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IS)的发生、发展多与各种脑血管病变相关,发病机制复杂,临床又称脑梗死,是导致脑死亡、脑残疾的首因[1-2]。神经内科护理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对患者的康复起着关键性作用。研究证实,临床风险预测模型作为一种科学工具,可为患者和医生提供直观的健康康复与行为干预方案,对疾病的临床诊治与康复均有益[3]。借此,本次研究探析本风险预测模型对IS患者依从性(遵义用药、生活方式)的影响,为脑卒中的临床诊治与复发的危险因素研究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报道如下所述: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首次确诊的IS患者154例作为研究对象。
观察组77例患者中男47例,女30例,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51.24±2.41)岁。 对照组77例患者中男48例,女29例,年龄44~74岁,平均年龄(51.39±2.28)岁。两组资料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康复干预。具体步骤如下:入组第1天:做好基本的入组宣教,积极、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完成入组护理评估,讲解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测注意事项。介绍IS常见病因、危险因素,指导其运用FAST或卒中120识别IS。入组第2~4天:对IS患者开展健康宣教,饮食、心理、生理护理,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抽烟、喝酒,等)。试验组:病情稳定期入组后2~4d开展第二次健康康复:根据文化程度、知识结构、对疾病的理解情况进行针对性宣教,通俗易懂的讲解,使其对IS复发的潜在高危因素与不良行为引起重视;三,入组后5~7d进行第三次健康宣教:针对IS复发的可控危险因素进行指导(遵义用药、健康生活,等),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服药,药物剂量、用法、疗程均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执行,了解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及时沟通,根据病情实时调整;定期监测血糖、血压,控制脂肪摄入量,戒烟、戒酒,定期进行适量的身体锻炼,调节生活、工作压力;四,第四次健康宣教:在受试者出院当天,即出院前开展第四次健康宣教,评估危险因素的控制情况(遵义用药、生活方式),鼓励出院后按时服药,定期进行用药咨询(电话或门诊),根据出院后病情的好转情况遵医用药,对尚未改正的不良生活习惯应了解其原因,鼓励、监督、劝导其改正,出院后适当开展健康锻炼,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正确行为控制IS复发,建立积极、乐观的康复信念。第五,出院随访:受试者出院后进行定期随访(每周五1次,时间:晚8:00,时长:20~30min/次),定期通过微信群发放IS相关知识(健康康复、饮食指导、康复训练,等),向患者讲解二级预防常用药干预(药物机制、药物剂量、服药时间,等),鼓励其在微信群中分享有利于IS康复的健康知识、方法与技巧,医护人员定期解答相关问题。随访时间:6个月。
1.3观察指标
自制脑卒中量表统计两组依从性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纳入SPSS25.0软件处理。服从正态分布的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频数(构成比)[n(%)]表示。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Means±SD)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所述,试验组个体化神经内科康复干预6个月后的依从性(生活方式、遵医用药)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依从性比较
注:组内治疗前后相比,*P<0.05,组间比较,#P<0.05。
3 讨论
脑卒中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的脑卒中可以导致患者猝死或长期昏迷,危及生命[4]。
通过本研究结果来看,试验组在实施基于个体化神经内科康复干预后6个月时,其整体的依从性(生活方式:戒烟,戒酒,脂肪摄入量控制,定期血压、血糖监测,身体锻炼与压力控制;遵医用药:血糖、血压、心血管、卒中的药物的服用情况)分值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提升,差异显著(P<0.05)。提示,针对IS患者的具体病情实施HBM的个体化神经内科康复干预能提升IS患者的生活方式依从性和遵医用药依从性。优势大致分以下几点:首先,基于IS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是在检索、筛选既往Meta分析及IS复发风险模型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研究的,最终筛选出9个危险因素(年龄,房颤,吸烟,饮酒、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TIA、Hhcy)和两个保护因素(规律运动、抗血栓治疗),样本量较大,抽样误差较小,可为IS复发的预防提供循证医学依据,与既往研究结果相近其次,结合HBM理论开展个体化神经内科康复,使IS患者树立了与疾病、健康相关的信念,通过行为改变建立了正确的疾病诊治、预防观念,IS复发风险认知度提高[5];加之本研究模型的预测效果良好,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支持,进而辅助医务人员采取相关预防措施。第三,通过模型计算IS患者的潜在复发风险因素,剔除相关高危因素,计算复发概率,让患者在了解疾病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神经内科康复,可提高IS患者的复发因素防控意识。
综上所述,基于个体化神经内科康复能显著的提升IS患者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编写组.《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概要.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20, 17(5): 272-281.
[2]杜娜娜,夏勇.个体化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的风险模型构建[J].山东医药,2022,62(22):54-57.
[3]]旷小羿,侯惠如.基于电子病历数据的风险预测模型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现状[J].护理学报,2020,27(16):21-24.
[4]刘岚予,贾晓静.缺血性脑卒中90d复发预测模型的构建[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22(06):779-783.
[5]周娟娟,王翠琴,朱胜康,等.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模型构建:基于五年的随访数据[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2,30(02):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