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高中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策略研究

黄春燕

河源高级中学,517000

摘要: 在当前的新课改教育形势下,对于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基于新课标理念及教学需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组织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信心,让学生自主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让学生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更真实的体验和感悟,以培育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综合实践能力及综合素养。本文主要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教学策略展开分析,希望能给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提供一点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 新课改;社会实践活动;综合素养;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3.15702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基于当前的教育改革形势,新课标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结构及教学内容有了具体的要求,新课标重视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融入社会实践活动,以充分凸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价值。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秉承新课标教育理念及要基本要求,以多种教学角度来掌握课程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要点,以创新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及教学策略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及核心素养。

一、明确课程目标指向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制定明晰的课程目标,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要想让社会实践活动更加高效,合理的课程目标对于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教学导向性,而社会实践活动则是实现课程目标的表现形式。基于此,教师要深入掌握课程目标,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以让社会实践活动目标更明确,教学作用更强。如在开展“全民守法”相关社会实践活动时,教师可通过调查形式来引导学生对人民群众全民守法内涵进行更深入的了解,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观点及见解进行表述,再根据教材内容来形成全面的理论。通过还可为学生设计特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开展角色扮演,以获得身临其境般的体验,学生可针对“全民守法”这一主题提出建议。这一课的社会实践活动设计重在引导学生对公共参与素养及对法治社会的认同感,让学生可针对教学内容学会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具备一定的科学精神,形成良好的法治意识,进一步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及法治素养。

二、尊重高中生在思想政治课程学习中的不同需求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其课程目的及实际学习需求是不一样的,学生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要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会有着差异化的期待及要求。因此,教师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时要掌握这一要点,要通过不同的教学策略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实践学习需求。教师在班级内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学生要全员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但会在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实施过程中牵涉到许多内容和实践项目。这时,教师则要根据实践内容及人员安排进行精心设计,要从学生的个性化视角来进行充分考量,要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个性化学习需求来进行自主选择,学生能选择到自己想要的位置和角色,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可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参与信心。

三、因地制宜组织和安排社会实践活动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要具备天时地利人和这些条件才可有效进行。但部分社会实践活动往往受限于路程、资金及安全性等影响因素。

基于此,教师则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之前一定要综合考量活动开展的实践情况,科学合理地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不可盲目或硬性地组织一些不合理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免影响学生的参与兴趣及信心,这样会影响到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效率及效果。教师可通过情景教学法或实践教学法,让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以课堂教学的形式来进行。如可通过信息技术或相关设备,以模拟听证会、模拟联合国、模拟人大等情景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中来表达自己的见解与建议,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般的学习实践体验,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积极体验等实践活动中获得所学知识,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四、构建议题式社会实践活动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积极构建议题式社会实践活动。议题式教学活动主要以议题为基点,以情境为重要载体,以活动为实践路径的教学模式。构建议题式社会实践活动重在为学生创设开放式议题,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去自主学习,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处理议题,去更好地解决实践问题。这种教学模式也是引导学生直观问题的构建式的创新学习方式,可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及效果。

教师在引导学生构建议题式社会实践活动时,首先,要让学生对议题式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进一步明确,要精心选择活动议题,要根据新课标的相关要求及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来构建明确的议题。教师要让学生将议题式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所熟悉的学习及生活进行紧密关联,以提升学习效率。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组织实践活动,要合理运用教学资源,让学生的主体性及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在整个议题式探究活动中,让学生以“议题呈现-情境经历-自主探究-议题讨论-展示交流-反思践行”的活动流程来进行。

此外,教师在对学生所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评价时,要根据议题及活动任务为基点,其评价核心点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核心素养是否得到有效提升。教师除了评价学生的学习内容及效果外,还要充分考量学生在整个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情感、态度及能力,这也是社会实践活动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五、开发和利用新渠道和新方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要基于活动主题特性及实践活动目标,以及参与社会资源的角度及职能等,创新开发和运用新的渠道和实践方式,组织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也是顺利推进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活动的关键所在。

例如,教师可组织文化体验为主题的特色社会实践活动,设计一些有特色的实践活动案例,可以理论教学和实践考察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师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前可亲赴实践基地去考察,在上课前对学生给予理论指导,引领学生到实践基地去进行实地考察及教研活动,并对学生在考察活动中的种种困惑及疑问进行适当点拨或启发,让学生更好的完成整个社会实践考察活动。

例如,在组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时,教师要对中国共产党的核心目标深入了解,再根据党史教育的相关要求,以校方的视角协同社区或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联合组织学党史活动,可组织与党史教育相关的主题演讲活动、党史知识竞赛活动、党史舞台剧演出活动、红歌演唱赛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还可联系家长,以家校合作的形式来了解党在一直以来是如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还可协同红色文化纪念馆、红色革命根据地等开展红色文化研学活动等。通过这些创新的主题鲜明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分工协作探究活动,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究欲望会更强烈,学生会在情感上更易产生共鸣,可让社会实践活动效果更好,有效培育学生实践能力及核心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新课改教育形势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很有必要的,教师要基于学生的成长需求,将学科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能获得丰富的实践体验和情感领悟,让学生的视野得以开阔,其综合能力及核心素养能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培育与提升,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文瑛.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活动课优化实施路径探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1(5):93-95.

[2]林紫静.浅谈中学思想政治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发[J].教育教学论坛,2021(05):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