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降阶梯思维方式在新生儿窒息护理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黄院月

湖北省利川市人民医院,445400

摘要: 观察新生儿窒息护理抢救中降阶梯思维方式的应用效果和应用价值,并以此为前提,不断提升护理水平,将新生儿窒息护理抢救工作做得更好。方法:从2022年2月-2023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窒息新生儿中随机抽选100例研究对象,其中50例纳入对照组,应用常规化急救护理措施进行新生儿窒息的护理抢救,另外50例则纳入实验组,应用降阶梯思维方式完成新生儿窒息护理抢救任务。结果:实验组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降阶梯思维方式的实际应用,是提高新生儿窒息护理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广泛推广价值高,要引起多方重视。
关键词: 降阶梯思维方式;新生儿窒息;护理抢救;应用效果
DOI:10.12721/ccn.2023.15810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时间紧迫,且护理难度极大,不仅考验着护理人员的反应速度、专业水平、工作能力,还需要护理人员有着丰富的抢救经验,冷静处理突发状况,做到忙而不乱,以环环紧扣的护理方式,成功挽救新生儿的生命。本次研究活动的开展,将特意对100例窒息新生儿进行科学分组,观察分组后护理抢救效果的不同之处,从而准确评估不同的护理方案,实际推广价值的高低,广泛推广安全可靠的护理方案,不断加快现代医疗事业的发展进程。希望以下内容的报道,能够为其他的护理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对照组中,50例新生儿均无法进行自主呼吸,内含男患儿39例,女患儿11例,平均胎龄(38.54±1.21)周。在实验组中,50例新生儿同样符合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标准,包括男患儿34例,女患儿16例,平均胎龄(39.10±1.48)周。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窒息新生儿的护理抢救,需要护理人员直接应用常规化的急救护理措施,对新生儿进行心肺复苏,做好生命体征和实际病情的监测工作,与新生儿家属交代清楚治疗护理的要点难点,以免出现护患矛盾和医患纠纷[1]。而实验组窒息新生儿的护理抢救,则要求护理人员提前学习降阶梯思维方式的应用价值,研究成功案例,对于降阶梯思维方式的应用难点、注意事项、常见问题等有着更好地了解,做好充足准备,得以在护理实践环节,有效利用降阶梯思维方式,高质量完成抢救任务。

1.2.1入诊之后应快速分级新生儿,为病情极为严重的窒息新生儿开通绿色通道,联系主治医生,进行呼吸、血压、体温、意识的测量评估,迅速获取心电图、血糖值等数据,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以便大大提高护理抢救成功率。

1.2.2针对窒息时间较短,实际病情仍处于可控范围内的新生儿,要密切监测他们的桡动脉搏动情况,要详细记录下心电监护数据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和异常情况,向医生反馈后,由医生下达新医嘱,继续进行对症治疗。

1.2.3经过护理抢救,窒息新生儿已恢复呼吸,这时候,护理人员就要耐心做好后续观察,要增加病房的巡护次数,频繁查看新生儿的体温变化、意识变化、心率变化,如果出现吸吮反射,要马上呼叫主治医生,及时控制危险情况,以免新生儿窒息死亡。

1.2.4高质量完成护理抢救的相关任务后,并发症预防也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应该采取多样化的预防措施,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压疮等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向家属反馈抢救成果,并发放宣教手册,使家属主动学习科学的育儿知识,以便在出院后给予新生儿更好的照顾。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窒息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评分结果越低,代表护理抢救越有效,且安全可靠,与之对应的护理方案,则具有更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1.4统计方法

相关的研究数据应用SPSS21.0软件进行及时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经卡方检验,用百分数表示,组间结果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的是(p<0.05)。

2、结果

2.1对照组和实验组窒息新生儿护理抢救成功率的比较,可见下表1:

表1:两组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

2.2对照组与实验组新生儿窒息护理抢救后并发症发生率的统计,可见下表2:

表2:两组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

截图1741772127.png3、讨论

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无法自主呼吸的一种情况,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和智力障碍的根本原因。护理人员具备降阶梯的护理思维,用好降阶梯的思维方式,在窒息新生儿护理抢救的过程当中,展开规范化的护理操作,进行护理流程的充分细化,并整体优化护理效果,使得护理抢救工作质量更上一层楼,具有重要意义[2]。

参考文献:

[1]赵敏.探讨降阶梯思维方式在新生儿窒息护理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1(11):106-107.

[2]宋杨.降阶梯思维方式在新生儿窒息护理抢救中的效果[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1,36(8):20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