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析光学零件的拆胶与胶合方法

张宇

南京百花光电有限公司

摘要: 光学零件在显微镜、望远镜、相机等精密装置中具有重要应用。高质量的光学零件需要极高的制造精度和稳定性,以确保光信号的准确传输和处理。光学零件的拆胶与胶合技术在设备维护和修复中尤为重要,合理的操作不仅延长零件寿命,还能提高光学系统的性能。常用的拆胶方法包括高温拆胶、甘油煮胶和低温拆胶,而胶合方法则分为热胶法和冷胶法。精确的修补技术也能有效修复受损光学元件,保证其功能和质量。
关键词: 光学零件;拆胶;胶合;维修技术
DOI:10.12721/ccn.2022.16021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光学零件概述

光学零件是指用于处理、传输和控制光的各类元件,广泛应用于显微镜、望远镜、相机、光学仪器和激光设备等精密装置中。常见的光学零件包括透镜、棱镜、反射镜、滤光片和光纤等。透镜通过折射作用聚焦或散射光线,棱镜利用全反射和色散原理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或分离光谱,反射镜则通过反射将光线引导至特定路径。滤光片用于选择性透过或阻挡特定波长的光,而光纤则用于高效传输光信号。

光学零件的制造和使用要求极高的精度和稳定性,以保证光信号的准确传输和处理。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材料选择、表面加工和镀膜处理,以实现优异的光学性能。光学零件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和性能,因此,其拆胶与胶合工艺在设备维护和修复中显得尤为重要。合理的拆胶与胶合方法不仅可以延长光学零件的使用寿命,还能提升整个光学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二、光学零件的拆胶

1. 高温拆胶方法

在光学元件维护过程中,应用高温拆胶方法是一种有效的解决胶合面脱胶问题的手段。此方法主要利用电炉进行加热,确保整个过程在可控的高温环境中进行。首先,将1000W的电炉表面覆盖一层石棉板和5mm厚的铝板,以保证热量的均匀分布。在此基础上,安置一支温度范围在100~250℃的温度计,以实时监控温度变化。

在加热前,必须确保光学零件表面洁净无尘。将清洗后的零件放置在0.05~0.1mm厚的铝片上,并将其置于电炉中央。随后,覆盖一玻璃罩以保持热效率,通电使电炉逐渐升温至170~200℃。达到设定温度后,观察零件胶合面的脱胶程度。一旦发现胶合面出现花纹或网状条纹,即表明两个零件开始分离。这时,可以使用预热的棉布包裹零件,通过轻微搓挤使其彻底分开。待零件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再用酒精清洁废胶层,以完成整个高温拆胶过程。

2.甘油煮胶法拆胶

甘油煮胶法是常用于拆解光学零件胶合面的技术之一,特别适用于需细致处理的精密光学元件。开始前,需准备一个直径约260mm的煮锅,并在其底部垫设一块直径为240~250mm、厚3~5mm且中间钻有5~10mm孔的铝板。在铝板上方再垫一层绒布,以防刮伤光学零件。

将光学零件经过严格擦洗后置于绒布上,并覆盖另一层绒布以均匀受热。在煮锅中填充至3/4容量的甘油,并插入温度计以监控温度。接通电源后,将温度调至230~250℃并保持0.5~1小时。此温度和时间组合足以使胶合面脱胶。待温度自然降至室温后,即可将零件取出,并进一步在低温下进行清洗,彻底去除残留的胶质。此方法不仅效率高,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光学零件的原始质量和功能。

3.低温拆胶方法

低温拆胶方法为光学零件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拆解技术,特别适合那些对高温敏感或可能在高温下损坏的材料。该方法使用液态氧在特制的低温箱内创建极低温环境,实现迅速且安全的胶合零件拆解。

首先,需要准备一个具有良好保温性能的木箱,并在内部放置一个双层金属桶或双层玻璃烧杯。在容器底部铺设一层脱脂棉,用于支撑待拆解的光学零件。将零件放置在脱脂棉上,并确保其稳固。然后,利用带橡皮圈的箱盖封闭木箱,以防气体泄漏。

操作者通过漏斗缓慢注入液态氧至金属桶中。随着液态氧的注入,低温箱内的温度迅速降至-120至-150℃,因为液态氧的最低温度可达-180℃。在这种极低温度下,胶合层开始收缩并逐渐脱离,此时可以观察到零件胶合面的颜色变化,这表明两个零件开始分离。

待胶合层完全脱离后,操作者应使用竹制镊子小心地将零件从低温箱中取出,并立即将其置于含有丙酮溶液的容器中进行最后清洗。此步骤不仅彻底清除残余胶质,还能保护零件的光洁度,确保其功能和质量不受影响。

