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措施与临床疗效探讨

许光芬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人民医院,562400

摘要: 对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进行分析,探究其治疗措施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116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方案和联合匹多莫德治疗方案,比较其再次感染情况、症状改善时间和家长治疗满意度。结果: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的再次感染时间、再次感染次数、感染控制时间等再次感染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发热消失时间、扁桃体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细湿罗音消失时间等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实验组家长的治疗满意度(96.55 %)也明显高于常规组(84.48 %),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措施上联合匹多莫德治疗方案,对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有重要意义,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患儿反复感染的风险,也能够促进疾病治疗的满意度,有利于建成更加和谐的医患关系。
关键词: 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疾病;治疗措施;临床疗效
DOI:10.12721/ccn.2023.15711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0  引言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儿童大国,随着我国儿童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

儿童群体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时代主题。虽然我国儿童群体的死亡率有所下降、营养状况得以提高,健康水平持续提升,但是儿童群体的疾病状况仍然较为突出,需要儿童自身、家长群体和医务主体持续努力。

呼吸系统反复感染在儿科治疗中较为常见,主要是由于病毒或细菌所导致,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过敏体质、先天畸形等问题都会加重患儿的呼吸系统疾病,造成反复感染和持续恶化,再加上其身体发育不成熟,呼吸系统对病毒、细菌的耐受能力较差,就更加容易造成疾病症状的加重。患儿一般表现为在临床上咳嗽、流涕、喷嚏、发烧不愈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果长期不能及时有效的治疗,还会造成下呼吸道感染,出现气管炎、支气管炎等肺部炎症,疾病转为慢性之后,可以引起肺炎,甚至是心力衰竭、心肌炎、呼吸困难等,对患儿的生命健康和正常发育存在较大影响[1]

常规的治疗措施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疾病的预后,但是其治疗效果却并不能满足当前患儿及其家长的现实需要,急需治疗措施的不断优化和创新。匹多莫德颗粒时临床上较新的治疗措施,为了进一步探究其在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效果,本文选取11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展开实验,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22年7月-2023年6月期间,在我院儿科就诊的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中随机选取116例,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均等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58例,实验组58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和联合匹多莫德治疗措施。在常规组患儿中,男性31例,女性27例,年龄在2-12岁,平均为(6.15±2.04)岁,病程在3-14个月,平均为(9.33±2.68)个月,呼吸系统感染次数在3-6次,平均为(3.62±1.25)次;在实验组患儿中,男性29例,女性29例,年龄在2-11岁,平均为(6.49±2.32)岁,病程在3-14个月,平均为(9.42±2.56)个月,呼吸系统感染次数在3-7次,平均为(3.55±1.20)次。比较显示,其一般资料没有显著差异(P>0.05)。

1.2对象标准

纳入标准:(1)患儿临床症状、病理检查、血液指标、影像学检查均经过科室专家小组讨论,诊断为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疾病;(2)患儿生命体征长期稳定,具有一定的配合能力,能够有效参与本次研究。(3)患儿及其家属同意本次研究方案,家长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且经过本院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1)患儿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或其他重要脏器衰竭,例如慢性心力衰竭、血液再生障碍、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疾病;(2)患儿意识模糊或存在认知障碍,不具备配合本次研究基本能力;(3)患儿基础资料不全,存在中途退出或严重干扰本次研究的其他情形。

1.3治疗方法

常规组患儿实施常规治疗方案,包括吸氧、镇静、抗感染、雾化吸入、化痰止咳等措施,具体方案如下:(1)吸氧:吸氧是及时、有效地改善患儿缺氧的重要手段,但是必须要密切关注患儿的机体状态、氧体积分数需求和装置耐受性[2]。吸氧方式包括鼻导管吸氧、面罩式吸氧、头罩式吸氧、氧气帐等,对于给氧效果不好或不合作的患儿以面罩和头罩式吸氧为主,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儿的缺氧情况调节氧流量。要保证导管是否通畅、湿化瓶温度是否适宜,密切关注患儿的生命体征,及时根据其表现调节氧流量,在患儿好转时及时停止供氧。(2)镇静:患儿正处于好动的关键时期,在整个的治疗和检查过程中配合度相对较低,且容易出现哭闹、焦虑、躁动等负面情绪,以致于不能较好的开展治疗工作,因而在患儿不易制动或医疗检查时,必须要使用到一些镇静药物。儿科常用的镇静药物有苯二氮卓类、巴比妥类以及其他类较为常用的水合氯醛,巴比妥类药物起效较慢但是较为持久,水合氯醛则起效较快消失也较快,对患儿用药要严格根据其体重计算剂量,只可偶尔使用不能长期使用。(3)抗感染:呼吸系统反复感染主要是细菌或病毒所导致的,其通过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等呼吸管道侵入人体,对免疫力低下或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儿更加热衷,需要给予抗生素治疗。儿科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头孢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和其它种类,能有效抑制其机体内炎性反应[3]。使用之前要先了解患儿是否存在过敏史,询问是否接受过药敏试验,在使用时一次使用一种,避免长期使用,密切观察患儿是否出现异常反应,及时停药急救。(4)雾化吸入:雾化吸入是把药液变成雾状,通过患儿的呼吸道进入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部,从而起到稀释痰液、消炎消肿的作用,能够直达病灶,通过局部高浓度的药物充分发挥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不适症状[4]。本研究使用75 mg的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将其注射到雾化药杯中,使用口罩式吸氧装置或者直接连接喷嘴,指导患儿及其家长正确使用雾化设备,通过雾化吸入仪器,将药液泵入到患儿体内,保证每次雾化不少于20 min,每天2-3次,连续治疗直至症状消失。(5)健康宣教:呼吸系统疾病之所以会反复感染,与家长缺乏儿科自我管理知识密切相关,由于缺乏科学观念,部分家长会寻求“偏方、土方”管理儿童的身体健康,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反复感染的风险。主治医师要向家长讲解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原因,指导其有效提高患儿的机体免疫力,包括科学饮食、适量运动、卫生生活等日常习惯,也要通过动画、图片等形式提高患儿的健康意识,指导其做好日常防护,养成勤洗手、不摸嘴巴、不碰脏东西的良好习惯。

