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常见肿瘤中包括膀胱肿瘤,目前,临床在治疗该类患者时常采用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治疗方案,该手术具有众多优势,包括较小的手术创伤、较轻的痛苦和较快的术后恢复速度。由于有些患者对该手术和效果认知程度较差,极易在为围术期出现不良心理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为此,应加强该类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手术疗效,减少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现对不同护理方案应用在接受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治疗膀胱肿瘤患者围术期获得的不同效果进行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一般资料(表1)。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术前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完成相关检查项目,并做好术区备皮和皮试以及配血等准备工作,叮嘱患者应进食容易消化且清淡的食物,在术前晚上10点之后不要进食,指导患者开展床上肢体功能训练,在手术的前一天晚上对其实施清洁灌肠,并对患者睡眠状态进行观察。针对存在合并症的患者对其合并症进行积极治疗,将患者血压和血糖等变化情况记录下来,并对患者术前心肺功能进行调整。手术之后协助患者保持平卧的姿势,并将头偏向一侧,确保其呼吸道维持通畅状态。在手术后的24小时对其实施常规心电监测,并对患者的相关指指征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教会患者有效咳嗽和正确咳痰的方法,针对痰液较多且无法有效咳出的患者,遵医嘱给予患者雾化吸入治疗。
观察组:综合护理方案。(1)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对患者开展入院指导,使患者对病房环境尽快熟悉和适应,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采用患者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语言与患者交谈,并将该手术治疗有关知识和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其临床症状耐心的讲解给患者及其家属,对其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耐心的解答,教会患者自我调整心理状态的方法,稳定患者的情绪。手术之后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互动,将膀胱冲洗和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进行告知,促进其痛阀和依从性的提升。(2)引流管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引流管进行妥善固定,确保引流管引流维持通畅状态,每间隔30-40分钟对引流管进行一次挤压,使其维持在负压状态,并对引流液的性质进行严密观察,以冲洗液颜色为依据,对冲洗速度进行相应调节,确保冲洗速度与和引流液流出速度保持一致。(3)营养支持。如果患者无法进食,则给予患者静脉营养支持,使患者获得充足营养物质,有利于患者机体的尽快恢复。针对可以进食的患者,叮嘱患者应进食适量流质饮食。(4)膀胱冲洗护理。手术之后加强膀胱冲洗护理,避免患者发生膀胱痉挛。在冲洗的过程中,如果引流液颜色比较鲜红,说明患者出血量较大,应及时反馈给医师,并配合完成处理工作。对冲洗速度和冲洗液温度进行严格的控制,选择注射用水作为冲洗液,对冲洗速度进行及时的调控,不要过快或过慢冲洗。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对比
在SAS、SDS心理状态评分指标中,护理前,观察组为(51.32±8.45)分、(50.22±7.99)分,对照组为(50.26±7.36)分、(50.69±9.56)分,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32.60±9.12)分、(31.02±10.41)分,对照组为(40.69±11.56)分、(41.78±10.98)分,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低于对照组,(P<0.05)。
2.2临床相关指标对比
在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进食时间、输液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指标中,观察组为(1.40±0.40)h、(2.21±0.75)d、(9.21±0.67)h、(4.12±0.12)d、(4.21±0.13)d、(1.72±0.31)万元,对照组为(2.15±1.32)h、(5.68±1.43)d、(12.22±1.41)h、(7.41±0.78)d、(6.93±0.35)d、(1.99±0.25)万元,观察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
2.3护理效果满意程度对比
在十分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护理效果满意度指标中,观察组有12例十分满意,占比为48.00%,有12例比较满意,占比为48.00%,有1例不满意,占比为4.00%,总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有10例十分满意,占比为40.00%,有8例比较满意,占比为32.00%,有7例不满意,占比为28.00%,总满意度为72.00%,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现阶段,临床常采用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治疗膀胱肿瘤患者,有些患者及其家属对该手术治疗方式不是十分理解,对手术治疗效果比较担忧,再加上有些患者在术后极易发生并发症,使患者在围术期很容易出现不良心理状态,对手术顺利开展和患者术后康复产生不良影响。基于此,应将综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接受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治疗膀胱肿瘤患者围术期护理工作中。该护理模式有助于对患者病情进行有效控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稳定患者的情绪。
在本次研究中,将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分别应用在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围术期护理中,获得的结果是,在SAS、SDS心理状态评分指标中,护理前,观察组为(51.32±8.45)分、(50.22±7.99)分,对照组为(50.26±7.36)分、(50.69±9.56)分,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32.60±9.12)分、(31.02±10.41)分,对照组为(40.69±11.56)分、(41.78±10.98)分,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低于对照组,(P<0.05)。在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进食时间、输液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指标中,观察组为(1.40±0.40)h、(2.21±0.75)d、(9.21±0.67)h、(4.12±0.12)d、(4.21±0.13)d、(1.72±0.31)万元,对照组为(2.15±1.32)h、(5.68±1.43)d、(12.22±1.41)h、(7.41±0.78)d、(6.93±0.35)d、(1.99±0.25)万元,观察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在十分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护理效果满意度指标中,观察组有12例十分满意,占比为48.00%,有12例比较满意,占比为48.00%,有1例不满意,占比为4.00%,总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有10例十分满意,占比为40.00%,有8例比较满意,占比为32.00%,有7例不满意,占比为28.00%,总满意度为72.00%,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证实综合护理对于接受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治疗的膀胱肿瘤患者能够产生积极影响。原因在于综合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能够耐心细致的讲解术后留置尿管、膀胱冲洗以及灌注化疗的意义,不断的鼓励和安慰患者,通过加强沟通稳定患者的情绪,提高患者的信任度和依从性。同时,护理人员加强患者的引流管护理,对患者病情变化给予密切的观察,以引流液性质为依据,使其中存在问题能够被及时发现和得到有效解决,使患者膀胱出血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得以大幅度缩短,有效减少患者发生膀胱痉挛等并发症的风险。临床上所实施的常规护理单纯的重视术前准备和饮食干预以及合并症治疗,缺少针对性,导致整体护理效果不理想。
4结论
总而言之,综合护理在改善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治疗膀胱肿瘤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和临床相关指标以及提高护理效果满意程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