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土地收购储备的运行机制研究

邢延军

庆安县土地收购储备交易中心,黑龙江庆安,152400

摘要: 在新时代下,城市想要加快发展步伐就要重视做好土地收购与储备工作,将之作为城市化建设、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稳定土地与房地产市场的重点工程,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应结合区域土地资源分布情况,根据现存的土地产权模糊、管理体系不完善、土地收购储备运行机制不合理等问题,在做好土地收购储备宣传工作的基础上,制定切实有效的、合理的土地收购储备运行机制,进而提升土地资源配置、规划、布局的科学性,显著减少闲置土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更好促进城市旧城改造、房地产投资活动顺利开展。据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土地收购储备运行机制的完善策略。
关键词: 土地资源;收购储备;运行机制
DOI:10.12721/ccn.2023.15716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由于现阶段土地收购储备工作不够成熟、完善,累积了一定的历史遗留问题,且部分区域的城市改造难度较大,收购成本较高,增加了土地储备的风险,针对这一情况,要求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加大重视程度,着重排查各项土地收购储备项目的问题,从实际出发,联系当地政府部门、土地管理部门,明确掌握土地资源发展情况,以此为依据,制定更为契合的土地收购储备运行机制,以保证为城市规划、城市功能强化、城市化建设项目开展、土地所有者权益维护等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1.土地收购储备运行机制建立的必要性

1.1 可优化土地供应方式

建立行之有效的土地收购储备运行机制,能够保障土地交易的合规性、科学性,监管土地出让流程,确保严格按照招标、拍卖等正规方法完成土地售卖,减少以协议批租方式进行交易的市场乱象,以为供应土地前期开发功能设置、房地产投资、土地应用制度革新等提供良好环境,帮助切实落实土地资源系统化管理工作,防止出现炒房行为。

1.2可提高城市规划合理性

在土地收购储备运行机制实施下规定收购储备工作应统一开展,且参与企业禁止私自进行招商引资,在这一情况下,有效缓解了政府压力,并提高了城市规划工作开展的合理性,加快了城市发展步伐。例如,在严格遵守城市规划改革规定要求的基础上,对部分已破产的工业土地进行二次开发利用,将之转变为公益性的用地资源,增加土地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由政府进行收购间接为工业工厂提供资金支持,不仅创造了可观的社会效益,还帮助工厂企业解决了资金问题,促进区域经济良好发展。

1.3可强化森林资源管理效果

土地收购储备运行机制在森林资源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首先,提高了城市的生态修复效率。在合理进行土地收购储备工作过程中,有效提高了区域天然林资源的管理质量,可对林木保护区、海防林分布区、天然林种植区等进行科学规划,设立自然林业保护修复信息系统,使得天然林覆盖面积不断拓展,解决了林业资源紧缺问题。其次,能够推动森林生态可持续发展,按照土地管理规章制度,加大森林资源整合程度、管理力度,切实落实国土空间整治、土地收购储备工作,提升森林资源管理效益。

2.土地收购储备运行机制的完善策略

2.1加强土地收购储备部门与其他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力度

为进一步优化土地收购储备运行机制,应重视加强土地收购储备部门与其他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力度,具体而言,首先,在进行土地收购储备期间,需要深入了解区域的土地资源分布和安排情况;其次,要调查现存的土地问题,由储备交易中心人员负责制定问题解决措施,结合场地围墙、地质灾害评估、配套核查要求、非标准地块收储改出让等策划针对性优化方案,促使土地挂牌出让工作顺利开展。再者,应落实好土地收购管理工作,设立相应的服务保障体系,提高土地交易规范性、公正性。最后,要积极主动与政府相关部门建立紧密联系,加大信息共享力度,以更好掌握区域土地储备情况、土地遗留问题,确保土地收购储备运行机制的适配性。

2.2设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土地市场管理机制

通过建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土地市场管理机制,也是优化土地收购储备运行机制的可靠手段。针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而言,以提高土地利用合理性,避免土地资源浪费为宗旨,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环境保护政策,制定一系列适用的耕地保护机制、措施,持续更新完善保护内容。针对土地市场管理而言,以违规用地、闲置土地泛滥等问题为主要治理内容,区域政府、土地收购储备部门应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要求对违法用地企业、人员予以严厉惩处,并进行罚款。同时,要以保障土地收购储备效益为宗旨,在秉持节约集约理念的情况下,提升土地规划布局的科学性,促使土地资源再生。另外,要积极补充、细化农村土地产权机制,创新土地税收标准制度与土地资源配置机制,并建立完备的土地利用循环体系。

2.3搭建网络土地收购系统管理平台

想要有效完善土地收购储备运行机制,还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引进先进的网络技术、信息化技术和新型的设施设备,建立智能网络土地收购储备管理平台,开设土地资源收购、土地项目、土地转让等业务模块,集中统一采集、整合、存储相关土地数据资料,取代部分人力作业,提升土地收购储备工作效率、质量,自动优化、升级运行机制。同时,通过建立线上操作平台,达到公开、透明、公正开展土地收购储备工作的目的,防止出现违法的土地交易行为。此外,还可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土地工程设计BIM系统,和集采购、销售、土地收购于一体的网络平台,对土地资源进行卫星定位与分布图像捕捉,创造土地资源建设模型,以直观、便捷开展土地评估、资源储备管理工作。

2.4建立专业化、联动化的运行机制监管主体

现阶段,土地收购储备运行机制存在着行政管理和收购储备中心监管并立的问题,这就需要建立复合化管理主体,以协同合作的方式,加大对土地收购储备项目的管理效果。为此,可组建专业化的监管团队,调配国土资源行政人员专门负责对土地项目开展全流程进行监督,充分发挥自身的行政权利、作用,确保做出精准判断与合理决策。其次,要组建联动化监管机构,倡导区域财政、审计、纪检监察部门人员一同参与推进土地储备工作,保证监管工作真正落实到位,在实践过程中,财政人员主要负责对项目投资金额、预算经费、成本支出等情况进行追踪管理;审计人员主要负责对占用土地的工程建设内容进行深度检查;纪检监察人员主要负责对项目建设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评估,对监管主体工作内容进行审查。

结语:通过有效优化土地收购储备运行机制,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减少区域土地资源浪费现象,保证合理规划土地,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维持土地市场均衡、平稳的供需关系,以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加大对土地收购储备运行机制的优化、调整力度,结合现存的土地收购储备问题,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通过加强土地收购储备部门与其他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力度,设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土地市场管理机制,搭建网络土地收购系统管理平台,建立专业化、联动化的运行机制监管主体,从而提高运行机制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黄碧辉,陈可新,周文娟.基于GIS的土地收购储备系统设计与实现[J].现代信息科技,2022,6(09):22-25.

[2]刘欣然.地方土地收储工作中存在问题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20,26(22):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