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露天采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与恢复治理措施

赵伟娟

邢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河北邢台

摘要: 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矿产资源是重要保障。矿产资源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矿产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矿产资源的使用量不断上升,随之而来的矿山开采规模越来越大,进而致使矿产资源面临着紧缺问题。在矿山开采过程中还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严重影响到了生态稳定。
关键词: 露天采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恢复治理措施
DOI:10.12721/ccn.2022.15707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不断发展的工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随着开采工作的深入,周边环境所受影响也以较为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要想避免问题的出现,以优化开采方式对周边环境进行治理是相关企业的最佳选择。

1露天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1.1地表破坏

露天开采需要砍伐地表植被、开挖岩体,产生许多固体废弃物,在地表堆积严重破坏到原有地表,引发裸地、陷坑等问题。

1.2水污染

在开采矿山时通常会有许多尾矿废水,严重污染到矿区周边的地下水与地表水。开采逐步深入,采矿区的面积也在逐渐加大,如若地质结构出现改变,容易致使地表水径流降低,导致地下水、地表水与降水间的平衡受到破坏。

1.3地质灾害

开采矿山容易引发水土流失、地面裂缝、采空区沉降、泥石流以及滑坡等地质灾害。在露天开采时还会产生大小踩坑、弃土堆、选矿的淤泥,严重危害了矿山的地质环境。

1.4大气污染

在开采矿山时,特别是在进行采石场作业时往往会产生许多烟尘废气,从而对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

2露天采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恢复治理措施

2.1强化对矿区开采以及治理的监督

露天矿山在开采过程中势必会对原本地质结构、自然环境、植被生物等造成不同程度影响和破坏,但在开采过程中,只要做好规划,就可以降低矿产开采对矿区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因此,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加强监督。在矿山开采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各项标准,包括固体废弃物处理、污水、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排放等,一旦发现有违规行为,要及时叫停,并限期进行整改,整改合格后才能重新开始开采。在矿区地质环境治理方面,首先要落实治理责任,明确谁开采、谁治理的基本原则,要求矿山开采企业在开采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后续治理规划,并递交相关部门进行审批。对于那些拒不承担矿区地质环境治理的企业要予以关停。

2.2植生袋法

提前把土、有机基质、有机肥料混合在一起,放入乙烯网袋里面,沿着坡面向上放置,袋子的大小和薄厚根据实际的状况来说。第一,施工步骤:先清理边坡,其次在铺设生态袋、移动栽花灌木,随后浇灌草木,最后进行养护。第二,清理边坡:在施工之前把坡面坑洼处抹平,坡面的不平不能超8cm,然后在开展后面码砌植生袋等。第三,铺设生态袋:沿着坡平面铺设生态袋,袋子应该和坡面贴紧,存在缝隙的需要用土填满,生态表皮应该铺洒上一些种植土,以便移动栽花灌木、浇灌草木。第四,养护:在边坡移交之前依照植物的成长状况开展浇水、施肥、补充植物、除害虫,直到植物稳定成长。下雨天应该进行覆盖以及排水等方法,避免雨水进行侵害。夏天应该多进行浇水,等到植物长大在将浇水次数减少。

2.3进一步强化法律法规的建设与实施

强化相关矿山环境法治与制度方面的建设,积极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相关体系,以便更好地促进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化。如可充分结合各地区矿山环境的具体情况及发展现状,制订相关政策、规范,且需全面落实和执行到矿山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中的各个不同的阶段中去,以为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给予强而有力的制度保证,使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面向法制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还需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加大其执法工作力度,尤其是对于一些正在实施中的工程项目,更应当加强管理制度及责任的落实,全面保障工程项目的整体实施质量,尽可能避免发生地质灾害事故,切实制订和落实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有关责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好环境保护监督及检查工作。另外,还需强化矿山周围环境的实时监测,如发现有严重破坏矿山环境的企业,应当及时现今其限期内完成治理,同时加以依法处理。

2.4强化矿山资源开采技术创新及研究

对于矿山环境治理工作来讲,想要切实落实好矿山环境治理工,就需要具备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持。所以,这就需要不断强化技术创新和研究,进一步推进矿业技术的升级和优化。利用先进的技术、工艺、设备以及材料等,不断推进我国矿业生产的发展和效益的提升。同时,还需加大对选矿技术的研究和创新,不断提升矿山资源的利用率,尽可能减少资源损耗,从而进一步减轻矿山环境的破坏程度。科学有效地将各项先进技术应用到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中,要以有效地降低矿山环境破坏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作用,同时还可以有效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进一步强化矿山环境治理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加大科技方面的投入,不断推进资源的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的产业化发展。积极引进、开发矿山损毁后土地复垦及生态重建等的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推进矿山生态重要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进一步强化矿山环境治理工作力度。此外,还需加强对国外各项环境保护措施、技术以及经验等方面的学习,不断提升国内矿山环境治理工作能力,使我国矿山环境得到综合有效地治理和利用,不断推进矿山环境破坏的预防和措施工作。

2.5地面沉陷、地面塌陷、地裂缝防治

地面出现裂缝、下沉、坍塌等情况大部分都是因为对于地下水毫无节制的吸取,还有可能是采空面积过大才使这些情况一再发生。因为地下水而引起的地面坍塌,能够采取防渗帷幕等方法对其开展治理,对于采空面积过大引发的地面裂缝等,不妨利用旧的废气土石开展填埋,或者更深入对开采策略实行改良和优化使其可以达成高效的防控地质情况。

2.6露天矿的信息化建设

林毅夫曾经提出:“所谓信息化,是指建立在IT产业发展与IT在社会经济各部门扩散的基础之上,运用IT改造传统的经济、社会结构的过程”。现阶段已经出现很多规模较大的露天矿逐渐和科技公司靠拢联合现象,同时综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构建出科学适用的生产体系,主要用在对露天煤矿的安全检测和安全预警上。在信息化建设运用到煤矿开采工作中时,降低了人力实地操作的几率,进而降低了工人伤亡的数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矿石作为我国自然资源中十分宝贵的资源之一,为工业生产、百姓生活提供了原材料,极大的丰富了社会的物质条件。加强开采工程的管理工作,有效遏制各种安全隐患,提供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尤其要通过信息技术,对露天矿山的边坡治理、安全管理、炸药爆破和矿石装运进行全程监管,确保技术创新与安全管理偕同进行。

参考文献

[1]赵学宏,于宗孝,高源.内蒙古典型露天矿山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模式研究[J].江西科学,2019,37(06):948-952.

[2]侯卫华,张宪尧.浅谈山东省露天采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与恢复治理措施[J].世界有色金属,2019(14):44+46.

[3]秦康靖.胜利矿山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