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LTE系统物理层仿真平台的建立及实现

许梅

芯昇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协议在移动通信的进步与运用下,已经在各类通讯设备的研制过程中得以大量使用。而在LTE协议的基础架构中,物理层尤为关键且不可或缺。LTE物理层仿真分析平台作为一种配套的开发与检验工具,必须在设计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应用,以支持产品的研究与检验。因而LTE系统物理层仿真平台的建立及实现,是为了满足LTE网络规划和优化的需求。本文介绍了LTE物理层的关键技术、仿真平台的需求分析、仿真平台的设计和实现过程,并给出了仿真平台的应用实例。
关键词: LTE系统;物理层;仿真平台;设计;实现
DOI:10.12721/ccn.2023.15703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 引言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LTE已经成为了全球主流的移动通信标准之一。LTE系统具有高速率、低时延、高可靠性等特点,能够满足用户对于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在LTE系统中,物理层是负责传输比特流的关键环节,因此物理层的性能对于整个系统的服务质量至关重要。为了提高LTE系统的物理层性能,需要进行大量的物理层参数优化和仿真测试。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MATLAB/Simulink的LTE物理层仿真平台的建立及实现方法,以便于进行LTE物理层的参数优化和性能评估。

2. LTE物理层的关键技术

2.1 OFDM技术

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是一种多载波调制技术,能够把快速的数据流划分为多个慢速的子数据流,并且每个子数据流都会通过一个载波来进行传输。OFDM技术具有频谱利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是LTE系统中常用的调制技术。OFDM系统的一个显著特性在于,其中的正交子载波能够通过快速傅立叶变换(FFT/IFFT)来进行调整与解码。在N点的IDFT运算过程中,我们必须进行N^2次的复数乘法。然而,如果我们使用一种常见的基于2的IFFT,那么它的复数乘法只需要(N/2)log2N,这样就能大幅度减少计算的复杂性。

2.2 MIMO技术

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是一种利用多个天线进行信号传输的技术。MIMO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的信道容量和覆盖范围,是LTE系统中重要的技术之一。LTE系统的设计应当能够满足宏小区、微小区、热点等不同状态下MIMO技术的需求。LTE已经确定MIMO天线的主要构造方式是下行2*2和上行1*2,而且,4*4这样更高层次的天线构造方案也在持续推进。此外,LTE正在进一步优化使用小区干扰抑制技术以提升小区周围的数据传输速度以及系统的承载能力。

2.3 物理层协议栈

LTE物理层协议栈包括无线接入网络(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中的物理层接口、基站子系统(Base Station Subsystem,BSS)中的物理层功能和核心网中的物理层功能。物理层协议栈的设计需要考虑多种无线环境和业务场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3. LTE技术优势

目前,虽然语音服务已经在移动通讯领域获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随着数字服务以及其应用的关键地位不断提升,这一情形将会持续发生。LTE不仅可以向用户提供像IP电话、在线游戏、多媒体信息这样的GPRS或者移动网络所带来的各种服务,还可以满足他们对于更丰富的需求。LTE系统是在全面吸收现有技术的同时,融合了部分4G关键技术而诞生的。这个技术领域的优点不仅体现在其技术层面,同时也为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期。通常,一个全新的空中接口研发需要10年的时间,然而,现在的移动网络技术开发已经历了20年的时间。另外,新的4G频谱计划在ITU世界无线会议(WRC)结束后开始分配,再加上研究、标准化以及产品设计的时间,4G网络在2014年底完成70万个基站建设,数量占到全球4G基站的40%,TD-LTE基站的80%。而在之前这段时间里,LTE产品迎来其在移动通信领域发展的黄金时期。尽管LTE在技术层面已经有了显著的提升,但在某种程度上,它仍然受到分布式基站架构的限制。对于HSPA(HSPDA+HSUPA)的升级计划E-HSPA同样给LTE带来了巨大的考验。虽然LTE的表现可能略逊现在的移动网络一筹,但由于不稳定性和E-HSPA 项目的推进相对较晚,所以LTE现在的机会远超过挑战,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竞争优势,市场前景一片光明。

4. 仿真平台的需求分析

4.1 功能需求

仿真平台需要具备以下功能:

