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CRF)指不同肾脏疾病进一步发展导致肾功能逐渐衰竭,以乏力、水肿、电解质紊乱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研究显示,我国慢性肾病中18岁以上人群已占10.8%,且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慢性肾病患者逐年上升,其中80%以上慢性肾病会转化为CRF[2]。目前CRF的治疗方式主要以治疗并发症、血液透析、生活习惯改善等,但存在治疗时间长、预后差等问题。循证护理(EBN)是在循证实践的基础上,将最佳护理实践、临床专业研究和患者需求相结合,以指导护理人员做出最优护理决策的一种护理模式[3]。本研究通过分析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循证护理来改善CRF患者的心理及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住于我院肾脏内科的70例CRF患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相关标准
(1)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为18~60岁;②符合CRF的诊断标准[4];③入院时未进行透析治疗;④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配合度高。
(2)排除标准:①需紧急血液透析治疗者;②合并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③神志异常或无法配合治疗者。
1.3 护理分组干预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35例入院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如下:对患者进行疾病和平素饮食的健康宣教指导,辅助患者进行各项检查,指导用药,检测生命体征,遵医嘱级别予以护理。
1.3.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成立循证护理小组
循证小组由科室所有医护参与,由护士长任组长,由专业人员对组内成员进行循证护理培训,主要包括CRF相关内容、循证护理知识和患者沟通技巧等;
(2)提出循证问题
对科室CRF以往护理中问题进行总结,循证小组开会探讨,主要包括患者日常行为、睡眠问题和心理问题等。
(3)查找循证支持
通过检索CNKI数据库,筛查与本次提出问题相关的研究内容,对检索内容进行二次筛选,检索出最具科学性的循证医学证据,对相关方法进行评估,并结合患者实际制定护理方案。
(4)临床循证应用
主要包括:①指导患者如何预防并发症,进行健康宣教;②告知患者严格控制盐的摄入量,合理摄入优质蛋白;③加强沟通,关注患者心理变化;④指导患者遵医嘱按时服药,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1.3观察指标
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测定,比较并统计两组的患者的量表评分情况。
1.5 统计方法
运用SPSS26.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受试者一般资料比较(x̄±s)
2.2 护理前后两组SAS、SDS评分比较
通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表2 两组SAS、SDS评分比较(x̄±s,分)
2.3 护理前后两组SF-36评分比较
观察组的SF-36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3。
表3 两组SF-36评分比较(x̄±s,分)
3 讨论
CRF是肾功能进行性减退后的最终结局,其病理表现主要为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研究表明[5],肾脏血流动力、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肾小管间质的改变等因素与CRF的发病密切相关。目前对CRF治疗方法主要是控制血压、肾脏替代及调理尿蛋白等方法,配合生活方式干预[6]。药物和调节生活方式是治疗CRF的主要方法,而除了给予常规治疗方案外,护理干预方式也是极为重要的。
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将护理经验与相关科研结论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同时在护理过程中将患者的心理、生理护理相结合,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循证护理自引进国内,经过临床的不断验证,促进了护理实践的变革。循证护理重视最新科研证据与专业护理知识及患者病情相结合,并提出护士个体在做出临床决策时应具备检索、评估和使用研究证据的知识与技能,积极地面对临床情况,以增加整个护理工作的严谨性和自主性。本研究中,观察组在焦虑、抑郁自评结果中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在生理、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等方面也有显著的进步,表明优质的护理服务能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总之,对CRF患者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改善病人的精神健康和生理功能,值得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伶慧.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护理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33):8-9.
[2] 汪海燕,张东敬,刘淑珍.护理营养干预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饮食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05):90-93.
[3] 邓俊,李晶,陶珍晖,等.应用循证护理持续改善护理质量[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22,29(01):63-65.
[4] 陈香美,倪兆慧,刘玉宁,等.慢性肾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J].河北中医,2016,38(02):313-317.
[5] 何剑川.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扶正化瘀降浊通络方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机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21.
杜丽,祖明辉.个体化饮食指导对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钙磷代谢及血糖管理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8,22(11):2206-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