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肝癌骨转移瘤应用单次放疗与多次放疗对癌痛,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彭秋霞

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空港医院,四川省成都市,610200

摘要: 目的:探析肝癌骨转移瘤应用单次放疗与多次放疗对癌痛,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50例肝癌骨转移瘤患者,均在2020年05月-2023年05月期间入416医院治疗。根据放疗方式进行分组,28例予以多次放疗者归入参比组,22例予以单次放疗者归入实践组。比较各组的癌痛程度、生活质量、放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相较于参比组而言,治疗后实践组的癌痛程度更低,生活质量与放疗依从性均更高(P<0.05),但并发症发生率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在为肝癌骨转移瘤患者治疗时,单次放疗与多次放疗均可发挥治疗效果,但前者能够减轻患者癌痛程度,提升生活质量与放疗依从性,且安全性较好,值得借鉴。
关键词: 肝癌;骨转移瘤;单次放疗;生活质量
DOI:10.12721/ccn.2023.15709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肝癌是一种发生在肝脏的恶性肿瘤,早期可无不适症状,随病情不断加重,晚期产生肝区疼痛、体温升高、乏力等现象,如未积极治疗,严重者可向远处转移,并发骨转移瘤,病死风险较高[1]。对于此类患者而言,放疗是一种常用治疗方式,可有效消除局部病灶,控制患者病情进展,延长患者生命,但不同次数放疗可产生不同的效果,且对患者身体损害的影响不同。本文通过选取2020年05月-2023年05月期间416医院收治的肝癌骨转移瘤患者50例展开分析,探讨其应用单次放疗与多次放疗对癌痛,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20.05-2023.05期间416医院收治的肝癌骨转移瘤患者中选取50例进行分析。按放疗方式分组,即参比组(多次放疗,n=28)与实践组(单次放疗,n=22)。参比组:男/女=18/10,均数年龄(57.26±4.98)岁,最高者70岁,最低者44岁;均数体重(62.39±5.11)kg,最高者78kg,最低者47kg;转移部位:胸椎/腰椎/肋骨=16/10/2。实践组:男/女=14/8,均数年龄(56.84±5.11)岁,最高者69岁,最低者45岁;均数体重(62.63±4.92)kg,最高者79kg,最低者46kg;转移部位:胸椎/腰椎/肋骨=12/9/1。比较各组的基本信息,未见较大差异(P>0.05)。

1.2 纳入与筛除条件

纳入条件:①满足肝癌诊断依据;②存在骨转移;③在告知同意书上签名;④基本信息完备。

筛除条件:①身患其他癌症;②认知障碍;③凝血障碍;④不耐受放疗;⑤拒绝配合治疗。

1.3 方法

实践组22例:予以单次放疗,详细内容如下:指导患者维持适宜体位,利用64排螺旋CT扫描仪为患者进行扫描检查,定位具体病灶,了解骨转移程度,并制定科学的放疗方案;放射剂量为8Gy,且照射治疗一次;使用生产厂家为深圳海王药业有限公司的注射用唑来膦酸(国药准字H20041957,规格:4mg)治疗,用药剂量为每次4mg,静滴用药,每三周进行一次,共治疗3次。参比组28例:予以多次放疗,详细内容如下:放射剂量为30Gy/10f,分为两周进行,从周一至周五持续放疗治疗,具体的放疗部位与唑来膦酸用药情况同前组一致。注意各组纳入者均需严格遵医嘱进行放疗和用药,确保治疗效果,同时做好并发症防护,维护患者生命安全。

1.4 观察指标

①评估各组的癌痛程度、生活质量,前者参考VAS量表的标准,得分区间0-10分,且越高癌痛越重;后者参考QOL量表的标准,得分区间0-60分,且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②评价各组的放疗依从性,参考李克特量表的标准,得分区间1-5分,≤3分不依从,反之依从。放疗依从性(%)=(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③统计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共涉及白细胞计数降低、食欲下降、呕吐、皮肤瘙痒四种并发症,发生率为几者占比相加总和。

1.5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5.0软件包进行各组数据的分析处理,对癌痛程度此类数据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执行t检验;对并发症发生率此类数据使用(n%)表示,执行X2检验。比较各组的研究数据,可见较大差异(P<0.05)。

2. 结果

2.1 比较各组的癌痛程度、生活质量

治疗后,实践组的癌痛程度低于参比组,且生活质量较高(P<0.05),如表1。

表1  各组的癌痛程度、生活质量对比(x̄±s)

1.png2.2 比较各组的放疗依从性

治疗后,从放疗依从性进行分析,实践组与参比组依次为95.45%与71.43%。各组对比后,实践组高于参比组,且X2值为4.8182,P值为0.0281(P<0.05)。

2.3 比较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

治疗后,实践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参比组,但未见较大差异(P>0.05),如表2。

表2  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2.png3. 讨论

肝癌是一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疾病,当其进展至晚期,可产生骨转移瘤,一定程度上增加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风险,加速病情进展,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2]。在临床上,放疗较为多用,具有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创伤性小的优势。此法主要是借助放射线,加快肿瘤细胞凋亡,消灭和根治局部肿瘤的原发灶及转移灶,以此保留器官功能,延续患者寿命。以往的多次放疗治疗虽可发挥治疗效果,但远期控制效果不理想,肿瘤易复发,且进行多次治疗会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不利于身心健康恢复。而单次放疗治疗可有效减少放疗次数,通过一次大剂量放疗尽可能有效处理病灶,控制病情进展,同时,还可减少多次放疗的不便,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损伤,远期疗效较好,患者易于接受。本研究表明,实践组治疗后的癌痛程度低于参比组,且生活质量及放疗依从性更高(P<0.05)。二组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未见较大差异(P>0.05)。由此说明,相较于多次放疗而言,单次放疗也可发挥较高的治疗效果,控制患者癌病疼痛情况,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未增加并发症,安全性较好,适用范围较广。

总而言之,为研究疾病患者应用单次放疗的治疗效果较好,能够降低患者癌痛程度,增强放疗依从性,维持良好生活质量,建议使用。但此研究涉及样本数量有限,建议日后研究时扩大样本量,进行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