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新生儿肺炎初愈的家庭护理注意事项

罗丹 傅洪梅(通讯作者)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贵州省贵阳市,550003

摘要: 肺炎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因新生儿抵抗力差、支气管组织发育不够成熟,若吸入污染的羊水便会遭到病毒和细菌的入侵,极易引发肺炎,严重还会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肺炎会伴随咳嗽、发热等症状,不仅会影响患儿的睡眠质量,还会对患儿的心肺功能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患儿在发病第一时间需及时接受治疗,帮助患儿早日恢复健康。但尽管许多患儿在发病第一时间接受治疗且达到出院标准,也还会因抵抗力弱等原因导致患儿出院后病情反复发作,因此,作为患儿家长,学会正确的家庭护理至关重要。家庭护理的不当会导致患儿病情复发,若家长不加强重视,还会为患儿留下后遗症,影响患儿的健康。对于肺炎初愈的新生儿而言,家庭护理是决定患儿疾病是否恶化、预后效果是否有效的关键。良好的家庭护理需要患儿家长具备丰富的家庭护理常识和较强的判断能力,结合患儿的异常表现做出相应的判断,并在日常生活中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改善患儿的预后效果。那么,如何给予患儿健康、正确的家庭护理呢?在家庭护理期间又该注意哪些事项?本文将带您一起探讨新生儿肺炎初愈家庭护理的要点、方法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 新生儿;肺炎;家庭护理
DOI:10.12721/ccn.2023.15707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什么是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肺炎主要是指出生不久且处于母乳喂养阶段的婴幼儿出现肺部感染炎症,受细菌等多因素感染所引发的肺部感染疾病。该疾病发作的原因较为广泛,通常会因感染、家庭环境、季节环境等多种因素引发,再加上新生儿机体的各项功能和器官正处于初步发育阶段,尚未成熟,因此引发感染、炎症产生的几率较大。新生儿的免疫力地下,极易受到细菌或是病菌感染肺炎,虽然该疾病的发作在临床中比较常见,但由于新生儿机体各项机制不够健全,因此该疾病的发生会对患儿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在已有全球医学研究中统计,每年世界会有大约200万的幼儿生命终止于肺炎,且我国也是小儿肺炎疾病患病率相对较高的国家。尽管近些年我国已经针对小儿肺炎的治疗采取许多诊治和预防的措施,但新生儿免疫力低下、患儿家长不重视等因素也极易导致患儿病情的恶化。由于肺炎许多症状以感冒的症状相似,因此家长判断上难免会混淆、疏忽,用治疗感冒的方式给予患儿药物或家庭护理,从而导致患儿错失第一时间治疗的机会,对患儿的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小儿肺炎的治疗若没有得到彻底的恢复,导致疾病反复发作,不仅会对其家长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还会影响到患儿的身心健康和睡眠质量,阻碍患儿的健康成长和发育,严重甚至会威胁患儿生命。因此,作为新生儿家长需对小儿肺炎有一定的了解和辨别的能力,掌握科学有效的新生儿肺炎家庭护理防范,日常生活中更是需要加强对患儿疾病预防的重视,一旦出现肺炎症状需及时采取家庭护理措施或送至医院接受治疗,在治疗出院后仍持续给予患儿家庭护理。

2.新生儿肺炎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新生儿肺炎的典型症状主要以发热、体温升高表现为主,但也并不是所有肺炎疾病的发作都会引起发热等症状,主要由新生儿自身的抵抗力、免疫力决定。通常肺炎疾病的发作会导致患儿长时间发热,发热时间持续在2天或2天以上,体温维持在38℃以上,服用退烧药仅能起到短暂的退热作用,并不能有效缓解病情。一旦出现以上症状便意味着患儿有较高的肺炎发作症状,需及时接受治疗。由于新生儿机体的各项器官和功能不够健全,再加上受感染的程度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患儿一旦出现呼吸困难或是呼吸急促、精神焦躁、无食欲等症状,也需加强对患儿健康的重视。肺炎疾病的发作不仅仅体现在发热症状之上,呼吸困难症状的发生通常会导致患儿睡觉伴有呼噜声或是严重的咳嗽、轻微哮喘、嘴唇发紫等症状。而精神焦躁、无食欲等症状的发生也能反映出患儿的身体状况,比如与健康幼儿相比,没有想玩的表现、昏睡、食量减少等表现都意味着患儿的机体出现变化。而新生儿无法用言语或动作等方式表达不舒服、哪里难受,因此需要家长加强对患儿日常表现的观察,若情况严重需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接受检查。

3.新生儿肺炎初愈的家庭护理要点、方法

对于新生儿肺炎而言,正确的护理能帮助患儿早日康复,也能帮助患儿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因此,家庭护理对肺炎初愈的患儿来讲非常重要。而良好的家庭护理需要为患儿提供良好的环境、健康的饮食、全面的护理,还需要定期带患儿接受复查,增强患儿的免疫力等:

(1)环境方面:新生儿肺炎初愈阶段,患儿家长需为其营造安静、舒适的环境,保证患儿的睡眠环境安静整洁的同时,每天需要对房间进行打扫、通风、消毒,保持房间内环境空气清新,避免细菌混入到其中。室内不得出现粉尘,因此患儿家长不可在室内吸烟,降低粉尘、二手烟的吸入对患儿病情加重产生的影响。在患儿睡觉期间需要将窗户关严,避免患儿因受凉中风,加剧疾病的复发率。在患儿睡觉期间避免频繁翻动孩子,需保证患儿的充分睡眠,睡觉以侧卧位为主,可促进患儿肺底部血液循环,降低对患儿肺炎恢复产生的影响。室内温度通常要保持在20度左右。阴暗潮湿的环境会加重患儿的病情,影响患儿恢复的效果,因此需要避免患儿所处环境过于潮湿、阴暗,湿度达到50%~60%左右为宜,室内需具备良好的采光,但不必有太强烈的光线,避免影响患儿休息若有条件可在室内防止无噪音加湿器,调节室内的湿度,确保室内湿度和温度处于正常范围。此外,患儿在患病期间尽量谢绝客人来访,尤其是其他患有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人群,若无法避免需将小儿隔离,避免细菌病毒交叉感染。若家人感冒需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与患儿的接触,降低交叉感染加重患儿病情的复发和严重程度。患儿穿着的衣物需柔软、宽松、舒适,做好日常的保暖工作,根据天气的变化及室内的温度决定患儿衣物的多少,避免因受凉等原因加重患儿的病情。良好环境的营造能为患儿的康复起到促进作用,还能进一步增强患儿自身的免疫力,降低疾病反复发作风险的发生,同时可通过对外界环境因素的控制,保障患儿的健康。

(2)饮食方面:因为处于肺炎的患儿经常会伴随呼吸局促、困难等表现,因此家长需保证患儿饮食的清淡。而新生儿不宜吃其他食物,仅以母乳喂养为主,这便对患儿妈妈的饮食和母乳喂养方式有一定的要求。其中,患儿母乳喂养的方式尤为重要。在哺乳的过程中,妈妈需要注意手和乳头的清洁,避免因妈妈手和乳头的细菌导致患儿腹泻等情况的发生。若是人工喂养,以奶粉、辅食等为主,需要注意喂养的奶嘴不宜过大,避免因流速过大导致患儿呛咳。此外,患儿使用的食具(如奶嘴、奶瓶等)需煮沸消毒,保证食具的卫生,降低细菌通过口腔进入到患儿体内,加剧患儿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影响患儿的康复效果。饮食需要以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最好是流食。若患儿不想吃东西,可先暂时放一放,若出现腹泻等症状,需注意患儿饮食的调节,更换辅食或是增加米汤等易消化的食物,不可为患儿饮用果汁等。喂水、喂药时更是不易操之过急,避免因喂水、喂药过快导致呛入气管,加重患儿肺炎的严重程度,严重还会引发窒息,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较大的影响。此外还需及时补充水分,因为肺炎的发生会导致患儿呼吸道产生过多分泌物,经常会伴随咳嗽等症状,所以需要保证足量液体的摄入,避免水分流失加重患儿咳嗽等症状的严重性。此外,患儿肺炎初愈阶段需要补充营养,多补充维生素C,饮食速度需放慢,避免因呛咳加重患儿的病情。日常营养的补充主要目的是增强患儿的免疫力,多补充水分,起到有效化痰、促进痰液排除的作用,根据患儿的消化水平调节饮食方案。

(3)皮肤和口腔方面:在患儿家庭护理期间,患儿家长需经常使用热毛巾为患儿擦拭皮肤。尤其对于部分易出汗、处于发热阶段的患儿,在用热毛巾擦拭患儿皮肤的同时能起到润肤的作用,将汗液擦除的同时更是能避免细菌在患儿皮肤上的附着,避免因细菌引发患儿再次感染症状的发生。此外,肺炎初愈患儿口腔内仍会产生分泌物,痰液的产生会对患儿的呼吸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在可行的情况下,患儿家长可将患儿抱起,使患儿头部微朝下,轻轻拍打患儿的背部,辅助患儿将痰液排出。此外,定期帮助患儿翻身,还能有利于痰液的排出。保持患儿皮肤的清洁度,若患儿的脐带未脱落,在给患儿洗澡后需要用安尔碘皮肤消毒剂或是用75%的酒精对脐带进行消毒,确保脐部的清洁和干燥。患儿鼻腔内的分泌物或是鼻痂需及时清理,确保患儿的呼吸通畅。在为患儿喂奶后要注意养成温水漱口的习惯,将患儿口腔内残留的奶液去除,喂奶的过程中患儿的头部需稍微抬高,保持右侧卧位,从而避免患儿胃食管反流现象的发生。由于新生儿无法站立、行走,需要长时间卧床,因此家长还需考虑患儿翻身、拍背等问题,避免因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影响患儿呼吸。经常拍背还能促进患儿痰液的排出,加快炎症消失的速度。除此之外,肺炎还会导致患儿出现缺氧等症状,因此家长在给予患儿家庭护理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患儿鼻内和呼吸道的通畅,改善患儿肺通气的效果,增加肺泡通气量的同时改善患儿的缺氧症状。高热等症状的发生会引发患儿发生口腔炎,因此家长需要注意做好患儿口腔的卫生清洁工作。

