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无线电技术及无线电调试技术的分析

陈健

贵州航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09

摘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及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无线电技术在各个方面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无线电调试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智能无线电技术,能够科学有效地对空间频谱展开主动检测作业,充分发挥出频谱资源作用。因此,研究无线电技术及无线电调试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本文就对此展开探讨。
关键词: 无线电技术;无线电调试技术
DOI:10.12721/ccn.2024.15728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 无线电技术的重要性

1.1 维护国家安全

在信息化时代,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与此同时,无线电技术的滥用也给国家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等非法组织利用无线电技术进行通信、指挥、策划等活动,对国家安全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因此,加强无线电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及时发现和打击这些非法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2 保障公共安全

在公共场所,无线电设备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如无线网络、广播、电视等。然而,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行也可能对公共安全造成影响。例如,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诈骗、传播违法信息等犯罪活动,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加强无线电技术的应用,对于及时发现和防范这些犯罪行为,保障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3 促进经济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无线电技术在国际贸易、金融、物流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无线电技术的滥用也给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例如,一些企业和个人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非法通信、窃取商业机密等行为,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秩序。因此,加强无线电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1.4 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随着科技的进步,无线电设备在家庭、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例如,家庭无线网络、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应用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服务。然而,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行也需要依赖于良好的无线电环境。因此,加强无线电技术的应用,对于保障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5 环境保护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无线电技术在环境监测、生态保护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例如,利用无线电技术进行大气污染监测、水资源保护等,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因此,加强无线电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推动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 无线电调试面临的困难

2.1 无线电设备调试工作的存在感较低,调试人员水平不高

实际上,不管是制造单位,还是从事无线电调试的人员,都没有将无线电调试视为一项重要任务。当前,有关工业部门还没有从全局视角来构建一个系统性的问题解决系统。在正式上岗前,对无线电设备问题,无法提前对工作的业务流程进行熟悉,这就造成了相关理论知识的缺失,从而导致了某些员工专业技术技能与相关要求不相符,同时还存在责任心不足的问题。当前,由于技术的变革和升级,无线电的结构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调试人员若不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先进的技术经验,自己动手操作,将会使调试与管理工作陷入困境。

2.2 管理制度存在漏洞

为了保证无线电调试人员可以严格遵循调试工作的有关程序和规定,有关部门需制定调试管理制度,对工人的操作行为进行规范和限制。但是,就现阶段而言,我国无线电调试管理制度还存在诸多缺陷,给其执行带来了诸多困难。同时,无线电调试人员对自己的工作没有任何认识,他们在工作中表现得太放松,不能保证无线电调试后能够恢复正常,这严重影响了无线电的正常运营。

2.3 调试技术没有得到创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无线电设备性能也在不断地得到提高。为了与无线电调试设备的演化相适应,调试技术也应该相应地进行优化和创新,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调试技术水平还停留在原来的状态。在调试时,如果没有为调度人员配备先进设备,很可能会造成调试人员不能针对设备出现的问题,从而影响调试工作的进行。

3 无线电技术及无线电调试技术措施

3.1 设备自检集成技术

设备自检集成技术是指通过在无线电监测技术设施中安装智能终端,实现对设备的定期或实时自检,自检内容包括设备的工作状态、性能参数、故障信息等,并将自检结果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上传到云端平台,实现对设备的全面监测和管理。该技术可以有效地发现和排除设备故障,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人工巡检的成本和风险。动力环境监控集成技术是指通过在无线电监测技术设施中安装各类传感器,实现对动力环境的实时监测,监测内容包括电源电压、电流、功率、温度、湿度、烟雾等,并将监测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上传到云端平台,实现对动力环境的可视化和智能化管理。该技术可有效地预防和处理动力环境异常情况,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动力环境的安全性和节能性。

3.2 工作流程电子化技术

工作流程电子化技术是一种将传统纸质或人工的工作流程转化为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数字化工作流程的技术,通过定义、建模、执行、监控和优化各个环节的业务逻辑,实现工作流程自动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工作流程电子化技术在无线电监测技术设施智能化运维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减少错误和遗漏、增强协同性和可追溯性。工作流程电子化技术的原理是基于客户端/服务器(C/S)或浏览器/服务器(B/S)架构,通过网络协议和数据交换格式,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和集成。工作流程电子化技术主要基于网页表单的工作流程电子化,通过网页表单收集和提交各个环节的业务数据,借助后台数据库存储和处理业务数据,在固定网页界面面向管理人员展示业务流程。这种方式具有跨平台、易部署、易扩展等优点,但也存在界面设计受限、交互性较差等缺点。还可通过物联网设备(如传感器、摄像头、智能锁等)收集和提交各个环节的业务数据,通过云端服务器或边缘计算节点存储和处理业务数据。

3.3 通电观察法

在无线电调试前,必须对线路进行认真检查,尤其是对电源、接地等线路要特别注意。同时,还需要对焊接部位的毛刺、设备等进行检查。此外,还需要对印刷电路板进行清洁,避免造成板面的污染。检查印制电路板是否牢固,防止在调试时出现铜箔与电路板基底脱开的现象。检查完电路,接下来就是通电。一般情况下,一个无线电设备内的电力供应包括 3 个部分:整流、滤波以及稳压电路。在排除故障前,应首先切断电源,接上对应的模拟负荷,再接上电源。同时,确定电源的输出电压及极性满足设计要求后,再与主电路相连,并进行断开处理。如果用电池来驱动电子设备,还需检查极性安装的正确性,以及电池容量是否满足设备要求。在对线路、电源等进行检查后,确认无异常后,便可进行必要的通电观测。这时,不需要核对数据,只要看一下电路板的状况就可以,比如,有没有臭味或者电路板发热等。若有以上所述情况,则在移除故障部位后,应立即切断电源,对各组件进行检测,以确保各组件均能正常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今天的无线电技术正朝着高频段、宽带化以及低功率等方向发展,加之各种信号日益密集,使得传统的无线电调试很难达到精准监测的目的。为突破传统无线电监测的局限性,有必要建立网格化无线电监测系统,实现更加精细的信号监测并可对信号进行实时分析,满足更多的调试需求。

参考文献:

[1] 北京世纪德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DC1900ATS系列多制式在用无线电发射设备现场自动检测系统[J].中国无线电,2017(08):70-72.

[2] 王正.基于无线电监测技术的认知无线电频谱检测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02):178-179.

[3] 阴志华.无线电产业发展迅猛,监测检测保驾护航——访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副主任薛永刚[J].数字通信世界,2010(02):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