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职业院校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过程中应当实现资源整合、资源调整,结合产业发展以及行业运作的现实需求,对现有的理论课程、实践课程进行优化、补充、完善,结合精细化、高效化教学措施,调整现有的教学生态模式,从而提高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
一、航空服务和旅游服务能力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一)需求现状
现阶段,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稳步进行,我国现有的经济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完善,在此期间旅游行业也在进行着快速高效地发展,但是相关领域还缺少具备航空服务以及旅游服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近几年来我国加大了航空旅游产业的规划部署力度,在产教融合视域下,要求职业院校与相关产业区进行紧密合作,为航空服务以及旅游服务领域提供更多专项人才,但是在当前的教学生态体系下还存在相关行业的发展水平、发展效率较为低下的情况,比如相关人才的职业素养、职业水平相对较低,其学历不高,还很难满足相关行业的岗位任职需求。从宏观层面上讲,航空服务和旅游服务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新兴项目,对于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具备较大的现实意义,但是由于大部分职业院校在办学过程中未强化对人才的实践教育培养,未结合当前产业发展部署完成对人才专业技能的培训,以至于相关行业的发展受到较大的限制和影响。
(二)人才培养现状
要想培养出具备航空服务能力以及旅游服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我国需要对现有的行业结构进行优化革新,同时及时完善现有的教育体系、教育机制,推动行业快速高效地发展。新时期我国在旅游产业领域建立起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将旅店、酒店、旅行社与学校的办学进行了有效结合,为学生提供了理实一体化的学习机会,而在航空服务专业领域也结合了航空旅游服务,如机票服务、导游服务、商务服务,开展了多元化的课程教学,旨在进一步完善相关人才的知识结构。但是,其中还存在严重的实践教学欠缺的情况,并且相关职业院校在完成对人才的教育培训之后还未对其进行有效地实践考核、实践评价,虽然相关专项人才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由于缺少实践锻炼,从而还无法在工作服务中将知识技能转化为生产力。
并且大部分学生也存在服务意识薄弱的情况,在毕业之后还很能推动行业快速高效地发展。在相关领域,我国也缺乏核心人才,大部分职业院校学生在完成学业之后通常是参与到辅助性的管理活动中,相关人才还缺少创新创造的思维和能力,无法对现有的航空旅游服务产业模式进行创新优化或给予自身独特见解,无法推动行业转型。而大部分职业院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缺乏创新创业的意识,还无法结合创新眼光、创新视野对当前的航空服务以及旅游服务的融合发展给予自身独特见解。
二、培养具备航空服务以及旅游服务能力复合型人才的策略
新时期,职业院校需要完成对具备航空服务能力以及旅游服务能力人才的教育培养,在此期间教师需要完善现有的人才教育培训模式,革新当前的教育机制,同时强化对学生的实践教育指导,对现有的实践课程、理论课程体系进行更加科学合理地规划建设,另外学校教师应当实现对当前课程教学模式、教学纲要的有效调整,并且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进而提高职业院校的综合办学水平。
(一)完善人才教育培训模式
新时期,职业院校在培养具备航空服务以及旅游服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期间应当对现有的教研模式进行优化、创新,首先学校需要完成科学高效的教学定位,且具备超前意识,对当前的旅游产业以及航空服务产业的发展趋势、发展动向进行合理评价、评判,确定服务方向以及专业教学的侧重点,明确教学层次,同时根据地方产业的综合发展需求,对当前职业院校的教学风格、办学风格进行转化调整,力求实现教学与产业发展的深层次融合。但是由于大部分职业院校对相关行业领域的发展定位不精确,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落后的思想观念,且存在显著的教学偏差,在缺少实践调研、全面调研的情况下,还无法帮助学生实现职业成长、职业发展。
为此学校应当推动产业、科研、教学工作的有效融合,并且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进行有效沟通,对现有的航空旅游服务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师资力量进行全方位打造,结合多样化的平台,以贴合旅游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完善各项教学软件设施,为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另外,企业与院校在该环节也应当进行深层次合作,抓住校企合作,对院校实训、师资力量培训等各个方面开展多维度、多样化的管理活动,达成企业与院校的合作共赢。因此,在当前要想培养具备航空服务以及旅游服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学校则应当尝试对现有的教学工作、研讨工作进行优化、创新,参照学校现阶段的办学需求、办学标准,完善课程调整、内容调整,优化教学软硬件设施,提高教学水平。
