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医疗体制的改革持续推进,从而使患者对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传统医疗服务难以为目前患者的多元化需求提供帮助,眼科护理工作也面临着严峻挑战,要求眼科护理人员树立较强的护理意识,遵循以患者为本的基本原则,深入了解眼科护理的规章制度、正确流程、注意事项,积极学习眼科护理的专业理论和技能,确保眼科护理工作的开展效果良好[1]。而人性化护理服务在此背景下逐渐出现于临床,指的是提供个性化、温暖和关怀的医疗和护理服务,重视患者的整体健康和福祉[2]。此种护理服务强调个性化关怀,即根据每位患者的特定需求和健康状况提供定制的护理计划,涉及到身体、情感、精神上的支持,以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照顾,也强调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尊严,确保他们在接受护理过程中感到尊重和舒适。本文针对人性化服务在眼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现行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以人性化服务为切入点而融入了120例眼科患者,将其分成两组数量一致、接受护理模式不同的小组,第一小组是对照组,患者总数60例,男:女为28:32;年龄40~80岁,平均(38.03±4.50)岁;第二小组是观察组,患者总数60例,男:女为26:34;年龄40~79岁,平均(38.74±4.51)岁。两组上述信息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实际意义。
1.2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护理人员为其介绍眼科的医疗团队和诊室所处范围,告知患者自身疾病的发病原因、影响因素,阐明眼科疾病的用药治疗和其他检查项目,为患者及家属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引导患者和家属围绕眼科疾病治疗的不懂问题进行提问,护理人员遵循专业规范的原则进行解答等等。
为观察组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具体如下:(1)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采用热情态度接待患者,面带微笑并通过温和语气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对患者的各种沟通保持礼貌用语,采用亲切称呼询问患者相应信息,对患者个人空间和隐私做到足够尊重,并为患者耐心介绍本科室的环境、设备、治疗等内容,倾听患者的需求和关注,及时表达理解和同情。(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及时了解到患者的性别、年龄、眼科疾病类型、心理状况等信息,利用专业手段评估患者心理健康状态,判断引起患者负性情绪的因素,制定相匹配的心理疏导方案,采用温柔语气、诚恳态度和患者沟通,营造积极的沟通氛围,密切关注患者表情、肢体动作的变化,采用通俗易懂语言为患者介绍该疾病的专业知识,给与患者足够的鼓舞和关怀,引导患者积极表达内心想法,站在患者立场上考虑问题,与患者沟通其感兴趣的话题[3]。(3)健康宣教: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眼科疾病类型,为其普及专业知识,如结膜炎,该疾病是指结膜(眼球表面的透明薄膜)发炎的病症,通常由细菌、病毒、过敏原或其他刺激引起,为患者普及不同结膜炎的类型,如细菌性结膜炎:由细菌引起,常见症状包括眼睛分泌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病毒性结膜炎:由病毒引起,可能伴有呼吸道感染的其他症状,如流感样症状。过敏性结膜炎:由过敏原引起,如花粉、灰尘等,症状多为眼睛瘙痒、流泪、红肿[4]。护理人员为其耐心讲解相应疾病的发病原因、预防措施,提出此种疾病的治疗方案和主要功能,告知患者眼部出现疾病后的注意事项,结合视频、图片等加强患者认知,鼓励患者依据上述专业内容提出不懂问题,护理人员及时帮助患者答疑解惑。(4)就医环境护理:护理人员对于眼科的诊室、相应病房做到温度、湿度的调节,遵循定期通风消毒的基本原则,将眼科病房的各类设备摆放完整,设置排队等候座椅,注重对地面的清洁和保持干燥,并在重要位置设置指引牌,确保患者可以顺利找到取药、检查等位置[5]。同时,在眼科等候区域放置健康宣传手册,使患者在等候的环节可以查看。(5)安全护理:眼科护理工作较为专业、繁琐,该科室的人流量较多,走廊拥堵的问题较为明显。护理人员要在第一时间进行专业疏导,针对就诊情况展开有效分析提供导医意见。同时,眼科病房地面不可出现潮湿情况,要遵循清洁干燥的原则进行处理,发现垃圾杂物或积水等在第一时间清除;为了防止患者在暗室内碰伤,要将检查仪器放置在合理位置,各项物品的摆放也要整齐、规范;当患者来到暗示检查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采取搀扶方式,并保护好患者头部,使患者在整个眼科病房就诊时较为安全、舒适。
1.3观察指标
(1)评估SAS.SDS评分,以50分和53分为临界值,超过这一数值意味着情绪状态越差;(2)评估护理质量评分,采用自制护理质量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主动服务意识、护患沟通能力、工作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健康指导、与医生配合度等,每项10分,得分与护理质量呈正比;(3)评估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总分100分,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项,分别对应80~100分、60~79分、<60分。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都借助于SPSS25.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呈现,不同组间的对比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若P值小于0.05,则认为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