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匹多莫德颗粒((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所生产,国药准字号为 H20030325)治疗,1次1袋,1天2次,早晚各1次,与常规组治疗周期相同。

1.4观察指标

(1)再次感染情况:观察并记录2组患儿的再次感染情况,包括再次感染时间、再次感染次数、感染控制时间三项,数值越大表示患儿的再次感染情况越严重,说明其治疗效果越差。

(2)症状改善时间:评估并统计2组患儿的症状改善时间,包括发热消失时间、扁桃体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细湿罗音消失时间四项,数值越大表示患儿的症状改善时间越快,说明其治疗效果越好。

(3)家长治疗满意度:调查并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满意度,分为不满意,基本满意、较为满意、非常满意四个程度,总满意度为100 %减去不满意度,占比越大表示患儿的治疗满意度越高,说明更认可其治疗效果。

1.5数据处理

使用Excel进行资料统计,使用SPSS 24.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使用 % 表示、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对其结果分别进行x²检验、t检验,若P<0.05,则2组资料的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

2.1患儿再次感染情况比较

2组患儿的再次感染情况比较显示,实验组再次感染时间、再次感染次数、感染控制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详见表1。

表 2  2组患儿再次感染情况比较(`x±s)

截图1741844224.png2.2患儿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2组患儿的症状改善时间比较显示,实验组发热消失时间、扁桃体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细湿罗音消失时间等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详见表2。

表 2  2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比较(`x±s)

截图1741844255.png2.3家长治疗满意度比较

2组患儿的家长治疗满意度比较显示,实验组家长的治疗满意度(96.55 %)明显高于常规组(84.48 %),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详见表3。

表 3  2组家长治疗满意度比较[n(%)]

截图1741844307.png3  讨论

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疾病,通常表现为发烧、咳嗽、流涕,如果及时治愈就很可能会转为慢性疾病,例如支气管炎、迁延性肺炎等严重疾病,对人们的健康生活和生产经营会造成严重影响。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各项器官和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很容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反复感染,不仅会给患儿的身体带来痛苦和不适,也会给患儿幼小的心灵造成创伤,影响其身心的健康成长,因而必须不断优化疾病的治疗措施,提高医疗水平。

在传统意义上,抗感染、抗病毒是治疗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主要手段,其虽然能够把疾病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但是却容易让患儿产生耐药性,导致患儿的治疗效果不如人意,影响后期治疗方案的实施[5]。呼吸系统感染的治疗不仅要依赖于常规的治疗措施,通过外部手段给予患儿干预,还要提高患儿的免疫力,发挥其特异性免疫反应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作用,通过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有效刺激,让免疫吞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活跃起来,帮助其实现大幅增殖并产生更多抗体[6]。匹多莫德是通过人工合成的方式得出的高纯度二肽类免疫促进剂,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反应的效果,通过各种途径激活人体免疫细胞,从根本上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最大限度地配合其他疗法控制患儿的呼吸系统反复感染[7]。本研究显示,对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疾病联合匹多莫德治疗方案,一方面能够降低患儿再次感染的发生情况,促进其身体健康,另一方面还能提高家长对治疗方案的满意度,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缓和医患关系。此外,在匹多莫德治疗方案的作用下,患儿疾病的治疗时间也得以大大缩短,其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变得更短,对缓解患儿的身体不适有着极其重要的积极意义,应该得到广大医务人员的重视和推广[8]

综上所述,儿童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还存在较大空白,常规治疗方案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也更容易迁延不愈,因而对其治疗措施必须不断优化、持续创新。联合匹多莫德治疗方案对患儿的身体疾病和心理健康都有更多益处,通过激活人体内部的免疫功能,让患儿的治疗过程变得时间更短、效率更高,医务人员应该继续探究其与其他治疗方案的结合,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徐涛,敖文飞,何秀秀. 探讨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的临床治疗体会[J]. 特别健康,2019(17):153-154. DOI:10.3969/j.issn.2095-6851.2019.17.199.

[2] 陈扬,陆国平. 儿童氧疗技术[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8,33(6):404-408. DOI:10.3760/cma.j.issn.2095-428X.2018.06.002.

[3] 赵枫, 李芳. 孟鲁司特钠联合青霉素钠治疗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J].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2, 20 (02): 49-52.

[4] 崔风. 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与研究[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 7 (13): 154+156.

[5] 林鑫,饶平. 探讨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措施与临床疗效观察[J]. 饮食保健,2018,5(34):32-33. DOI:10.3969/j.issn.2095-8439.2018.34.039.

[6] 张丽杰. 探讨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的临床治疗体会[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7):13. DOI:10.3877/j.issn.2095-8242.2018.87.008.

[7] 招钜泉,谢浩,刘红军. 观察匹多莫德治疗老年支气管肺炎的疗效以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7):126-127. DOI:10.14164/j.cnki.cn11-5581/r.2018.07.071.

[8] 王丽丽. 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措施与临床疗效观察[J]. 智慧健康,2019,5(24):113-114. DOI:10.19335/j.cnki.2096-1219.2019.24.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