(二)强化实践教育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我国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完善,职业院校在培养具备航空服务能力以及旅游服务能力人才的过程中应当对现有的实践实训课程进行优化革新,保证旅游行业与航空行业的实践教育、实践引导工作能够正常有序地进行。专业任课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参与到实验基地进行学习探索,比如让学生在实训基地充当导游,参与到景区讲解、景区规划的过程中,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人文风俗,开展定向化的定岗实习,并且结合旅行社的经营发展需求或者引入当地的酒店管理等相关活动项目,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实践演练。而学校也需要鼓励学生进入到民用企业、风景区完成实践探索,从而实现对学生良好的教育指导。另外在实践教学环节,学校也应当加强职场模拟训练,将学生投放到真实的职场环境中,让学生参照职场岗位的工作需求进行实践学习,在此期间学校也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导游服务技能大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借助竞技比赛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专业素养。
而学校也应当在实践教学环节对现有的培养方案进行合理调整,按照学生毕业之后所从事的职业岗位属性,以实践教育为基本导向,参照航空产业特征以及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结构,完成定向化的实践教学调整,比如强化机场要客服务、旅游终端服务、客票销售服务以及旅游企业服务管理等各项实践活动。并且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过程中也应当对部分核心课程进行重点打造,比如对英语课程、礼仪课程、导游课程、服务心理学课程进行实践教育讲解,尽可能给予学生良好的实践学习探索机会,让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能够对知识点进行消化吸收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因此,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实践教学活动,引领学生参与到生产性经营管理以及职业培训、顶岗实习过程中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备显著的功效,而学校也应当与企业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为人才提供更加专业的实践学习场地,从而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三)培养双师型教师人才
引进双师型教师人才对于提高实践教学效率具备显著的功效,教师应当具备多元化能力才能够完成对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教育培养,教师需要了解并掌握航空旅游产业以及航空旅游管理专业的实际特征,并且相关专项教师人才也应当具备双师型职业资格证书,比如具备良好的财务教员资格证、导游证以及研学导师证,能够对专业教学工作给予自身独特的见解,可根据专业教学纲要完成对当前教学活动更加科学有效地规划打造,并且还需要在当前数字化、信息化时代利用混合式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来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因此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以及信息素养,且具备深厚的教研功底,以此才能够提高办学水平,在此期间学校可派遣教师参与到民航企业以及旅游企业的实践学习过程中,了解当前航空旅游产业的发展动向、发展部署,进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找到相应的切入点和方向,学校应当秉承“走出去、引进来”的教师培训观念,邀请民航企业以及旅游企业的一线员工参与到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并且开展教研活动,结合专题讲座,使得专业教师能够进一步补充、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且具备较强的实践授课能力,以及办学管理能力。因此学校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法,对现有的双师型教师人才进行更加科学有效地培养和打造,提高相关教师人才的专业素养以及专业办学能力,从而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
三、结束语
总体来说,在对航空+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进行开发建设打造的过程中,我国需要兼顾区域经济长远发展的实际需求,完成对产业品牌的有效塑造,并且革新现有的产业发展模式,做到精细化、高效化的产业调整,提高我国产业的综合运作水平、运作效率。在此期间,相关单位应当完善现有的管理决策,优化并革新当前的经济发展体系,尝试调整现有的产业布局,从而为品牌形象的塑造提供良好的条件。并且在打造区域优势品牌期间,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单位均应当开展联合协作,尽可能在该环节完善一系列的配套政策,以及发展管理方案,做到宏观调控、宏观管理,提高相关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胡苗苗. "航空+旅游"模式对区域经济发展与品牌塑造的影响[J]. 旅游与摄影, 2020, 000(022):P.33-34.
[2]杜昀倩. 全域旅游视域下珠海斗门乡村旅游发展浅析[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0, 000(013):155.
[3]华钢, 楼嘉军. 会展品牌塑造影响因素研究——以中国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为例[J]. 旅游论坛, 2010(01):90-96.
[4]尤振来倪颖. 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互动模式研究——以轮轴型产业集群为背景[J]. 科技管理研究, 2013, 033(010):79-83.
[5]罗本琦丨方国根. 论区域文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安徽区域文化发展的启示[J]. 探索与争鸣, 2008, 1(10):70-null.
教法研究, 201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