2结果
2.1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对比(分,)
2.2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分,)
2.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总满意度是96.67%,与对照组的81.67%相比明显更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讨论
新时期背景下,越来越多男性、女性由于不同眼部疾病来到医院接受诊治。而眼科是专门处理眼部疾病和视觉问题的医疗服务部门,包括测量视力,眼压和眼部结构的外观,通过瞳孔扩张,观察视网膜、视神经和血管的健康情况,治疗结膜炎、白内障、视网膜疾病,也包括评估眼球的屈光度,确定是否需要眼镜或隐形眼镜矫正。眼科收治的患者遍布各个年龄段,且患者的就诊需求各不相同,加之此类患者具有病症突出的特点,有些情况下存在较差的心理状况,导致患者接受门诊治疗时感到紧张、焦虑,因此对眼科患者的护理服务至关重要。有研究指出,眼睛是人体最为重要的视觉器官,倘若某主体的视力水平呈现异常状态,或者受损障碍问题明显,那么患者不仅在生理职能方面受到影响,内心的紧张感、焦虑感也越来越显著[6]。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对临床医疗服务和护理服务提出更高要求,要求医护人员对自身保持足够的尊重和重视,对于自身提出的问题带来耐心、专业的答案,但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临床眼科护理工作依旧有所不足,难以完全满足患者的各类需求,从而导致医患关系或护患关系受到负面影响,降低了患者的满意度,导致眼科护理工作的开展受到阻碍。医院需安排眼科医护人员积极学习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并参与到职业道德教育中,引导护士及时摒弃淡薄的安全意识,了解眼科工作的规定和注意事项;定期开展眼科相关制度的讨论会,提出近期工作出现的不足,分析相应原因并制定相匹配的解决方案,总结眼科工作的成效,对于成功经验做到继续采用;高度重视突发事件,按照眼科规定设置应急预案。有研究指出,临床眼科护理工作和其他科室护理工作区别较大,此种护理工作涉及到很多细节护理,如提供眼部护理,如眼药水的给药、眼部清洁和包扎等;监测和处理眼部感染或其他眼部并发症的迹象[7]。护理人员还需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眼部健康、手术后护理和药物使用的教育,并解答患者关于眼部疾病、治疗和手术的问题。在紧急情况下,护理人员需提供及时的护理和支持,如眼部外伤处理或急性视力问题[8]。但如果依据传统护理开展此项工作,会导致眼科护理工作的效果不够理想。而人性化服务的优势显著,此种护理服务更加注重患者感受,将个性化关怀放在首位,强调和患者及家属的有效沟通,理解患者需求和偏好,对患者展开情感支持、教育指导等等,使患者的心理压力有所降低,并在患者疾病管理和康复期间做好正向引导者和协助者,通过语言、眼神等鼓舞患者,将眼科护理中的疼痛管理、用药指导等工作落实,对于眼科护理工作的开展是一项积极、良好的模式。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两组参与主体护理后心理状态的比较中,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人性化服务的影响下,能够避免患者一直伴随着严重的焦虑、抑郁情绪;在两组护理质量评分的比较中,观察组显著超过了对照组(P<0.05),表明应用人性化服务后,可以使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更强,引导护理人员保持较强的护理责任感,使他们知晓如何做好健康指导工作,在眼科护理中可以和眼科医生积极配合,逐渐掌握了和患者沟通的技巧。在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中,观察组在对照组之上(P<0.05),表明应用人性化服务后,可以形成更好的护患关系,拉近了患者和护理人员的距离,使患者更加亲睐护理人员的各项服务。
综上所述,在眼科护理工作中,人性化服务的可行性较强,此种模式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强化了眼科护理质量,解决了患者护理满意度偏低的问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姚连李倩.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眼科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分析[J].哈尔滨医药,2023, 43 (01): 140-142.
[2] 孙连敏.人性化护理管理如何在眼科门诊实施[J]. 人人健康, 2022, (20) 35.
[3]沈轶,单雪燕人性化护理理念在眼科手术室护理效果、并发症及预后研究[J].新疆医学, 2021, 51 (09): 1082- 1084.
[4]杨培. 眼科手术室予以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患者治疗依从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1, 45 (12): 1305-1307.
[5]蔡海娟. 眼科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20, 36 (32): 134-135.
[6]刘新. 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眼科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智慧健康,2020, 6 (19): 25-27.
[7]汪梅陈涌,陈嵘等.人性化护理协同健康教育对眼科]诊患者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 27 (06): 84 -86.
[8]宋生琴,张文凤,刘玲玲.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眼科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 27 (09): 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