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药物联合激光治疗仪治疗高粘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王慧

天长市人民医院,239300

摘要: 分析药物联合激光治疗仪治疗高粘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4月治疗的60例高粘血症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治疗药物为博尔心,观察组接受药物联合激光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粘度参数(全血粘度高切、血浆粘度、全血粘度低切)水平和生活质量水平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头晕、恶心、失眠)。结果:对照组高粘血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高粘血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高粘血症患者全血粘度高切、血浆粘度、全血粘度低切等血粘度参数水平和生活质量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高粘血症患者全血粘度高切、血浆粘度、全血粘度低切等血粘度参数水平和生活质量水平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高粘血症患者全血粘度高切、血浆粘度、全血粘度低切等血粘度参数水平和生活质量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高粘血症患者头晕、恶心、失眠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P<0.05)。结论:药物联合激光治疗仪治疗高粘血症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能有效调节患者血粘度水平,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药物;激光治疗仪;高粘血症;疗效;安全性
DOI:10.12721/ccn.2022.16020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高粘血症主要是由血液中红细胞、血小板或其他血液成分增多而引发,患者的特征为血液黏稠度异常升高,若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很容易引发心血管事件等严重并发症。传统治疗高粘血症主要采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血药物等方式治疗,然而,大量的案例表明,单纯采用药物治疗容易出现疗效不理想、产生耐药性等问题,因此,积极采取更为高效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近年间,临床逐步引入了激光治疗仪治疗技术,该技术通过激光的生物刺激作用,能够促使血液成分的良性调节,改善微循环,从而降低血液的黏稠度。临床表明,在高粘血症治疗中,药物联合激光治疗仪与单独传统药物治疗相比能够更加直接地作用于患者的血液系统,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减少药物的使用量和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然而,当前对于药物联合激光治疗仪在高粘血症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还相对有限。为此,本研究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4月治疗的60例高粘血症患者,对药物联合激光治疗仪治疗高粘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研究,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4月治疗的60例高粘血症患者,纳入标准:(1)患者无感染性疾病、其它血液性疾病;(2)无意识障碍、精神障碍;(3)年龄>18岁;(4)患者对本次药物、激光治疗仪无过敏、不耐受者;排除标准:(1)本次治疗前接受过其它方式治疗者;(2)失访者、中途转院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19:11例,年龄范围29~75岁,中位年龄(52.14±10.63)岁,病程范围2~9年,中位病程(4.48±1.47)年;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17:13例,年龄范围30~76岁,中位年龄(52.17±10.45)岁,病程范围2~8年,中位病程(4.53±1.39)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及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治疗药物为博尔心(国药准字H61022717,华东医药(西安)博华制药有限公司),每次口服剂量为40mg,每日3次,持续治疗7d;观察组接受药物联合激光治疗仪治疗,治疗药物与对照组相同,激光治疗仪(粤械注准20202090045,广州生命之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为所产的类型,使用时将激光治疗头塞进鼻腔,然后启动激光功能,治疗过程中,每次照射治疗10min,持续照射7d。

1.3观察指标与评判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粘度参数(全血粘度高切、血浆粘度、全血粘度低切)水平和生活质量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头晕、恶心、失眠)。显效:治疗后患者全血粘度高切、血浆粘度、全血粘度低切等血粘度参数均恢复至正常水平;有效:治疗后患者全血粘度高切、血浆粘度、全血粘度低切等血粘度参数均明显改善,但并未达到正常水平;无效:治疗后全血粘度高切、血浆粘度、全血粘度低切等血粘度参数无明显改善或异常情况加重。全血粘度高切、血浆粘度、全血粘度低切等血粘度参数判定通过北京制造的粘度计进行测定。生活质量判定通过简易生活量表进行,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佳。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结果数据经SPSS25.0软件分析处理,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卡方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提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高粘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

对照组高粘血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高粘血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高粘血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6.png2.2两组患者的血粘度参数对比

治疗前,两组高粘血症患者全血粘度高切、血浆粘度、全血粘度低切等血粘度参数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高粘血症患者血粘度参数水平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高粘血症患者各项血粘度参数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7.png2.3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3。

8.png2.4两组高粘血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

观察组高粘血症患者头晕、恶心、失眠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4。

表4两组高粘血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9.png3 讨论

高粘血症又称为高黏滞血症,是一种以血液黏度升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患者通常表现为血液黏度升高、血流阻力增加,可引起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多系统多器官损害,若未及时治疗还可导致微循环障碍、血栓形成等情况,从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传统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然而,单纯采用药物治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药物治疗存在副作用,因此,采取更加高效安全的治疗方式至关重要。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高粘血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高粘血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高粘血症患者头晕、恶心、失眠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P<0.05),可见药物联合激光治疗仪治疗高粘血症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分析其原因,阿司匹林作为一种抗血小板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发挥抗血栓作用,激光治疗仪作为辅助方法,可通过光能生物刺激作用,促进局部微循环、增强组织代谢,从而提高药物在病灶部位的效果,因此两种方式能够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提高治疗整体效果。在安全性方面,采用药物治疗容易出现头晕、恶心、失眠等不良反应,激光治疗仪作为一种物理治疗方法,操作简便,无需内服药物,并有利于减少药物对患者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从而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吴晓东等表明,激光治疗仪通过生物刺激作用,可以促进局部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状况,从而提高药物在病灶部位的浓度,进而提升治疗效果。且激光治疗仪还能够促使组织释放一氧化氮等生物活性物质,对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药物联合激光治疗仪综合利用了药物和激光的双重效应,从而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同时,本次研究中,治疗前,两组高粘血症患者全血粘度高切、血浆粘度、全血粘度低切等血粘度参数水平和生活质量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高粘血症患者全血粘度高切、血浆粘度、全血粘度低切等血粘度参数水平和生活质量水平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高粘血症患者全血粘度高切、血浆粘度、全血粘度低切等血粘度参数水平和生活质量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可见药物联合激光治疗仪治疗高粘血症患者能有效调节患者血粘度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分析其原因,博尔心作为抗血小板药物,虽然能够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减轻血液粘稠度,但其作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激光治疗仪通过生物刺激作用,促进局部血管扩张,能够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有助于进一步降低全血粘度高切、血浆粘度、全血粘度低切,全面优化患者血液流变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药物联合激光治疗仪治疗高粘血症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能有效调节患者血粘度水平,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