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在职高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初探

桂鑫

张家口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075000

摘要: 创新能力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逐渐成为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所以在职高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在课堂中的创新能力,才能向学生传递更多的语文知识,这对职高学生接触语文科目是重要的,容易活跃学生在职高时期的语文思维。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需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设置语文教学流程,以便构建一种新的语文教学环境。在这一教学中,既维护学生在语文学习时的进度,还引导学生抓好语文学科知识的重难点部分,本文就在职高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初探提出观点。
关键词: 创新能力;素质教育;职高语文教学
DOI:10.12721/ccn.2023.15735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引言

在职高教学中,语文课程[1]一直承担着职高教学过程中重要的角色,那么教师就需要以新的思想观念来开展语文教学任务,以此深化学生对语文内容的认识,但就实际情况来看,学生语文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无法重视学生在这一时期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是以片面的角度向学生传递更多的语文知识。对此,教师必须改变以往时期“填鸭式、灌输式”的语文教学方法,才会培养学生在职高阶段的创新能力,有利于确立学生在职高时期的语文学习方向,并和职高语文教学目标呼应。

二、在职高时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存在的问题

(一)采取传统时期的教学方式

在职高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延续传统时期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创新能力中的发展情况难以达标,同时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教师在语文教学时的重点仅仅在于学生的语文分数,导致学生在学习语文内容过程中的压力越来越大。若教师一直拘泥于这一教学方向,那么将无法顺利培养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创新能力。为解决现阶段教师的语文教学现状教师就可转向新时期的教学理念,以便维护学生在职高阶段的创新能力。在上述教学中,一面为学生构建一种新的语文教学环境,另一面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并展现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无法展现新型教学资源优势

在现阶段职高语文教学过程中,已经为教师引入多元化的教学资源。比如:微课技术、智慧课堂等,这些教学资源可进一步增强教师在语文教学时的质量,并培养学生在这一时期的创新能力。但是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教师并没有关注学生在语文科目的创新能力,只是以单一角度来运用这些教学资源,导致学生无法形成稳定的创新能力。在这一教学中,既不能顺应现阶段的职高语文教学要求,还不能保证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进度,久而久之减缓语文教学任务的进行。

三、如何在职高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构建新的情境,展现学生想象能力

在职高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依据学生实际情况构建新的情境,以便让学生感知到不一样的语文教学流程。借助这一教学形式,可引发学生对语文课程知识的关注度,还可发展学生在职高阶段的想象能力,并推行职高语文教学任务。

例如:在《故都的秋》内容中,针对本课教学特点,教师就可运用微课技术来录制与作者背景等其他资料的视频,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中的有关信息,同时,教师需要为学生留下充足的学习时间,以至于带领学生深入分析文章中涉及的语句。随后,教师向学生提出教学问题:文章为什么将“故都的秋”作为题目呢?你们能分析作者在题目中特别的用意吗?在开头部分讲述作者从青岛到北平的理由,理由中描述的秋味指的是什么呢?可用哪几个词说明呢?结合文章想象一下。在上述几个教学问题中,能够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还能够让学生对语文问题表达出见解,有利于强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最后,教师按照学生课堂情况布置作业,比如:运用互联网特点搜集文章作者资料,想一想文章作者的写作手法,有助于扎实学生的语文基础。

(二)引领学生质疑,启发学生思考意识

在职高语文教学中,大多教师总以提问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对语文科目的学习兴趣。但是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来看,很少有学生向教师提出疑问。因此,教师就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拥有质疑的意识,以便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系统,并发展职高语文教学任务。

例如:在《我的母亲》内容中,针对本课教学特点,教师要为学生留下充足的自学时间,且要求学生提出一些与文章有关的语文问题[2]。比如:1.文章中主要描写哪些主要内容;2.文章中描写母亲的语句有很多,想一想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3.文章中哪个部分的语句最为感动,能不能用这些语句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情感;4.思考作者在文章中的思想情感;在这些问题中不难看出,学生逐渐拥有稳定的分析意识及理解能力。最后,教师依据学生情况设置语文活动---“我的母亲”交流会,以此锻炼学生在这一环节的语文水平,并推行职高语文教学任务。

(三)重视师生互动,创新语文教学情境

在职高语文教学中,一般教师担任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角色,导致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局面内。为此,教师必须改变这一教学形式,从学生角色出发,以便增加学生、教师之间的互动性,并尽快培养学生在职高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离太阳最近的树》内容中,依据本课教学特点,教师将班级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要求小组学生以探究、合作的形式来学习本篇文章,有利于明确学生在这一时期的语文学习方向,同时,教师借助互联网搜集“红柳”的图片,以便激起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热情[3]。随后,教师设置相关的语文问题:作者将文章题目定为“离太阳最近的树”有什么含义吗?最近的树指的是哪种植物呢?作者描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有哪些呢?抒发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呢?在这一教学模式中,可让学生把握更多文章的重难点部分,更可让学生感受到保护环境在现阶段社会发展过程的重要性。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思考“如何保护社会环境”等的问题,以此提升学生的语文效果。

(四)延伸语文知识,拓宽职高学生视野

在职高语文科目教学中,教师要逐渐延伸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知识,以至于培养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创新能力。在这一教学方向中,不单单弥补学生在以往时期语文学习时低效状态的不足之处,而且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有利于拓宽学生在职高阶段的视野,从而实施职高语文教学任务,并增进学生与语文内容的距离。

例如:在《荷塘月色》内容中,针对本课教学特点,教师将文章中描绘的荷塘月色情境衍生出来,以此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如:教师以班级中的元素来搭建文章场景,并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有关问题。但是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不能游离于文章结构之外。在这一教学手段中,会增强学生在语文学习时的分析意识、理解能力,还会提升学生在职高时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形成一种轻松化、愉悦性的语文教学环境,与此同时,为提高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效果,教师要依据学生情况设置语文实践作业。比如:在课余时间内搜集“荷塘月色”的语文资料,以PPT、Word等形式汇报,有助于扎实学生职高阶段的语文基础。而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在这一实践活动中的进展,以至于解决学生可能出现整理方向错误等问题。

四、总结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在职高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已然成为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共识,那么教师就要选择适合学生情况的语文教学流程,以便维护学生在职高阶段的创新能力。和以往时期统一化的教学模式比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能符合学生在这一时期的语文学习情况,并进一步推行职高语文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胡云.刍议“大语文观”视野下的职高语文教学策略[J].读写算,2021(30):99-100.

[2]张自军.情境教学法在职高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路径探寻[J].课外语文,2021(27):74-76.

[3]任富军.构建高效课堂,增强职高语文教学效果[J].品位·经典,2021(17):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