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多个国家也相继发现了此类病例[1]。2020年02月0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定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英文简称“NCP”[2]。2020年02月11日WHO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正式命名为“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同时宣布病毒的英文名为(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3]。由于该病毒是全新病毒,不为人所了解,具有强传染性,其感染患者为主要传染源,感染多累及肺部,大多会出现周身发热、咳嗽等病症,加上此时正处于肺部慢性疾病(如COPD、支气管哮喘等)、呼吸道感染等的高发季[4],这就使医务人员对其的鉴别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呼吸科住院患者不仅要忍受自身疾病的痛苦,还要随时面临可能被隔离、乃至在住院治疗期间受到感染的担忧。为了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对我院呼吸内科2020年02月—2020年03月住院患者进行了心理卫生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研究组:为2020年02月01日—2020年03月20日在我院呼吸科住院的自愿参加该研究的患者,共39人,其中男性19人,女性20人,年龄42±19岁。所有患者均不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疑似病例及确诊病例的诊断标准,均意识清晰,无心理疾病及精神病史。对照组:中国正常成人常模[5]。共回收调查表39份,有效调查表37份,有效回收率为95%。
1.2 方法 采用:
(1)抑郁评分量表(SDS)。计算方法:标准T分(四舍五入取整数)=原始总分×1.25。具体标准见表1。
表1 抑郁评分量表(SDS)具体标准
(2)焦虑自评量表(SAS)。计算方法:标准T分(四舍五入取整数)=原始总分×1.25。具体标准见表2。
表2 焦虑自评量表(SAS)具体标准
(3)症状自评量表(SCL-90)。共10 个因子。每个因子的因子分越高说明患者在该因子的症状越重、心理健康状况越差[5]。
由研究者向被测试者说明本次研究的性质、意义,填写问卷的方法及注意的问题,并规定被测试者需按照自己近1周的真实感受当场作出独立的、不受外界影响的自我评定。一般评定约30min。全部问卷均为测试者自填,且不填写姓名。
1.3 统计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展开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 SCL-90结果与全国常模相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SAS测评结果
本组37例呼吸科住院患者中,27例(75%)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情况,其中男性11例,女性16例。年龄小于50岁共26例,其中18例(69%)出现焦虑情况,年龄在50至70岁之间共9例,其中7例(78%)出现焦虑情况,年龄大于70岁患者共2例,均出现焦虑情况。参加该项调查的呼吸科住院患者焦虑情况见表3。
表3 呼吸科住院患者焦虑状况(例(%))
2.2 SDS测评结果
本组37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25例(68%)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情况,其中男性9例,女性16例。年龄小于50岁共26例,其中16例(62%)出现抑郁情况,年龄在50至70岁之间共9例,其中7例(78%)出现抑郁情况,年龄大于70岁患者共2例,均出现抑郁情况。参加该项调查的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抑郁情况见表4。
表4 呼吸科住院患者抑郁状况(例(%))
2.3 SCL-90各因子评分
本组37例呼吸科住院患者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等9个因子,其因子分均高于成人常模,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尤其是在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等因子,两者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参加该项调查的呼吸科住院患者SCL-90各因子分见表5。
表5 呼吸科住院患者SCL-90各因子评分(`x±s)
3 讨论
3.1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呼吸科住院患者中,女性患者(共20例)伴发焦虑(16例,占80%)、抑郁(16例,占80%)比男性患者(共16例,其中焦虑11例,占65%,抑郁9例,占53%)高;随着年龄增长,越易产生焦虑、抑郁。SCL-90结果显示,呼吸科住院患者除强迫症状外,其余8各因子均高于正常成人常模,说明疫情期间呼吸科住院患者存在心理问题。
3.2 原因的分析:新冠肺炎疫情是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涉及到普通民众,对于住院患者亦是如此,尤其是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对病毒由不了解发展到多种多样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如焦虑、恐惧等。
3.2.1 发病时期特殊。大部分COVID-19患者有发热咳嗽的症状,其传染性强,广泛传播。另外冬春季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及慢性呼吸道疾病发作,故再此疫情期间患病,患者会对自身状况更加敏感和担心,如担心现在自己的症状是否与新冠肺炎有关、自己能否被治愈等。中老年人,尤其是有肺部基础疾病的患者,他们本身受基础疾病折磨,存在烦躁、恐惧、悲观等心理特点,因其感染SARS-COV-2后易发展为危重患者,这更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更易产生焦虑、抑郁。
3.2.2 住院环境特殊。自疫情发生以来,各省相继启动了一级应急响应,全国民众进入紧张状态[6];呼吸科住院患者单人单间治疗、对住院患者各种活动的限制等等,这是以往患者住院从未体验过的,也就使得患者的压抑和束缚感增加,极易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
3.2.3 过多的媒体暴露会导致患者的不良心理问题,尤其是呼吸内科住院患者,随着疫情的发展及人们对自身疾病和社会环境的担忧,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不适,而在高强度的媒体暴露中获取的信息真实及准确性不一,有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焦虑情绪甚至引发抑郁[7]。
3.2.4 以往文献报道,女性发生焦虑和抑郁比率较男性高,这可能与男性和女性的脑结构功能差异有关[8]。
3.3 应对策略
2020年1月27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建议我们进行与COVID-19相关的宣传教育,指导患者积极主动应对,消除其自身恐惧,使患者学会科学防范。因此医务人员对于呼吸科住院患者应密切观察其心理动向,加强心理疏导,尤其是女性及老年患者,特别是其中存在肺部基础疾病的患者,进行早期心理筛查,对未产生不良心理问题的患者进行预防,对已产生不良心理问题的患者进行早期的干预;加强对呼吸内科患者进行新冠肺炎知识的科普教育,引导患者正确认识新冠肺炎,提高患者对COVID-19的认识及相关防护知识的掌握;建议患者选择官方信息进行阅读,减少可信度不高的媒体暴露,且建议患者阅读时间不宜过长;适当改善病房环境,为患者营造一个干净、舒服的环境,使患者形成一种健康、积极、乐观的心态,使患者能够更好的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
4 结语
呼吸科住院患者,特别是存在肺部基础疾病的患者,本身存在不同程度的基础心理问题,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其造成更大的影响。因此医务人员应早期发现并给与早期干预,努力打赢这场新冠肺炎疫情的心理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103号[EB/OL](2020-02-05)[2020-02-09][2]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暂命名事宜的通知 [R/OL].(2020-2)[2020-2-8].
[3] 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总干事在2020年2月11日举办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媒体通报会上的讲话[R/OL].(2020-2)[2020-02-11].
[4] 刘卫刚,李惠利,陆云,等.2006—2014年某医院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季节变动特点及趋势[J].中国医院统计,2016,23(1):66-67.
[5] 吴文源,金华,张明园.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12(5):260-263.
[6] 姚璜,杨胜力,魏守荣.新形势下应对新型冠状病毒,防控为首[J/OL].医药导报:1-9[2020-02-12].
[7] 王一,高俊岭,陈浩.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众媒体暴露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复旦学报(医学版),2020,03,47(2):174-179.
[8] MAUNDER R,HUNTER J,VINCENT L,et al.The immediate psychological and occupational impact of the 2003 SARS outbreak in a teaching hospital[J].CMAJ,2003,168(10):1245-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