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当前财会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俞建华

玉山县财政局,江西省上饶市,334700

摘要: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以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为出发点,以党内监督为主导,突出政治属性,严肃财经纪律,健全财会监督体系,完善工作机制,提升财会监督效能,促进财会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调,推动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本文以玉山县财会监督存在的问题出发,围绕加强素质建设、建立“大监督”机制、强化财会监督成果的应用等方面提出建议,推动财会监督工作的纵深发展。
关键词: 财会监督;发展
DOI:10.12721/ccn.2025.15701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件的意见》提到,到2025年,构建起财政部门主责监督、有关部门依责监督、各单位内部监督、相关中介机构执业监督、行业协会自律监督的财会监督体系;基本建立起各类监督主体横向协同,中央与地方纵向联动,财会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调的工作机制;财会监督法律制度更加健全,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监督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在规范财政财务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财经纪律和市场经济秩序等方面发挥重要保障作用。财会监管工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赋予了新的意义和方向,要求财会工作者认清形势、勇于开拓,做好新时代财会监督工作的领头羊。

一、当前财会监督工作的目标与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统筹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要继续健全制度、完善体系,使监督体系契合党的领导体制,融入国家治理体系,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并首次将财会监督与司法监督 、审计监督等一并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财会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财会监督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战略作用做出明确部署。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是对财会监督工作的重新定位,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随着财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财会监督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任务更加全面和复杂。一方面,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推进、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实等等,更需要财会监督的保障性作用,2035年的远景规划意见中,提出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其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强化对预算编制的宏观指导。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等内容都要求财会监督发挥更有力的支撑作用,加快财政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企事业单位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越来越复杂,会计造假行为也更为隐蔽,会计核算是对单位经济事项、业务活动的反映,已不能全部反映单位的财务活动,因此,需要从会计信息质量、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建设、国有资产管理等各个层面予以关注,结合企事业单位使用财政资金、执行财经纪律等方面的情况,综合监督检查,并出具检查报告。给财会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二、当前财会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

二十大以来,尽管财会监督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但由于各种原因,财会监督的作用还未能充分发挥,笔者认为,现阶段的财会监督工作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足:

1、财会监督机构设置和人才队伍建设有短板。财会监督人才队伍建设不足,专职监督人员少,专业人员的专业性不够,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导致监管水平不高;部分单位对财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单位会计核算基础薄弱,会计信息质量低下,内部财务制度,财务流程不规范,内部控制制度欠缺,使得单位财会工作和财会监督工作在单位管理和决策中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2、财会监督技术手段和监督模式僵化滞后。县级财会监督人员财会监督仍固守以账为本,从账到凭证的理念,对财会监督信息化建设积极性不高,不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施新财会监督工作,导致一定程度上的数据割裂,无法与审计、税务等监督机构共享信息,出现监督信息利用的盲区,影响了财会监督工作的效率;财会监督检查仍以手工查账为主,没有及时将“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化发展理念和技术引入财会监督工作,财会监督技术手段相对落后,信息化水平较低;财政的一体化信息系统不能与预算单位、审计监督等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存在重复建设、使用率低下等问题;财会监督模式存在缺陷。现行的监督模式为同级监督,县级财会监督由县级财政部门主导实施,属于横向监督,缺乏纵向的联系。

3、财会监督的处罚力度小,成果不能充分利用,监督绩效性有待提高。财会监督“雷声大”,但解决问题、落实整改“雨点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财会监督中发现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对财会监督处罚使用行政手段较多,法律手段用得少;二是部分监督检查发现问题不深入,解决问题不彻底,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处罚较轻,不追查到底,起不到震慑作用;三是财会监督工作仍存在“潜规则”,部分财会监督检查人员奉行老好人思想,甚至包庇纵容,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经常受到人为干预,责任追究不到位,重检查,轻处理。

三、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建议

1、提高财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每年组织财政监督干部、预算单位会计人员、乡镇财政机构干部和监督检查库中介机构人员培训,全面提升财会监督干部和从业人员业务能力,培训内容除了业务知识外,还要组织宣传并交流各自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其次,建立财会监督专家库和监督检查中介机构库,及时更新完善执法检查人员库。其中入库专家可以从预算单位和社会聘请,入库中介机构按规范程序公开、择优选取,制定出台财政监督专家管理、使用办法和政府购买服务引入中介机构参与财会监督工作办法,科学使用专家和中介机构,壮大财会监督工作力量;再次是加强预算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完善内部控制、规范国有资本管理,对被监督单位进行源头管理;最后是提升财会监督履职能力,增强财会监督意识,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敢于担当的人才队伍。

2、以信息化为支撑,建立“大监督”机制。一是建立财政财会监督检查信息管理系统,做到检查工作过程留痕、公开透明,实现全过程规范化管理。将检查计划、查前事项、查检复核、检查处理、跟踪落实、信息查询等财会监督工作全过程纳入,做到每一项工作都有责任归属;二是建立财政财会监督检查信息分析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提升检查的效率和效果。充分利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将预算单位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单位财务核算、部门决算、行政事业单位收费、政府采购协议等数据纳入监督检查信息分析系统,提高财会监督覆盖率和效率;三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高科技信息化手段,依托预算管理信息平台、直达资金监控系统 、授权支付监控系统等,推动财会监督信息化,积极运用“互联网+监管”,提高工作效率和监督成效。在现有的职责范围内,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监督方式,实现审核、监控、绩效评价、调查、核查、检查等方式相互结合,加强处室间信息共享和沟通协作,实现综合监管,高效、精准开展财会监督工作 。

3、形成监督合力,强化财会监督成果的应用。一是完善部门协同机制,与审计、注册会计师协会、国有资产管理局等部门形成合力,建立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各有侧重、信息共享的监管机制,在数据对接、成果共享等方面进行协调联动,全面提升被查单位会计信息质量。二要切实提升财会监督的影响力和震摄力,对财会监督发现的问题,应依法给予严惩重罚,并对重大、典型案例公开曝光,提高警示作用。综合分析财会监督发现的问题,挖掘深层次原因,把监督成果总结、提炼、上升到加强财政管理、推进财政改革的高度,为优化完善各项财政政策提供依据,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现代财政制度、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简介:俞建华(1978年9月)男,汉族,江西省玉山县人,学历:本科,职称:中级,单位:玉山县财政局,单位邮编:334700,研究方向:财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