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传统控制技术相比,可编程控制器本身集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通信技术为一体,依托可编程控制器自身设备,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电气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还能有效降低周围因素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正常运行造成的不利影响,提升电气控制调试作业的精准度,希望可以为相关行业发展提供帮助。
1可编程控制器概述
可编程控制器本身作为一种专门应用于工业生产环境的控制器,采用先进的电子系统,可以实现高效数字运算操作。除此之外,可编程控制器所应用的储存器本身具有可编制程序特点,工业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生产需求编制执行存储逻辑程序,根据生产状况调整控制顺序。同时,可编程控制器兼具云端算数、计数、定时等功能,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可编程控制器投入使用之后,主要通过模拟输入口、输出口数据的方式控制机械设备开展生产工作。可以满足现场控制需求。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又被称之为PLC,其能够有效满足人们对工业生产控制工作的需求。另外,作为新型工业控制装置,可编程控制器可以满足小批量、多类型产品生产需求,与现场控制接口连接在一起,通过控制现场输出接口电路的方式输出控制信息,现场机械设备执行部件接收到控制信号后,会根据执行完成相应的生产工作,从而达到现场控制机械设备生产的目的。另外,可编程控制器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单元、通信接口、存储器、输出输入接口、电源等,其本身具有硬件配备较为齐全、适应性较强、功能性较为完善的特点,可以有效减少继电器运行过程中的不良接触,具有易学易用、易改造、体积小的优势,可以满足工业企业多样化生产需求。
2可编程控制器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应用的优势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过程中,可编程控制器发挥着关键作用,与单片机控制、继电器相比,可编程控制器本身更具优势,其的应用成本更为低廉,投入使用之后所消耗的能源更低。除此之外,与继电器相比,可编程控制器主要采用多种控制方式,其可以根据生产需求同时控制多台设备,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错误现象的概率,还能扩大控制范围。另外,可编程控制器本身就可以根据控制工作难度,操作可以根据不同生产需求编制程序,不仅能够满足多种产品生产需求,还能降低生产成本。可编程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需求不断升级,以期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工业发展需求。
3可编程控制器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实际应用
3.1集中式控制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过程中,运用可编程控制器可以实现集中式控制,充分发挥控制器本身的监视作用,集中控制多个联动设备,实时掌握这些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为后续生产工作开展奠定基础。除此之外,可编程控制器可以基于中央集中式控制系统,建立计算机控制作业系统,高效连通各个装置,操作人员可以通过中央可编程控制器控制设备开展生产操作。集中式控制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可编程控制器的运行成本,简化可编程控制操作流程。
3.2分散式控制系统
可编程控制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采用分散式控制系统,其可以分散控制不同的机械设备,并为每个控制对象配备对象的可编程控制器,这种控制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实现多台机械设备生产联动,还能提升控制工作的精准度,快速传达控制信号,各个控制对象均可以通过可编程控制器下达控制指令。但是,这种控制方式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旦某一台可编程控制器出现故障的情况,那么其他控制器的正常运行就会受到影响。另外,分散控制系统还可以满足电气控制系统底层控制需求,通过网络通信方式连接底层机械设备,从而快速完成底层控制任务。
3.3运动控制
作为可编程控制器的重要特点,运动控制主要是指下达控制指令,要求被控制对象进行圆周、直线等运动,整个运动过程中,可编程控制器均可以实现控制作业。除此之外,要想实现运动控制,可编程控制器需要装载专用运动控制模块,其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控制信号传输的效率,还能实时掌握机械设备运行状况。另外,可编程控制器运动控制本身主要采用多轴控制、伺服单轴控制等,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电气控制系统运行的水平,还能降低其运行期间出现故障现象的概率。
3.4数据处理的应用
PLC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具备数据传送、数据转换、数字运算、查表、排序及操作等功能,并完成对数据的采集、分析与处理。这些数据可以与存储于存储器中的数据同时具备参考价值,并完成控制操作。另外,这些数据也可以通过通信功能的实现而传输到智能装置中,或者打印成表。目前数据处理多应用于大型控制系统中,如过程控制系统、柔性制造系统等。
3.5开关量逻辑控制分析
开关量逻辑控制是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可编程控制器在电气控制领域中的最显著应用形式。从电气控制研究领域角度上来说,可编程控制器支持下的开关量逻辑控制有效替代了传统意义上的继电器电路控制方式,同时也能够兼顾实现电气控制线路的逻辑控制与顺序控制。换句话来说,开关量逻辑控制装置既能够适用于电气控制系统单台设备控制作业,同时也适用于电气控制系统自动化流水线作业当中。
3.6闭环控制运用
闭环控制是工业生产当中泵类设备运行的重要控制手段,因为此类设备的运行必须在密封条件下才能发挥能效,但在早期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当中,其对于闭环控制的形式为分布式,即针对每一个泵类设备都需要设置相应的硬件设备,而泵类设备在工业生产领域当中十分常见,所以导致硬件设备数量繁多,这不但造成了巨大的建设成本,还说明其控制流程存在繁琐的问题。在PLC技术运用当中,介于此项技术的储存功能,能够与所有泵类设备连接,同时将每个设备的闭环运行数据集成发送到储存库内,此时当任意设备出现了闭环不良的问题,PLC技术系统都会及时得到反馈。此外,PLC技术在闭环电气自动化控制当中,还具有分析闭环运行数据的功能表现,例如针对动力泵压力参数、运行时间,PLC技术可以自动分析得出该设备是否存在高负荷、超负荷问题,如果存在将根据编程逻辑进行管理。
4总结
可编程控制器本身具有可靠性、稳定性较高的优势,与其他控制设备相比,可编程控制器的价格更为低廉。因此,相关部门可以将可编程控制器运用至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内部,充分发挥可编程控制器的作用,提升电气控制效率,高效处理模拟量指标,不仅能够集中控制设备,还能有效降低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消耗的能源,促进相关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立志.电气自动化设备中PLC控制系统的应用分析[J].电脑乐园,2020(11):1.
[2]赵佳.浅析PLC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J].环球市场,2020(2).3.
[3]李海芹.电气自动化设备中PLC控制系统的应用[J].湖北农机化,2020(12).8
[4]付海龙,于松.天车电气控制系统中PLC可编程控制器的运用[J].2021,010(005).107-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