。

4借助写作教学充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来看,写作教学最能体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状况,同时也能够展现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由于每一位学生生活经历和思维想法不同,面对同一个作文材料和同一个题目会给出不同的写作思路和写作内容。因此,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活动时需要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要求学生在坚持正确观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表达自己的看法,并且结合自身所学知识和生活经历提出比较新颖的写作思路,表达自己独特的见地,从而达到标新立异的写作目的。之所以要这样做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可以从新的角度进行思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了打破常规性写作的有效方式,能够写出更加新颖的内容。

例如,教师在讲完《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之后,要求学生根据这个话题写一篇关于母亲的文章。一般来说,关于母亲的写作题目比较普遍,学生也可能在写作的过程中出现固化思维。此时,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鼓励学生思考母亲做的哪一件事让你印象最为深刻或是十分意外。通过这样简单的引导可以使学生产生一个新的写作思路,并且从新的思路入手完成这篇文章。可见,教师利用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打破固化思维,使学生认识到母亲的伟大。从这个写作主题中学生可以站在新的角度思考孝顺父母应当做到哪些事。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站在新的角度看待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时代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需要重视创新能力培养工作,通过多种方式进一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解决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确保学生可以借助语文学习活动培养自身思考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自身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自强.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灵活运用[J].中国新通信,2022,24(24):185-187.

 [2]南芳.项目式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12):17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