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当代大学生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重要性探究

贾继光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摘要: 集体主义价值观对于当代青年大学生具有深刻意义,不仅在于培育个人的道德责任,还在于发展集体事业,大力搞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需要。本文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必要性和主体性,力图寻求增强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 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高校;辅导员
DOI:10.12721/ccn.2025.15744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在继承无产阶级集体主义观念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关系和个人与集体辩证关系的科学反映,既肯定个人利益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又强调集体利益的优先性和首要性,主张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结合。因此,集体主义价值观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伦理基础和秩序的支撑,对于促进当代大学生学会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关系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一)当代大学生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必要性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个体主体自觉是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公正意识等一切现代意识产生的基础,渗透了大学生集体观、义利观、人生观等等。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既要发展个体的主体意识,又要防止个人主义恶性膨胀和利己主义极端扩张。加强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有助于使大学生在现代化过程中重建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得到和谐统一,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证。这还将激发当代大学生的民族归属感和认同感,树立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以昂扬的精神状态,不断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此外,高校的教育目标是立德树人。当代大学生作为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我国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他们的能力和素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兴衰。高校作为系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阵地,对于树立大学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具有责无旁贷的使命和责任。一方面,通过树立大学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高校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从而为学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能使大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确立集体主义观念,自觉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为规范,使集体主义价值观内化为其基本素质和品德。另一方面,加强大学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能使高校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的分工也越来越细。很多企业和单位越来越注重员工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其竞争协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简言之,高校通过加强大学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有用之才,从而使高校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二)当代大学生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主体性

当代大学生,作为道德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得到相应的发展。其所具有的判断能力、选择能力已经足够其塑造正确的价值观。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在网络信息化大发展的潮流中,自觉的筛选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正确的价值观,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规避不良的宣传利己主义等观点的信息。一味地依靠教育者进行思想教育是不够的,大学生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自我教育中进行自我批评、自我修正和自我监督,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自我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

同时,要注重处理好大学生个性发展和坚持集体主义的关系。一方面,要充分尊重和发展个性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和目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发展,不能离开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开拓精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总结和概括了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伟大创造作用和主体地位,充分反映和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诉求,进一步明确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目标。所以,我们必须尊重个性,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而当代大学生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力量,其个性的发展更显得重要。另一方面,个性发展只有以集体利益为基础和归宿,才具有真正的价值。当代大学生在为了满足自身需求发展个性的同时要协调好与集体的关系,促进个人和集体共同进步。

(三)培育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的途径

首先,当代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的教育应该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宣扬集体主义价值观一直是贯穿于中华传统文化发展之中,为当今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当代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让大学生们能积极主动学习传统文化,从而渐渐渗透其中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念。

其次,强化高校辅导员和教师的集体主义观念,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要做好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工作,必须加强对高校辅导员的培养和职前培训,使其具有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这样才会对自己的学生起到一个好的积极的引导作用。辅导员要积极引导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且要完善日常管理工作,增加与学生相处的机会。学校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起来,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学习最新的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使学生可以真正的理解集体主义。

最后,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开展一系列社团活动,使大学生磨练意志,锻炼各种能力,且增强竞争意识以及集体荣誉感。又或者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除了在校内组织以上活动外,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出游踏青、野炊等,在活动中让同学们自由分组进行比赛,考验学生们的分工合作能力与动手能力,更好的完成活动中的目标,从而进一步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增强其集体荣誉感。

总之,青年强则国强,当代大学生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对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也应该在坚持集体主义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和发展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培养其创新能力,使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