低温拆胶方法的优势在于其对光学零件材料的影响较小,尤其适用于热敏材料。然而,该方法需要使用专业的低温设备,操作过程较为复杂。操作人员需穿戴防护装备,以防低温对人体造成伤害。此外,低温环境下的操作需特别小心,避免光学零件因温度剧变而产生裂纹或其他损伤。

三、光学零件的胶合

1. 热胶法胶合

热胶法胶合是光学零件处理中一个极为关键的步骤,主要用于那些要求快速固化和高精度对位的应用场景。此方法通过精确控制加热环境,有效地促进胶水的流动和固化,从而确保胶合质量。

首先,操作者需确保待胶合的光学零件彻底清洁,不留任何尘埃或油迹,以避免影响胶合效果。清洁后的零件被放置在电炉中,特别注意凹面镜片的凹面应朝上,以便于胶水的均匀分布。在镜片下方放置一个环形垫圈,这是为了支撑零件并防止其直接接触加热平台,从而保护零件表面不被损坏。

随后,将所选用的胶水——无论是干胶粉末还是液态胶水——均匀地滴在凹透镜的凹面上。接着,轻轻放置另一块待胶合的凸透镜,确保两者对齐精确。开启电炉电源,温度逐渐升高至100℃。当达到这一温度后,使用软木块轻轻向下压挤,此举有助于排除胶合面的气泡,使胶水更均匀地分布于接触面。

待胶水固化并冷却后,可关闭电炉电源。此时的光学零件已经成功胶合,具备了所需的结构完整性和光学性能。整个热胶法胶合过程不仅提高了胶合的速度,而且通过精确控制温度和压力,确保了胶合质量达到高标准。

2. 冷胶法胶合

冷胶法胶合为光学零件提供了一种低温胶合解决方案,适合于敏感材料或要求较低温度处理的胶合场合。此方法特别强调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精确胶合,以确保光学性能不受高温影响。

在开始胶合之前,操作者必须彻底清洗所有待胶合的光学零件,以消除任何可能影响胶合质量的尘埃或污染物。清洗后的零件需要安置于专用设备上,确保它们在胶合过程中位置稳定。同热胶法胶合中使用的设备类似,凹面应向上放置,以便胶水可以在重力作用下均匀分布。

接下来,操作者会在凹透镜的凹面上滴加数滴胶液。此后,应轻轻地将凸透镜放置在其上,并确保两片透镜精确对齐。使用软木块轻压,帮助排除胶合层中的气泡,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任何残留的气泡都可能影响最终的光学性能。

胶合完毕后,整个组装需要被放入一个恒温箱中,其中的温度控制在50至60℃。在这个温度下烘烤6至9小时,是为了让胶液彻底固化。通过控制恒温箱的温度和时间,可以确保胶水缓慢且完全地固化,最大限度地保护光学零件的完整性和功能。

总体而言,冷胶法胶合是一个精细且需控制环境的过程,适用于对高温敏感的光学组件,能有效地防止因高温而可能引起的结构损伤或性能下降。通过此方法,可以确保胶合后的光学零件在光学系统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光学零件的修补

修补光学零件时,尤其是那些表面有损伤的棱镜或透镜,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材料至关重要以保证修复后的光学性能。对于表面受损的光学元件,采用极薄盖片玻璃作为支撑结构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因为这种方法可以最小化修补对光学参数的影响。

首先,需要选取合适厚度的盖片玻璃,通常在0.12至0.17毫米之间,这种玻璃多用于显微镜,其透明度和平整度符合光学要求。将这些极薄的玻璃精确地裁剪成所需尺寸,以便完全覆盖损伤区域。准备阶段中,还必须确保受损光学零件的表面清洁无尘,以免修补过程中产生新的光学缺陷。

接下来,使用特制的胶液将盖片玻璃粘贴在损伤区域。这里使用的胶液应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和足够的粘合力,以保证修补处的结构稳定性和光学一致性。涂抹胶液后,应轻轻地将盖片玻璃放置于损伤表面,并确保无气泡产生。

最后,将修补好的光学零件放入恒温箱中进行烘干。设置箱内温度以确保胶液能够在不影响材料性质的条件下完全固化。通常,这一过程需要数小时,以达到最佳的修补效果。经过这样的处理,即便修补后的棱镜在光学性能上略有下降,仍然能满足基本的图像传递要求。

五、结语

在光学零件的维修和维护过程中,拆胶与胶合技术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高温拆胶、甘油煮胶和低温拆胶三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应对不同光学零件的拆解需求,确保其不受损坏。高温拆胶适用于耐热材料,甘油煮胶法则适合精密光学元件,而低温拆胶法对热敏材料尤为友好。胶合技术同样关键,热胶法和冷胶法的选择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确保光学零件在胶合后保持其光学性能和结构稳定性。

参考文献:

张晚秋.探讨光学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J].山东工业技术,2017,(21):129.

王新海,马瑾,张永军.浅谈光学零件的超光滑表面加工方法[J].山东工业技术,2018,(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