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冶金企业与其他生产型企业不同,对设备的运行情况和使用要求较高。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直接影响整个生产工序的有效开展,也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为了提升冶金企业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应高度重视对冷轧机械设备的日常点检和维护。作为企业的设备管理人员,必须重视这项工作,制定全面有效的保养措施,加强设备操作制度的制定,明确相关岗位人员的职责,通过定期检修的方式加强操作人员对设备维修和保养意识,降低机械设备故障率。不仅要保证在线设备良好运行,还应保障相关备件的管理和维护,提升冶金企业的生产安全,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1钢铁企业设备维护特点分析
1.1时效性
钢铁企业设备对于企业产能的影响十分显著,设备维护意味着设备要暂停运行。而设备暂停运行,势必会对钢铁企业的生产效率产生影响。因而钢铁企业设备维护对于时间有比较高的要求。钢铁企业设备维护的时间要求具体体现在设备维护的及时性、周期性、规律性与实效性等几个方面。设备维护工作开展中,维护工作人员需要根据上述特点制定详尽的设备维护计划,充分明确设备维护中的各项技术要点与注意事项,严格按照设备维护质量标准开展维护。同时,每一次设备维护活动都需要形成明确的记录,记录信息包括维护设备时间与设备类型等一切设备维护相关的信息。由此保证企业设备维护工作中的各项要求充分落实,保证工作时效。
1.2专业性
钢铁产业作为工业领域发展的重点产业,技术革新的脚步从未停止,不断有新工艺、新技术应用于钢铁企业的生产经营当中。因此,目前钢铁企业引进的生产设备都有着极高的技术含量,每一台设备的维护维护对于维护人员的技术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除此之外,钢铁企业设备维护作业中,还要求维护人员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能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以便让自身的专业能力得到充分地发挥,保证维护工作效率。为加强钢铁企业设备维护的专业性,钢铁企业在设备维护人员队伍建设、先进维护技术引进等领域投入了大量资源,对于钢铁企业而言,设备维护工作的专业性是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1.3风险性
钢铁产品加工冶炼需要在高温高压环境中进行,企业生产活动本身就有着极大的安全隐患。钢铁企业设备维护工作同样需要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进行,因而钢铁企业设备维护工作开展也有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另外,在实际工作中,设备维护作业经常会出现交叉作业的情况。企业为了提高设备维护效率,尽快恢复生产,会选择同时开展多项维护作业活动,这样就会导致在同一个作业区域内,不同的设备维护单位同时开展焊接、高空、设备部件运输等作业项目,有时在设备维护区域内,还会存放部分煤气及危险化学品。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钢铁企业设备维护工作面临着更大的风险,作业过程中人员伤亡事故发生概率急剧升高。
2冶金设备维修保养标准化措施
2.1科学管理冶金设备设备
(1)润滑管理。冶金企业生产时,员工需要注重润滑管理。在冶金生产中很多的机械设备都会使用到润滑剂。机械设备在生产运行中受到外界因素或长时间运行的影响,容易出现磨损的情况。为了改善机械磨损问题,需要使用润滑剂。因此,在进行润滑管理时,员工必须正确选择润滑油,并根据机械内部的实际情况来确定选择哪种润滑油,以确保机械设备的工作状态正常和安全。考虑到润滑油的种类较多,所以在具体使用时,也必须关注其储存情况,以避免由于混放润滑油而造成不良情况。冶金企业管理人员还需招聘专门的机械设备保养人员,采用合理的分组管理,以保证设备润滑油储存的稳定性,并将设备润滑油放置在相应的容器内。在对机械设备润滑剂展开管理时,需要按照相关润滑剂制度进行,涉及到的信息包括机械油箱的存油量计算、设备换油时间和设备的润滑卡片等。(2)防腐管理。鉴于冷轧生产设备容易受运行环境和生产辅料的影响,极易出现腐蚀问题。为了确保冶金设备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从生产角度出发,必须定期进行防腐处理。在具体实施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做好相关机械设备的采购管理工作。对于冶金企业的设备采购而言,都应按照产品使用酸碱情况的要求确定机械设备的防腐要求,并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避免出现各种腐蚀问题。其次,要做好冶金设备设备的管理工作。钢铁企业属于特殊的生产加工企业,应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并全面检查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是否存在腐蚀情况,根据检查结果制定相关的点检周期,避免影响冶金企业的生产运行。在进行冷轧设备的防腐蚀管理工作时,管理人员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例如在机械设计、制造和生产环节上。对于机械设计环节来说,工作人员需要选取适当的耐腐蚀性能物料,并根据生产情况确定设备抗腐蚀设计强度。
