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幼儿园教育中,劳动教育一直被视为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幼儿通过参与种植活动,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同时也可以让他们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因此,本文从劳动教育的视角出发,探索了幼儿园种植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践。通过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种植活动具有很大的教育潜力,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幼儿园劳动教育实施的现状及问题
(一)劳动教育的内容不全
当前,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幼儿园在教学过程中,将劳动教育融入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在劳动教育的实际意义上,很多老师对其认识不清,忽略了它在儿童身体和心理上的发展和健康中的作用。目前,大多数的幼儿园劳动课程都涉及了幼儿的值日和自我服务,比如让幼儿自己进行餐前餐具的发放和餐后餐具的整理、游戏活动后对玩具的整理总结等。在对儿童进行的劳动教学的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并没有将社会福利和给别人提供协助的教学环节纳入其中,因此不能切实地提升儿童对社会角色的认知,提升他们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二)劳动教育时间及措施不足
目前,大部分幼儿园的教学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领域,没有给孩子们更全面的学习和学习,孩子们不能深入地理解到劳动的实质含义。除此之外,对劳动教育的具体的标准和规定也没有具体的规定,在其他方面的教学可以参考有关的教学大纲或者指南的时间设定来展开,但是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并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时间和措施的指引。
二、劳动教育视角下幼儿园种植活动开展策略
(1)发挥想象力,探索未知
2-6岁是一个人最喜欢探索的年龄。老师要让孩子们充分地利用自己的探究精神,让孩子们去大胆地去猜测种子质量、气候变化、土壤肥力等与植物生长之间的联系,同时还要把对植物的效用价值的解释贯穿于整个栽培过程之中。在此期间,老师要为植株的生长路径设计一个悬疑,让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去思索各个阶段的植株的生长特点,然后在接下来的栽种中去检验自己的猜测。
比如,有的孩子希望能种上杜鹃,在栽种之前,老师可以让孩子们根据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密度等来判定萌芽的时机。接着,指导孩子们认识到植物的成长规则,将自己所知道的各个时期的植物形状都描绘出来,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发散式思考,还可以提高他们在美术方面的观察和绘图的技能。在栽培的同时,老师也要对与杜鹃有关的植物栽培知识以及医药价值进行科普,例如,杜鹃是杜鹃花科的落叶灌木,杜鹃既可以作为观赏也可以起到活血、止咳、祛风湿的作用。将学习内容融入到种植活动中,同时也是拓展儿童对植物认识的一个重要手段与方式。
(2)利用碎片时间,培养耐心
植物不仅需要温度,水分也需要大量的能量与时间。因此,教师对幼儿的毅力与耐性的训练,将直接影响到园艺活动的成功。从过去的实践来看,大多数教师都把种植活动的重点和重点放在了前期的计划和导入过程上。相对而言,生长中后期往往被教师和学生所忽略。所以,老师们要适当地利用日常教学中零散的空闲时间,让孩子们每天都能与自己种植的植物进行交流,把种植活动的重点放在整个种植过程中,通过观察和栽种,锻炼孩子们的毅力。
比如,在教“杨柳如何生长”时,我可以提出让学生与自然亲密接触,并对植物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在早春,关注柳条如何发绿,抽芽,长叶的历程,探索并领悟坚韧的生活力;在夏天,老师可以让孩子们去看柳树在微风中摇摆的样子,去采摘一片柳叶去抚摸它的叶脉;秋季的时候,柳叶会变黄,秋季的树叶会变成金黄色,同学们就可以把柳叶做成书签,做成工艺品;到了深冬,叶子都掉光了,雪后挂上了另一种味道,一年之中,孩子们可以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和柳树一起生长。
(3)以问题为切入点,引发思考
种植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幼儿认识自然,走进自然,并对自然界中的事物进行直觉认识。首先,在课堂开始之前,老师会不断地提出与植物有关的问题,让孩子们自己思考,也可以分组讨论。通过探究,让孩子更深刻地了解到植物的生长规则及环境;另外,在课堂之外,老师还可以用提问的方式来帮助孩子们复习和扩展知识,把阶段性的零碎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更加科学、系统的知识体系。
比如,“播种时,是将种子置于地表还是埋入地下?”、“植株的根部怎样吸水?”“是否有植物能不开花而结实?”这些需要观察和思考的问题,是为了激发儿童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地参加到思考中来。他们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查阅相关的理论书籍,理解并归纳这些特征,从而帮助孩子们找到植物的生长繁殖规律,从而对其进行内在的判断。在这一节课的最后,老师还可以引导孩子们去探究“植物有感觉吗?”在这段时间里,他还可以通过音乐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而且,在栽种的过程中,根系可以吸取养分,将根系扎入泥土中,为果实的生长提供能源,以此来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进行拟人化的比喻,也可以让孩子们在对植物的付出中,感恩父母的辛苦。
结语
总之,在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究中,老师们要细心地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好的劳动环境,挑选出合适的教学内容,并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指导,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融入到劳动之中,让他们体验到生活的美妙,让他们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大自然是孩子们学习和发展的一本活教科书。种植是孩子们接近自然、感受到植物生长的过程,也是他们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欧邵荔.本土资源下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以大班种植活动“好吃的六鳌地瓜”为例[J].山西教育(幼教),2020(09).
[2]戴宜琼.幼儿园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开展的实践探索——以水稻种植活动为例[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20(Z1):84-87.
[3]欧邵荔.本土资源下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以大班种植活动“好吃的六鳌地瓜”为例[J].山西教育(幼教),2020(09):63-65.
[4]林玉春.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11):93.
[5]张紫微.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探究[J].考试周刊,2019(47):190-191.
[6]郑娟玉.浅谈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意义及实施策略[J].幼儿教育研究,2019(02):1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