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儿童文学视野下的乡村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肖俩跃

​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水田镇中心学校,云南昭通 ,657909

摘要: 小学语文是开启儿童思维的金钥匙。培养语文素养,不仅有益于养成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还能促使新课标理念下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基于此,我们必须确认开展良好的语文教学非常必要。然而,探视现行乡村小学语文教学,儿童文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严重缺失,却难以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提高语文学习兴趣,也无法促使教学生动活泼的达成。因此,本文重点探究儿童文学在乡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的有效对策,希望对提高乡村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儿童文学;语文教学;兴趣
DOI:10.12721/ccn.2021.15702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现阶段,从乡村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儿童文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使用情况并不十分理想,这确实不能充分发挥儿童文学的有效价值和积极意义,不利于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乡村小学语文教师应加强对儿童文学应用的认识,选择有效的对策,实现儿童文学更合理的应用,使儿童文学的应用达更理想的效果。

一、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主要包含教学作用、审美能力提升和娱乐作用。儿童文学包涵着丰富的哲学道理,对于小学阶段还未有三观意识的学生来说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对儿童文学长期的阅读,能激发思维能力、提升想像力、加强身心健康培养。儿童文学语言生动,通俗易懂,有趣,诱导学生走进作品,体验阅读,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对于学生学会口语交际、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有着正面的影响。此外,儿童文学还具有审美特征。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感受文本之美、人文之美、社会之美,全面提高小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能让学生逐步认识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以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美育目标。

二、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加强情感升华

在教学中将儿童文学的情感内涵充分的发挥出来,以此为基础开展审美教育。儿童文学的艺术性和故事性不仅可以为学生表现优美的文笔和写作方法,对学生审美的神经调动方面产生影响,提升美感能力,还可以拓展思维能力、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以《找春天》(部编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的教学为例,“探头的小草、早开的野花、解冻的小溪、飘摇的风筝”等春天特有景物的描写,真正的满足学生的情趣,使学生从感觉春天的美,到欣赏春天的美,进而为学生确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二)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儿童文学素养

在小学语文课程中,为实现儿童文学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应用,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儿童文学素养。因为,作为成年人的老师,已远离了人生的童年,对于孩提时候的情感,老师可能早已忘记,感受没有那么深刻了。这就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理解儿童文学的内涵,穿越时空,将其置身于“童年”,才能更加有效地与学生沟通,提高学生的认知感悟。因此,教师有必要提高自己的儿童文学素养,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充满童趣的课堂。例如,在《草原》(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资源,探索同类儿童文学,让学生阅读后形成自己的体验,再阅读相应的书评和体会,与自己的经历进行比较,加强学生自我对儿童文学的感受,形成一定的知识素养。

(三)利用儿童文学提高学生素质

大量摄取儿童文学作品,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阅读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等。小学阶段,学生们各方面的想法都处于萌芽状态,阅读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发酵剂,对学生自身的道德素质有很大的、潜移默化的帮助。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一些文学故事独立阅读,然后让他们自己思考作品中主要人物的素质,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使他们能够理解主人公的人生品质,从而在萌芽中形成积极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为未来的成长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儿童文学对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

(四)对教材入选进行调整

要改善当前儿童文学的运用状况,应从教材的选择入手。在编写教科书时,教育当局应优先考虑经典文学作品,如: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和托马斯·格林的经典童话,以及《格列佛游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这些优秀作品,不仅水平高、质量好,而且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诱发学生的共鸣,当学生在阅读课本片段后一般会有阅读原著的想法,这可以有效地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形成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此外,在教材的选材上,还应选择通俗的、易懂的、富有儿童情趣的,可以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文章。因为,这些文章易学,对学生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品德养成,也有助于提高语文水平。

(五)增加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和阅读指导

目前,乡村小学语文课程中儿童文学的课时量和比例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量,因此,增加课外阅读时间非常必要。为实现这一构想,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积极尝试以下做法:一是,教师务必加大对学生课后阅读的指导力度,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儿童文学作品的内涵和作用;二是,教师必须与家长沟通,寻求家长的密切合作,让家长了解摄取儿童文学对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三是,经常组织一些有意义的阅读活动,如班级阅读俱乐部、阅读交流会等,让学生自由讨论、交流、分享经验;四是,建立在线学习平台,如借助微信、QQ群等,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解决学生在阅读中的疑问和困难;五是,开办亲子课外阅读,让家长与孩子在同台阅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交流。

结束语:综上所述,乡村小学语文教师在将儿童文学引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提升学生文学素养,教师应不断改进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找到更适合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儿童文学最大限度地彰显其作用,从而使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更顺利、更高效,使小学语文学习更容易。

参考文献:[1] 王利.试论小学语文儿童文学的教学策略[J].内江科技,2016,37(11):136+157.

[2] 刘丙东.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儿童文学教学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5(07):13.

[3] 陈小云.小学儿童文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教师教育论坛,2015,28(04):53-54.

[4] 徐珺.关于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策略的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4):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