2.2合理采用保养技术
冶金机械设备通常采用大保养与小保养结合的管理操作流程。大保养指的是每年定期进行一次保养,小保养指的是每月定期保养和检修维护。在制定相关设备检修维护体系时,首先以月为单位,制定相关维护措施。对于冷轧生产设备,技术人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全面评估设备性能,并记录评估结果以生成相应报告。对于需要清理的设备,要制定清理周期标准。接下来是以年为周期的各类设备保养维护,主要是每年对冶金设备设备的损耗情况和关键部件进行全面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采取有效的维护方案,并进行设备维修。最后是以天为单位的检修体系制定。根据设备生产运行情况和参数变化,定期开展相关维护保养,这种工作可以作为设备的日常点检。由于冷轧生产设备类型较多,每天都应定期维护,由专业管理人员在固定时间进行设备性能检测,高度重视在线设备的生产运行情况。通过日常保养和维护,可以有效避免各类故障问题,及时发现并处理一些不必要的设备故障,也能减小后期生产设备维护保养的工作量。(1)定期维护。例行性养护指的是每天进行的养护工作。具体工作内容是维修人员对冶金设备设备进行详细的例行保养工作。定期维修是一项复杂、精细的工作,在具体操作中需要对每个环节进行详细检查,不能有任何疏忽。(2)一级保养。在养护冷轧设备的过程中,除了定期养护措施之外,还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一级养护工作,也称为月度养护。通常这种保养工作会在设备工作期间进行。在进行一级养护时,工作人员应该严格按照维修结合操作为主的基本原则,使用科学合理的养护过程评估和检验设备保养,并需由专门人员详细记录,以确保设备养护工作的科学性。(3)二次保养。冶金设备等设备还可以进行二次保养,一般间隔时间为一年,也称为年度保养。相对于一级保养而言,二次保养主要配合操作设备养护。其主要问题是解决设备中存在的较大安全隐患,包括各种损坏和磨损现象。这种保养操作主要根据机械设备每年的工作要求定期展开,在设备进行二次维护时,操作人员应对设备的相关清理部件进行清理,并及时更换设备相关油液。
2.3完备管理制度
对于冶金生产企业而言,设备管理部门应不断完善设备管理制度,检修部门也应建立相关的检修维护标准。各类规章制度的建立旨在规范员工的行为,同时要设置相关奖惩和考核机制。在制度约束下,管理人员会更认真地完成日常工作。维护人员为了获得奖励、避免惩罚,会主动研究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设备操作要求,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积极发现和解决设备运行中的隐患,严格执行岗位工作要求。钢铁企业生产系统包括多个运行部门和配套生产辅助车间,还有大量的生产准备车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生产体系停工。因此,设备管理部门必须定期进行设备检修和维护,及时排除各类设备故障,并定期更换易损件。如果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发现设备老化或严重损耗,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安排合理时间进行检修和更换,以免影响生产。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使用的影响,许多冶金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故障,有的故障是人为失误造成的,有的是由于环境或磨损造成的。设备故障如不及时处理,会引起更严重的故障,金属设备缩短使用寿命的故障主要影响齿轮和轴承,部分工程也会出现故障。它们严重影响设备的性能。因此,专家在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时,可以对一些违规行为进行排查,并记录解决要点,从而提高违规行为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林伟,张志鹏.冶金机械设备运行系统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J].世界有色金属,2020,(4):42-44.
[2]董壮.冶金机械设备安装运行故障诊断方法研究[J].中国金属通报,2021,(10):297-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