(1)支持OFDM和MIMO等调制技术的参数设置和性能评估;

(2)支持多种无线环境(如室内、室外、城市、乡村等)的建模;

(3)支持多种业务场景(如话音、数据、视频等)的建模;

(4)支持参数优化和性能评估结果的可视化展示;

(5)支持用户自定义模型和场景。

4.2 性能需求

仿真平台需要具备以下性能:

(1)高效的计算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大规模仿真任务;

(2)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保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3)友好的用户界面,方便用户进行操作和结果查看。

5. 仿真平台的设计和实现过程

5.1 平台架构设计

仿真平台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OFDM参数设置模块、MIMO参数设置模块、无线环境建模模块、业务场景建模模块、参数优化模块和性能评估模块。各个模块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和数据交换。

5.2 平台界面设计

仿真平台采用图形化界面设计,用户可以通过拖拽和设置参数等方式进行模型搭建和场景设置。同时,平台还提供了丰富的视图展示方式,如波形图、功率分布图、覆盖图等,方便用户进行性能评估和结果分析。

5.3 平台算法实现

仿真平台的核心算法包括OFDM参数设置算法、MIMO参数设置算法、无线环境建模算法、业务场景建模算法、参数优化算法和性能评估算法。这些算法需要根据LTE物理层的技术和原理进行设计和实现。在实现过程中,需要注意算法的效率和准确性,以保证仿真结果的可靠性。

6. LTE物理层仿真平台的性能测试

LTE物理层仿真平台的性能测试是评估其性能的重要手段。下面介绍了LTE物理层仿真平台的性能测试方法,包括吞吐量测试、延迟测试、丢包率测试、能耗测试和稳定性测试。通过这些测试,可以评估LTE物理层仿真平台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LTE网络的规划和优化提供参考。

6.1 吞吐量测试

吞吐量是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可以通过模拟不同的网络环境和业务场景来进行。通过模拟不同的网络环境,如不同的用户数量、数据流量等,可以测试平台的吞吐量是否能够满足实际需求。

6.2 延迟测试

延迟是指数据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传输时间,也是评估LTE物理层仿真平台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延迟测试可以通过模拟不同的网络环境和业务场景来进行。例如,可以模拟不同的信道条件和传输距离,测试平台的延迟是否符合要求。

6.3 丢包率测试

丢包率代表了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所有数据包的损耗所占的百分比。LTE网络具有某种程度的丢包现象,所以,评估测试平台的丢包率也被视为关键的性能评估指标。通过模拟不同的网络环境和业务场景,可以测试平台的丢包率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

6.4 能耗测试

能耗是指在运行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在LTE物理层仿真平台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消耗—定的能源,利用各种网络环境和商业情况进行模拟,可以测试平台的能耗是否符合要求。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步探索更加全面和精细的能耗测试方法,为LTE网络的规划和优化提供更加准确的参考依据。

6.5 稳定性测试

稳定性是指系统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能表现。例如,可以模拟不同的网络负载和并发连接数,测试平台的稳定性是否能够达到要求。另外,我们也有办法通过改动网络参数与模拟参数,对平台的稳定性进行检验,更深入地验证其效果的可靠性。

7. 结束语

LTE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并且其发展速度也在持续加快。相关技术的进步和标准化也始终保持着前进的步伐。新的算法和技术不断被提出或纳入标准。在技术探索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一个更加便利、经济且更接近实际系统的仿真平台来证明技术的实用性和效果。本篇论文的主要内容就是构建并执行了LTE物理层仿真平台。这个系统采用了软件无线电科学,并依赖LTE物理层核心科学,旨在为LTE向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发展时所需要的创新算法和科学技术,构建一个既灵活又经济,且实际应用的软件模拟和硬件检测平台。

参考文献:

[1]张慧.基于OAI的LTE协议栈半实物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9.

[2]郝严,冯文楠.面向OFDM系统物理层关键算法模块逻辑设计功能联合仿真验证平台[J].电子世界,2018(21):11-13.

[3]常俊,杨锦朋,李祖华.LTE移动通信系统物理层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设计与开发[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8(08):46-52+58.

[4]杨汨.LTE物理层仿真平台的研究和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