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在临床中能够发挥自身作用,是现代医学技术的重要方面,对病情的判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学者提出,对临床标本实施微生物检验,其能够为传染性疾病的诊断提供帮助,也可以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支持【1】。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1月-2018年12月的微生物检验标本数10124份进行临床探究,分析不同时间段、不同标本微生物的检验差异性,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1月-2018年12月的微生物检验标本数10124份进行临床探究。其中,对照组标本数5213,其中痰液标本1633份、血液标本1575份、脑脊液标本212分、尿液标本741份、分泌物标本则为1052份;观察组标本数则为4911。其中,痰液标本1461份、血液标本1339份、脑脊液标本241分、尿液标本669份、分泌物标本则为1201份。组间的标本无显著性差异,可以对其开展公平的实验分析。
1.2 检验方法
实验以16年1月到17年6月的数据为对照组,17年7月到18年12月的数据为观察组,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在检测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要求执行,确保检测质量达标。在检测之后进行组间对比分析。整个操作均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操作者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能够确保准确无误。
1.3 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针对两组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进行对比,通过专业的临床实验分析得出数据结果,并针对医务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行考核,减少由于人员操作失误带来的阳性率错误。
1.4统计方法
针对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的检验结果进行讨论,在统计的过程中,以SPSS19.0专业计算软件为基础,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在不同标本的阳性数对比中采用计数统计,并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检验的结果上看,观察组在痰液、尿液以及分泌物的检出上其阳性率为20.9%、22.9%、26.6%,然而对照组则为23.9%、26.0%、30.3%,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在血液以及脑脊液的微生物检测中其差异不存在显著性。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标本阳性结果对比分析(份,%) 3 讨论
微生物主要指的是细菌、真菌等生物体,当患者出现微生物感染的时候则会影响到生命健康,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感染性疾病。而微生物检验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即包括标本采集的有效率、是否按照操作流程进行、能够规范化的实施检验工作【2】。通过对现阶段的检测技术的分析,其依然存在问题,即我们必须加强完善微生物检测技术,提升检出的阳性率,确保质量检测的准确性。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微生物检验所发挥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能够指导前期诊断,对临床治疗提供建议。在临床研究中,我们首先应该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对微生物标本的收集以及检验流程进行规范性要求,从而防止数据问题导致的结果错误【3】。此外,在标本储存中也可能出现差错,要防止外界环境产生的污染,保持标本活性。而操作人员也应总结工作经验,根据不同标本形式进行检验,提升仪器使用的熟练度,增强综合能力【4】。
从临床结果上看,在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上不同标本存在差异性,而不断提升检验操作能力,能够为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提供客观的评判标准,确保临床诊断具有真实性。从16年到18年三年的数据中看,标本的阳性率约为20%左右,并且在痰液、尿液以及分泌物的检出上存在差异,且观察组在痰液、尿液以及分泌物的检出上其阳性率为20.9%、22.9%、26.6%,与对照组相比占比所有下降。
综上所述,针对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的检验,其阳性率存在差异,能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黄波. 不同临床标本对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的影响[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8,7(03):396-397.
[2]丛占杰,于红,于虹,张晓明.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对比研究[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9):46+88.
[3]杨安芳.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分布分析[J]. 中国医药导刊,2013,15(11):1893+1895.
[4]刘国强,孙丹丹. 临床不同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分布[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0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