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国燃煤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71.80%,因此目前煤炭资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仍占据着重要地位。煤电企业的原料是商品动力煤,煤炭质量对燃煤电厂锅炉燃烧的稳定性、热效率的提高以及避免受热面超温、炉内结焦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并直接关系着燃煤电厂的经济效益。因此,煤炭质量管理是煤电企业稳定、持续和高效运行过程中的关键一环。存查煤样的监督抽查作为燃煤质量管理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公正客观地评估各电厂煤质检测能力、制样规范性和管理水平,及时发现制样和化验上存在的技术和管理问题,规范煤样的制备、储存和化验工作,对保证煤炭质量、提高燃煤电厂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质量指标允许差,是指对大量的同一采样单元的煤采取2个总样的测定结果的统计数据制定的,若抽检单位和被抽检单位的煤样不是来自同一采样单元,双方的测定结果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出现超差,目前对于超差出现的具体原因研究较少。基于此,中国华电集团连续多年开展燃煤电厂存查煤样的监督抽查工作,监督内容涉及到锅炉安全运行的工业分析指标(灰分、挥发分)、环保指标(全硫)、用于结算及计算的标煤单价、煤耗指标(发热量)和氢值等5项指标的监督,通过深入分析并阐述了燃煤电厂煤炭存查样监督抽查出现的超差原因,为提高燃煤电厂检测采样的精准度、入炉煤质量评价的准确性、提高电厂机组经济运行性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1煤炭存查样监督抽查的评定方法
监督抽查结果以全国范围部分电厂的报告值和华电煤检中心检测值差值的绝对值|d|作为考核依据,要求送检样品粒度为3mm,根据国家及行业标准对于不同实验室间再现性的相关规定,考虑到制样误差,灰分、挥发分、全硫、发热量、氢值等5项指标均采用1.2T(T为各检测项目的再现性临界差)作为评价依据。当d不超过1.2T时,该项指标评定为合格,否则被视为不合格。
2存查煤样超差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2.1误差产生原因
2.1.1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在测定操作中总是不可避免地出现,误差时正时负、时大时小。这种误差无法确定,也无法校正,但随着测定次数的增加,随机误差的算术平均值随测定次数的增加而趋近于零。减小随机误差的主要措施是进行多次重复测定,取其测定结果计算的平均值作为最终测定结果。在煤质检测中,为了避免随机误差的发生,所有检测均规定进行重复性试验,并规定了95%置信概率下的重复性限制。例如使用库仑滴定法,进行重复性检测煤中全硫精密度的方式,就可有效避免随机误差的发生,
2.2.2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是指导致一系列结果的平均值总是高于或低于用一参比方法得到的值,在测定过程中由于某些固定的原因,造成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系统误差是测定结果中的主要误差来源,其特点是在测定过程中按照一定规律重复出现,并具有一定的方向性,表现为测定结果经常性偏高或偏低。系统误差通常由确定的原因造成,因此其可以被认识和修正,但增加测定次数并不能减小系统误差。减小系统误差手段和措施主要包括(1)对测定结果加以修正 (2)进行空白试验 (3)进行比对试验 (4)对仪器设备、计量器具予以校正或检定 (5)保持良好的检测环境条件。
2.2环境原因
部分实验室环境设施不符合《火力发电厂入厂煤检测试验室技术导则》(DL/T520-2007),火力发电厂入厂煤检测试验室技术导则要求,影响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如云南阳宗海热量室就存在没有准备间且房间顶层没有隔热层,空调设置的温度和室内实际温度不一致等问题,室温在一天中不断发生变化,最高温差达到3.1℃,而且室内温度也不一致,不同位置的热量仪温差超过1℃。热量仪使用的热容量与标定时相比内筒温度超过了5K以上,没有及时进行热容量的标定。因此环境对热量的测定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对实验室进行改造,解决热量超差的问题。
2.3其他原因
入厂煤发热量超差结果偏高问题比较突出,虽然造成入厂煤热值偏高的原因比较复杂,但不排除在煤样制样、化验过程和燃料统计考核过程中有人为因素的影响。主要原因一是对采样、制样、化验工作各环节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和监督,对出现超差问题没有及时组织分析,找出造成超差的真实原因,更没有具体的解决措施,只注重某个环节,忽视全过程管理,个别环节如制样问题比较突出;二是少部分采制化管理人员质量意识、管理意识、效益意识差,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守旧;三是燃料基础管理工作薄弱,采样、制样、化验工作缺少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化验室不注重对设备的保养和维护,现有仪器、设备在数量和质量上无法满足化验工作需要。
3改进意见和建议
通过深入分析,发现存查煤样超差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煤样采制、仪器设备、检测方法、实验环境、采制和检测人员、测定操作和方法、质量控制等方面,针对以上问题对燃煤电厂煤炭质量管理提出以下建议。
(1)增强燃煤电厂煤炭质量管理意识。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资源,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国家正在进行能源改革,为了推进节能减排、绿色高效、可持续化发展,煤炭质量检测十分必要。煤炭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燃煤电厂的经济效益,只有强化各环节的煤炭质量管理,才有利于煤炭市场的发展。
(2)重视存查样本的储存。煤炭的某些性质易受环境影响而改变,建议对存查煤样保存的各个阶段加强监督,煤样的完好储存可以有效降低复查超差概率。
(3)建议燃煤电厂引入CNAS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实验室的管理,对采制化和计量检测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提高采样准确性,在煤质检测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合理选择检验方法,确保检测符合国家以及行业标准。重视检测环境,保证实验室的温度、湿度、风速、震动等不会给煤质检验带来干扰。
(4)加强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设专人定期检修校准,对设备的使用、实验药品的领用回收等事项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确保合理有效使用。
4结语
煤质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与煤电企业的经济效益、经济指标息息相关。通过对燃煤电厂煤炭存查样监督抽查发现,造成超差原因较多,建议从增强燃煤电厂的煤炭质量管理意识、提高煤样采制化标准、重视存查样本储存、引入CNAS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等方面,使实验室管理精细化、标准化;并建议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减少出现煤样超差的情况,提高燃煤电厂煤炭验收管理水平,有效降低管理风险。
参考文献:
[1]王圣.我国“十四五”煤电发展趋势及环保重点分析,[J].环境保护,2020,48(Z2):61-64.
[2]张军,王圣.我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政策阶段分析及思考[J].环境保护,2017,45(7):44-46.
[3]王圣.积极推进煤炭消费总量控制[N].中国环境报,2017-4-27(3).
[4]王圣,王慧敏,朱法华.协同考虑电力耗煤与排放促进中国能源结构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