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分析土地规划中基本农田保护建设与保护

王学力

潜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安徽潜山,246300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基本农田的建设与保护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旨在全面提升我国农业产量及农业效益。但是,受到我国目前土地规划的影响,给我国的生态自然环境和植物作物种植带来了一些不良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基于对我国基本农田建设与保护问题的认知和分析基础知识,进一步对土地规划中基本农田保护建设与保护的开展策略展开了论述与分析。
关键词: 土地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建设与保护
DOI:10.12721/ccn.2023.15715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一直以来,我国在土地规划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都缺乏对周边自然生态环境的关注和重视,进而导致了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为了有效地解决我国土地规划工作开展中的不科学开荒和种植现象,我国进行了一系列农田保护建设与保护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但是土地规划中基本农田的建设与保护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对此,我国需要加强对相关措施的制定与实施,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一、土地规划中基本农田保护建设与保护工作的开展意义

(一)有助于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的保障

目前,在我国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明确指出了对“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视,并且进一步指出了“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18亿亩的耕地红线必须坚守,同时现有耕地面积必须保持基本稳定”的工作开展要求,对此,强化我国土地规划工作中基本农田的建设与保护则显得尤为重要。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耕地资源紧缺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我国基本农田的建设与保护体系建设,保障耕地的面积与质量,为粮食安全奠定基础。基本农田是我国粮食安全生产任务得以完成的基础和前提,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核心,关系着我国的长治久安,对此,在土地规划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基本农田的建设与保护,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及收到来提升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为我国粮食安全、社会和谐、经济建设等奠定基础。

(二)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对于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建设工作的开展来讲,耕地是最为基础的生产资料和基本保障。对基本农田的有效建设与保护,是提升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条件及必然要求,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通过对基本农田的建设与保护,实现对我国耕地的有效维护,保障我国耕地农田面积及质量的发展水平,全面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三)有助于我国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

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而农村经济的发展则离不开农村社会和农民、农业的稳定建设,农田问题直接影响和关系到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通过对基本农田的建设与保护,能够有效提升耕地的质量,提升种植经济的收益,维护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

二、土地规划中基本农田的发展现状

为了有效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实现对经济建设体系的强化,我国针对土地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划工作。但是,在土地规划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也对我国的基本农田及耕地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这主要由于我国的土地规划工作开展水平有待提升,缺乏对土地科学规划思想及理念的深入研究,缺乏对土地情况的全面调查和科学评价而导致的,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我国土地规划工作的可行性。加之我国缺乏对土地规划工作管理体系的完善化建设,也导致了我国基本农田建设与保护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障碍。

此外,我国在基本农田的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往往片面化地重视耕地数量,而忽略了对耕地质量的保护,进而导致了我国基本农田在质量发展中容易出现问题。与此同时,还存在对基本农田周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对土地规划中基本农田的建设缺乏与其实际情况的匹配。并且,在土地规划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往往缺乏优化性的实施方案,缺乏对基本农田及耕地保护措施的详细制定,难以满足基本农田的建设与保护发展要求。目前,我国的城镇土地规划过程中,对基本农田的建设与保护矛盾更加突出,很多的农田及耕地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

上述种种现象及问题的出现,严重阻碍了我国基本农田的建设与保护,对此,则需要相关管理部门进一步强化对土地规划中基本农田建设与保护体系的完善,针对现有问题进行针对性地解决,强化对我国基本农田数量及质量的全面保护,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土地规划中基本农田保护建设与保护工作的开展策略

(一)严格遵守相关制度,科学开展土地规划工作

在土地规划中实现对基本农田的优化建设与有效保护,首先需要相关制度的管理指导和支持保障。针对目前我国土地规划实际工作开展中出现和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我国相关部门及组织机关进行了相关制度和法律的制定,旨在通过制度管理体系的建设实现对基本农田的保护。但是,在实际的土地规划工作开展过程中,这些相关的制度要求却往往没有得到切实有效地贯彻与落实,没有发挥出制度管理工作的实际价值。对此,为了强化对相关制度的贯彻与落实,则必须加强基本农田建设与保护管理人员队伍和专业组织部门的建立。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土地规划中各项工作实际开展的信息上报体系建设,完善各项管理要求及信息的传达。在土地规划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需要避免对基本农田的侵占和破坏,完善土地规划实地调查工作体系的建设,深入开展土地调查工作的研究,严格监督管理机制建设,保障基本农田的合理调整。目前,由于土地规划工作开展中往往存在临时征地及用地现象,进而导致部分基本农田遭到破坏,影响了我国耕地质量的发展。对此,相关部门及管理人员需要对这种随意侵占和破坏基本农田的土地规划现象进行明令禁止,并且加重对相关现象的惩罚力度。

(二)强化示范区的建设

目前,我国对土地的合理规划和保护意识依然较为薄弱,长此以往,不利于对基本农田建设与保护问题的有效解决。基于此,强化对基本农田示范区的建设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和途径。除了对基本农田示范区的建设之外,还需要加强对示范区建设政策及理念的推广宣传,严格监督各项工作的贯彻与落实,保障基本农田示范区的科学化和标准化建设。并且,在基本农田示范区的建设中需要加强对当代科学技术和理念的吸取,推动先进科学技术和理念在示范区建设中的有效融合。此外,需要加强对农田示范区内相关基础设施的优化配置,对示范区内容的灌溉水源、交通道路等进行科学规划,强化对农田质量的提升,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强化基本农田数量及质量的全面建设与保护

强化对基本农田建设与保护工作开展水平的提升,需要全面保障基本农田数量和质量的建设与保护,合理规划土地。就目前我国土地规划中基本农田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无论是在质量层面,还是在数量层面上,都存在一定的欠缺与不足。对此,目前我国土地规划中基本农田的建设与保护工作开展,需要全面关注质量和数量两个层面的保障建设,切实关注和提升基本农田的生产力,加大农田耕地的面积保护,增加对基本农田及耕地的投资建设力度。

结语:

总而言之,在目前我国土地规划中基本农田的建设与保护工作开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发展困境及阻碍,需要我国在土地规划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加强对基本农田建设与保护的重视,通过示范区建设等科学的手段和方式来提升我国基本农田的质量,保障我国土地规划工作的科学开展,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裴立东,赵磊.浅谈基本农田建设与保护[J].国土资源,2019,No.214(05):42-43.

[2]金卫华.浅析新农村建设与基本农田保护[J].中国农业信息,2016,No.188(09):11-12.

[3]钱永辉.严标准  高要求  重实效——临海国家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的成效和做法[J].浙江国土资源,2009,No.80(12):33-35.

[4]张延华.统一思想  明确任务  全面推进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在全省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J].浙江国土资源,2007,No.51(07):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