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预见性护理在老年眼科手术患者术中应用效果

黄玉露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530000

摘要: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老年眼科手术患者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在本院接受眼科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和观察组(预见性护理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术中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围术期消极积极情绪评分以及循环状态指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术中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同时,观察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循环状态指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老年眼科手术患者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术中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围术期心理状况以及循环状态指标。因此,预见性护理在老年眼科手术患者术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老年眼科手术;不良情绪
DOI:10.12721/ccn.2024.157064
基金资助:广西眼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编号:桂科AD19245193 )
文章地址: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眼科疾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多[1]。眼科手术作为治疗眼科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日益广泛[2]。然而,面对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并发症繁多以及心理压力巨大的现状,老年眼科手术患者的护理任务变得尤为艰巨。他们的复杂健康状况给手术和护理过程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使得手术风险和护理难度显著增加。因此,如何优化护理流程、提升护理质量,以及确保手术的高成功率,已经成为眼科护理领域亟待攻克的难题。预见性护理,作为一种前沿的护理理念,着重于在护理实践中预先洞察并评估患者可能遭遇的问题与风险。它通过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及时介入,旨在显著降低患者的护理风险,并显著提升整体护理效果。这种护理模式不仅体现了对患者全面关怀的理念,也展现了医疗护理领域对提升服务质量的不懈追求[3]。近年来,预见性护理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本研究旨在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老年眼科手术患者术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在本院接受眼科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60~89岁,平均(71.6±5.6)岁,其中白内障手术22例,青光眼手术11例,视网膜脱离手术4例,其他手术3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为60~86岁,平均(71.2±6.1)岁,其中白内障手术21例,青光眼手术10例,视网膜脱离手术5例,其他手术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方式、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年龄≥60岁;(2)诊断为眼科疾病需行手术治疗且无手术禁忌证;(3)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肺、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2)患有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无法配合完成研究。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宣教、术中配合、术后观察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术前评估: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并发症等,预测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和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2)术前宣教: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和手术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宣教方案,向患者详细解释手术过程、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不适和并发症等,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和配合度。

(3)术中配合:在手术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4)术后护理:术后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和护理,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同时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安慰,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

1.3评价指标

(1)术中依从性:通过术中患者配合情况、医生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评价。

(2)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价,包括服务态度、技术水平、护理效果等方面,患者可根据自身对整个手术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评价,满意程度包含十分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维度。

(3)围术期消极积极情绪评分:采用PANAS评分量表,标准包含两个独立的评分系列:10个消极评分条目和10个积极评分条目,每个条目的评分范围均为1至5分。此评分系统确保情绪表达的强烈程度与所给分值成正比,即评分越高,情绪表达越强烈。

1.4统计方法

选择SPSS 23.0软件处理所有数据。t:检验计量资料,就是(1741844290177688.png)。χ2:检验计数资料,就是[n(%)]。P<0.05则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的术中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的术中依从性为97.5%(39/40),高于对照组85.0%(34/40),对比差异显著(P<0.05)。

2.2两组的术中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术中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两组的术中护理满意度比较[n(%)]

截图1741844180.png2.3两组围术期的消极积极情绪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的消极积极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4,0.059,P>0.05),护理后(术后即刻)观察组的消极积极情绪评分好于对照组(t=6.168,6.636,P<0.05),见表2。

表2两组围术期的循环状态指标比较(x±s,分)

截图1741844192.png2.4两组围术期的循环状态指标比较

术前两组的循环状态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4,0.159,0.038,P>0.05),术后即刻观察组的循环状态指标好于对照组(t=7.642,6.871,6.670,P<0.05),见表4。

表4两组围术期的循环状态指标比较(x±s)

截图1741844215.png3讨论

在医学领域,老年患者一直是需要特别关注的群体,尤其是在眼科手术中[4]。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机体耐受力逐渐下降,心理承受能力也相对较低,同时对于手术和治疗的认知度可能不足,这些因素使得他们在面对眼科手术时,更容易产生应激反应[5]。而眼科手术,特别是局部麻醉手术,虽然患者在术中思维清晰,但无法视物的情况会进一步加剧他们的身心压力[6]。特别是老年患者的循环系统相对脆弱,术中循环状态的波动监测对于预防不良事件和确保手术安全至关重要。

在这样的背景下,预见性护理模式应运而生[7]。它强调在护理过程中采用预见性的处理方式,对潜在的护理问题进行主动防控,从而有效控制不良情况的发生[8]。预见性护理不仅仅是对患者当前状况的关注,更是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先判断,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9]。这种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升护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细致的护理服务[10]。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关于预见性护理模式在老年眼科手术中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这可能与眼科手术的特殊性以及老年患者的复杂性有关。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预见性护理与常规眼科术中护理在老年眼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通过对比研究发现,预见性护理在老年眼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首先,在术中依从性方面,预见性护理通过提前与患者沟通、解释手术过程以及可能出现的不适感,使患者对手术有了更加清晰地认识和准备,从而提高了他们的术中依从性。这种依从性的提高不仅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还能减少因患者不配合而引发的并发症。其次,在围术期的消极积极情绪评分方面,预见性护理也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11]。由于老年患者心理承受能力较低,面对手术时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而预见性护理通过提前进行心理疏导、情绪安抚等措施,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情绪评分。这种情绪状态的改善有助于患者在术中保持平静、放松的心态,减少因情绪波动而引发的应激反应。此外,在循环状态指标评估方面,预见性护理也取得了显著成效[12]。由于老年患者的循环系统相对脆弱,术中循环状态的波动监测对于预防不良事件至关重要。预见性护理通过提前评估患者的循环系统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以及术中实时监测等方式,有效减少了循环系统的波动幅度,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这种循环状态的稳定不仅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还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在老年眼科手术患者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术中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围术期心理状况以及循环状态指标。因此,预见性护理在老年眼科手术患者术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齐春,姚百洋,刘雪芳.眼科手术场景预适应对恐惧症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及疼痛程度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2,29(4):121-124.

[2]陈凤新,刘玉琦,毛桂英,等.术前手术场景适应性训练减轻眼科幽闭恐惧的效果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8):133.

[3]何群辉,朱薇,李蕾,石俊岭,等.手术场景适应性训练对眼科手术患者的影响[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22,32(1):73-76.

[4]王亚培.手术场景适应性训练在幽闭恐惧症患儿眼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23,40(1):71-72,75.

[5]王晓丽.预见性护理对全麻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及术后苏醒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24):4140-4143.

[6]黄琼,陈志雄,占梦琪,等.健康促进模式联合心智觉知护理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广西医学,202244(11):1303-1306.

[7]Xu Y,Wang H,Yang M.Preoperative nursing visit reduces preoperative anxiety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protocol.Medicine(Baltimore).2020;99(38):e22314.

[8]Ma J,Li C,Zhang W,et al.Preoperative anxiety predicted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delirium in patients undergoing total hip arthroplasty: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BMC Anesthesiol.2021;21(1):48.

[9]吴洁,陈玮,董凌玲.多学科合作延续护理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7):114-117.

[10]张宝琴,陈莹,洪春风.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10):1545-1548

[11]任俊霞·基于眼科手术后的感染因素分析与护理管理[J].健康之友,2020,(15):253.

[12]李晓玲,陈新艳.现代护理模式在急诊眼外伤患者救治和康复治疗过程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22):3193-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