(4)及时就医、复查:虽然患儿出院后肺炎症状有所好转,但在家庭护理期间,家长仍需定期对患儿进行体温测量,每天1~2次,若患儿的体温超过38℃,便需咨询医生并采取正确的物理降温方式。具体物理降温可采用冷疗法降温,如:头部贴退热贴、冷敷毛巾等。但在冷敷物理降温前需要检查患儿身体是否出现感染、红肿的现象,若皮肤感染、红肿需在护理时注意无菌操作。冷疗的温度不宜过低,且在冷疗的过程中需要看护患儿,一旦患儿出现不适需及时处理患儿身上的汗液和皮肤的污垢,避免患儿因高热引发惊厥,加重患儿的病情。若患儿发热症状始终没有消退,呼吸频率和脉搏跳动过快,鼻翼不停煽动且面色异常,便需带患儿再次到医院就诊,避免病情的延误给患儿造成负面影响。带患儿病情得到控制后,需要遵循医嘱用药治疗,定期到医院接受复查。肺炎初愈患儿正处于虚弱阶段,定期复查、按时服药、打针非常关键。在这重要阶段,家长需要避免带患儿到拥挤的场所(如超市、商场等),减少不必要的探望,避免细菌交叉感染导致疾病复发、严重。天气好时可以带宝宝出门晒太阳,但不宜时间过长,需做好宝宝的保暖工作。患儿的衣物需选择纯棉制品,并在阳光照射或是沸水烫洗下消毒。

(5)增强免疫力:除适当保暖以外,在天气好的条件下可以带宝宝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多陪伴患儿左右给予患儿足够的安全感。还可以采用推拿的方式增强患儿的免疫力,用两指在患儿鼻翼两侧上下按摩、推拿,耳部行相同动作。双手大拇指和食指揉搓患儿双侧耳垂,反复操作1~3min,以耳垂发热、发红为主。

4.新生儿肺炎初愈的家庭护理注意事项

肺炎初愈患儿可采用食疗的方式进行治疗,饮食需注意食材的选择要精细,多以流食为主。母乳喂养需妈妈注意乳头和手的清洁,或是注意喂养工具的清洁,避免细菌从患儿口腔侵入体内,对患儿支气管造成的影响。由于新生儿的器官和机体各项功能正处于发育阶段,因此在家庭护理期间需要格外重视。主要家庭护理的目的是降低患儿疾病的复发率、降低细菌的交叉感染、做好患儿的保暖工作、加强环境的管理、增强患儿的抵抗力和免疫力等。严格按照医嘱定时用药、接受复诊,时刻观察患儿病情的恢复情况。在患儿入睡期间,需多帮助患儿翻身、拍背,避免姿势不当引发患儿呼吸障碍。每天检测患儿1~2次体温,观察患儿饮食的状态,帮助患儿排痰。此外,部分患儿肺炎的发生还会引发腹泻等症状,因此在患儿家庭护理期间需适当调整患儿的饮食,可适量增加米汤等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患儿长期腹泻降低免疫力引发其他疾病的发生。新生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抵抗力较差,因此需要加强防护,家长更是需要加强对新生儿的关注,针对出现的一切异常现象需结合症状做出相应的判断,掌握基础的家庭护理方法。如物理退热法、增强免疫力食疗法等,在保障患儿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避免不必要药物的使用。若患儿肺炎症状仍未消退,需严格按照医嘱给予患儿用药干预,为患儿营造卫生、整洁、温馨的家庭环境。在患儿极易发生流感、肺炎等疾病的期间,需多留意患儿的日常生活,一旦出现肺炎的症状需做出相应的判断,若症状显著且通过日常护理无明显改善,需及时就医,避免病情严重恶化对患儿的预后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家长对患儿疾病的发作的判断能力非常重要,作为患儿家长需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患儿的状态,针对患儿的异常表现(如厌食、焦躁等)需做出相应的判断,在异常表现未严重时给予患儿相应的家庭护理干预,若护理无效及时就诊,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