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新时代将红色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研究

张梦颖

宁城县紫蒙中学,024231

摘要: 在新时代,红色文化的融入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具有重要意义。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时代特征和鲜明的思想价值。将红色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奋斗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关键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红色文化;渗透
DOI:10.12721/ccn.2024.15740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在革命斗争中共同缔造出来的一种富有中国特色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有着深刻的历史积淀和革命精神内涵的先进文化,是中学思政教育中的一种珍贵资源。为此,中学思政老师要充分利用当地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将其融入到教学中,以达到满足学生求知欲,激发其探索欲望的目的,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和道德与法治认同。

一、红色文化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尽管对于“红色文化”的含义与外延,专家与学者之间存在着一些微妙的分歧。笔者认为,在红色文化中,物质的历史留存,比如战场遗迹,会议旧址,英雄事迹等,都是可以看到和触摸到的。当然,存在我们周围的可利用资源固然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所蕴含的种种精神,也是当今这个价值多元的时代里,我们要向学生们传递的。在今天,战争已经消失,硝烟已经变成了过去,而和平已经变成了这个时代的主题。尽管学生可以利用多种方式,从各个角度接收到来自各个领域的资讯,但是因为受其年龄的局限,在初中阶段,他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识别所接触到的资讯的真实与虚假。在网络大爆炸的年代,充斥着大量的不良资讯,这就比较容易对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时期的初中生产生错误的影响。所以,在课程中,将具有正面能量的红色文化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对学生建立一个积极的精神世界是有益的。二是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通常情况下都是以教师授课为主要形式,这种授课方法比较简单,而且课程的内容也比较笼统,很难让人明白。在授课过程中,把红色文化融合进去,不但可以让课堂上的内容得到充实,还可以让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得到调动,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结果。三是对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对封闭式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进行突破,让学生能够在附近、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家乡的红色文化,并与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相结合,展开一项综合或专题的研究工作,这不但能够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的实践性,还能够对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红色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

(一)利用多媒体设计课堂活动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所学的东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积极地参加到学习中去,如果要将红色文化纳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那么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当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老师要注重教学活动的设计,让他们对学习有强烈的兴趣,主动地参加到活动当中。该方式与新课改强调以“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相一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针对这种状况,老师们应当选取一些有鲜活事例的红色故事,让他们在事例中去感知,去传承。例如,在抗日战争的内容时,要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那么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黄继光的故事》,并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老师可以从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入手,将红色故事渗透到教育之中,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让他们受到红色文化的影响,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和道德与法治认同。

(二)结合红色文化精神,创设文化氛围

除了家庭以外,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最多的,学校也是学生学习成长、学习知识和技能、全面发展的一种途径。因此,如何营造和谐民主的文化环境,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每位道德与法治老师所孜孜以求的目标。文化是以价值观的形态存在的,它潜伏于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中,并对其产生着一种无形的作用。并且它的作用是深远的,会对学生的一生造成很大的影响。红色文化有着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它与中国的优良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是对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充实和发展。把红色文化的精神元素融入班级文化的氛围中,让学生们接受红色文化的教育,从而有效地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首先,在创建以红色文化为中心的文化氛围时,道德与法治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文化氛围,把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到课堂氛围的营造内容中,这样,才能让学生们置身于红色文化的氛围中去。例如,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来进行教育,运用微博、微信等手段,让红色文化变得更加具有渗透力和影响力。此外,还可以利用红色经典影视、红色书籍、红色歌曲、红色微博进行红色文化宣传,并对红色游戏进行开发,这些都是当今初中生尤其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对红色文化氛围的营造有所帮助,让学生们在活动中体会到爱国的真谛。

(三)开展“红色歌曲+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方法

音乐教育属于一种审美类型的教育,它可以发挥出育人的作用,当人们在听到音乐以后,以自己的情感、阅历为依据,从而产生一种心理认知活动,经过感性、知性、理性的认知过程后,再利用联想与想象,最终形成对音乐形象的整体认知。红色歌曲是一种音乐的形式,它能够发挥出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功能,其中所包含的丰富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资源,是对新时代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主题的有效响应。将新时代的红色歌曲融入到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这是对传统教育进行的一种创新和发展,它一定可以获得很好的教学结果。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将红色歌曲融入其中,这就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持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文化知识,充实自己的理论积累。同时,还必须深化对艺术学科教学方法的理解,学习与音乐有关的知识,拓宽老师的学习领域。将红色歌曲融合到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是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我们可以将红色歌曲适当地加入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从而提高它的吸引力,提高它的趣味,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它的产生历史背景以及它的含义,通过对其的歌唱,让学生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奋斗的艰辛,从而激发出新时期青年为国献身的热情与爱国情怀。

结语

总结来说,初中道德与法治老师要强化在平时的教育中对红色文化进行的实际渗透,通过有效的红色文化教育,使学生的爱国主义得以充分地发展,从而为真正地提升学生的个体综合素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3-19.

[2]孔胜源.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对红色文化的利用有效性探析[J].知音励志,2016(03).

[3]江峰,汪颖子.中国红色文化生成的系统要素透析———以大别山红色文化为例[J].北京师范初中学报,2010(6).

[4]夏楠,杨亚楠,赵兵.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1(08):49-51.

[5]邱兰英.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友善”主题教学融合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26):71-72.

[6]唐月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敬畏生命》一课教学为例[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06):220-223+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