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建模素养培养策略

何军健

广东省茂名市崇文学校,525000

摘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为目标的“数学建模能力”。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只有抛弃“考试”的思想与方式。只有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素质的需求,进行灵活的课堂授课,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文章重点就目前初中生的数学建模学习现状进行了剖析,并根据这些问题的具体影响因子,给出了有针对性的数学建模的训练途径。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数学;建模素养;培养路径
DOI:10.12721/ccn.2023.15701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在初中的数学基础上,要从“知识”“思维”“方法”“技能”四个方面进行。通过在“能力”等层次上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深入的知识系统建设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习和思考,从而逐渐地提高自己的数学综合素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把数学建模化的思想和方法运用到课堂中去,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使他们在抽象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同时,从多个方面来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一、初中数学建模能力培养面临的困境

(一)论数学建模的教学中的不足

从数学建模的涵义出发,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建模的过程中,应从学生对建模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真实情况进行分析,注重对真实问题的数学化和建模化。但是在目前的初中数学课上,老师们基本都是根据课本来进行的。而现有的数学教科书缺少典型的数学建模问题,大多是对建模进行了简化处理。这样的话,就不能把一个问题从一个已经存在的普遍问题中提炼,也就不能完成对一个问题的研究。此外,初中数学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忽略了利用课余的数学建模来进行学习,把学习的重心放在了基础理论的传授上,缺少了对数学建模进行扎实的培养。这说明了数学建模的教学内容有其自身的缺陷,使得其在课堂上的教学质量不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数学建模的能力。

(二)数学建模的学习问题

首先,数学建模的教育模式落后,落后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强化数学建模教学,培养和发展数学建模技能,是新课改下数学建模教学的一种必然需求。但是在现实的数学课堂中,由于受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的限制,导致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实践性的培养。长期以来,由于受常规的教学方式制约,使学生很难有明确的思维方式,被局限于结构化的梯级建模,很难真正地提升自己的数学建模水平。

其次,初中数学老师的职业素质较差。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上所起的作用及其所具有的职业素养,是影响其课堂教学品质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初中数学建模的要求下,初中数学老师必须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解脱,具有开放的教学思想,提升自己的数学建模的教学水平,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然而,目前初中数学教师缺乏专门的辅导,导致数学建模的实施不能与课程的内容相适应,不能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不能运用数学建模思维来进行数学建模设计。因此,在此背景下,教师的素质较差,很难真正适应数学建模教育的需要,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数学建模水平。

第四,学生对数学建模有一定的难度。通过调研,大部分初中的数学建模和应用题往往混淆不清。这是由于初中生的数学基础较差,还处在初级阶段。在此背景下,初中生在进行数学建模设计时,往往被“套用”的思维模式所束缚,习惯性地借用老师所讲的方法和思维去进行问题的解析和解决。而当他们在学习中碰到一些比较困难的问题的时候,他们就不能给出一个比较适合他们的数学模式了。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建模素养培养策略

(一)对数模素质的深层理解

“数学建模”素质是当前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初中数学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数学建模知识的研究,深入理解其含义,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教育中去。首先要强化对新课标的理解,理解其涵义;数学建模对初中生来说并没有太大的需求,但初中是起步阶段,数学的概念比较模糊,所以老师们必须坚持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让初中和小学的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变得紧密起来。因此,初中数学老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之外,花一定的精力和精力来强化新的课程:“标准化”,使学生们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涵义。其次,要改变教育的方向。数学建模素养是数学与学生、社会交往的有机统一,是学生数学基础能力的重要内容。为此,初中数学老师在进行数学建模化的过程中,应该把数学建模融入到数学设计之中,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地提升自己的数学建模。三是由各中小学和地方教育局联合举办的数学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对数学建模的理解。第四,要组织初中数学老师开展课题研究,撰写论文,开展课题实验,使广大初中数学老师更好地理解其涵义。

(二)巩固对数理建模的认识

通过对初中生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初中阶段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差,缺少现实的生活体验,是影响其学习效果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加强学生数学建模的培养上,必须从这两个方面入手,逐步地加强其建模的技能。首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对基本的数学建模进行适当的补充。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把数学建模的概念融入到方程.不等式和函数中,对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至关重要。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要让孩子们对数学建模进行一定的了解,以巩固他们的数学建模能力。其次,指导同学们从日常生活初中学习到一些关于算术的知识。数学建模突出了数学与现实的关系,是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说,在建立数学建模的时候,应该把问题从现实问题中提取,然后利用所学到的数学理论去进行分析,最后,通过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式,来求解这个问题。因此,要提高初中生的数学建模水平,就必须将其与课本相联系,将其与生活问题相联系,使其更好地掌握。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建模的掌握,又可以让他们体会到与现实的关系,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以致用,从而丰富他们的生活阅历,为以后的数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数学建模的基本知识,在平时的课堂上,老师也要针对数学知识、认知能力等问题,对数学建模进行重构,并引导他们分组进行。鉴于目前学校的学生每天的学业负担很大,在课后的课余时间也很少,所以我们可以按照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法,每个月举办一次。这样可以促进他们对数学建模的认识,并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模式。

结语:

总之,纵观目前初中数学的教学状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建模的教学质量还不尽如人意,学生的建模水平较差,很难适应新的课程标准。因此,必须从师生两个方面入手,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入手,增强他们数学建模的基础知识,丰富数学建模的方法,以提高他们的数学建模能力。

参考文献

[1]许志杰核心素养 下初中数学培养学生建模能力的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1(27): 129.

[2]姚军核心素 养下初中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1(6):93.

[3]陈承权.初中数学课堂初中生 数学建模素养的落实研究[J]考试周刊, 2021(7):62.

[4] 毛红梅.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