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置管,因操作方便、可避免反复穿刺,于临床上广泛应用,而对于肿瘤患者,因其需持续静脉化疗给药,开展PICC置管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因操作、维护等因素影响,易出现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1-2]。为降低肿瘤患者PICC并发症,本次试验即分析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效果。
1.基线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64例,按护理模式不同分组为参照组(n=32)、研究组(n=32),参照组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35岁~73岁,年龄均值(53.26±3.21)岁,PICC穿刺部位为贵要静脉、头静脉、正中静脉例数分别为16例、4例、12例;研究组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34岁~72岁,年龄均值(53.12±3.15)岁,PICC穿刺部位为贵要静脉、头静脉、正中静脉例数分别为15例、5例、12例。两组行PICC肿瘤患者各基线项目数据比较,P>0.05。
纳入标准:(1)经临床病理诊断,确诊为恶性肿瘤;(2)年龄高于18岁;(3)意识清晰,能够正常沟通;(4)关于本次实验内容,患者知晓,自愿配合、参与。排除标准:(1)已出现PICC并发症;(2)存在凝血、免疫功能障碍;(3)发生严重感染。
1.2 方法
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即为患者介绍PICC注意事项、必要性以及日常导管维护内容。
研究组:接受预见性护理,即:(1)认知干预。就PICC置管内容作进一步强化介绍,详细介绍PICC置管的必要性、意义、目的、流程、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认知,进而争取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避免因认知缺乏所致不配合。(2)心理干预。为避免患者因情绪波动所致异常拔管情况发生,需关注患者的情绪波动,评估患者心理健康,分析情绪影响因素,针对性开展心理疏导,确保患者情绪稳定。(3)感染预防。置管期间,作敷贴更换、穿刺置管操作时,要求严格遵循无菌要求,密切关注敷料状况,若敷料出现潮湿、卷边等情况,需及时更换,确保穿刺部位的干燥、清洁,以防出现局部感染。(4)导管维护。避免因持续置管所致导管阻塞,输液前、后需以生理盐水作脉冲式冲管易正压封管,同时,要求输液顺序合理,在完成高渗、输注粘稠性较高的药物后需以生理盐水冲管后,再作其他药物的输注。(5)静脉炎预防。避免因机械性刺激等原因所致静脉炎,在维持患者稳定情绪的同时,要求穿刺时动作轻缓,避免反复穿刺,关注穿刺部位,若出现红肿、热痛,需及时对应处理。(6)穿刺部位渗血预防。穿刺前确保患者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良好,取弹性较好的血管作穿刺,告知患者穿刺后3d内避免大幅度的活动。(7)过敏性皮炎预防。使用无刺激、透气的抗过敏胶布,增强患者营养。
1.3 评价指标
比较护理满意程度,以问卷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护理操作、护理态度、护理效果、护理质量,各指标分值区间在0~25分间,分值越高,则护理满意度越高。
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常见有导管阻塞、静脉炎、感染、穿刺部位渗血、过敏性皮炎等。
1.4数据处理
以SPSS20.0处理结果数据,计数、计量数据分别以n(%)、(x̄±s)表示,对比分别行X2检验、t检验。p<0.05,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护理满意程度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各指标分值高于参照组,P<0.05。见下表。
表1.比较护理满意程度(`x̄±s,分)
2.2比较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25%低于参照组25.00%,P<0.05。见下表。
表2.比较并发症发生率[n(%)]
3.讨论
PICC置管,操作方便,置管时间长,创伤小,可有效避免反复穿刺所致损伤,于临床输液、肠外营养支持、化疗给药等方面有广泛应用。而肿瘤患者,因需持续静脉化疗,开展PICC置管可满足患者持续化疗的需求,但实际应用中,因操作、维护不当等因素影响,易出现静脉炎、导管阻塞、感染等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引发非计划拔管[3-5]。因此,针对行PICC置管的患者,需做好护理服务工作,而本次试验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各指标分值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说明,预见性护理效果更佳。预见性护理,属超前护理模式,即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作预见性干预加以避免,用于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中,强化健康教育、心理干预以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同时,针对可能出现的导管阻塞、静脉炎、感染、穿刺部位渗血、过敏性皮炎等并发症,作预见性护理干预,以降低发生风险[6-7]。
综上,预见性护理干预用于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中,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提升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吴完婷.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症防治效果及心理状态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21,19(21):103-105.
[2] 金娇,杭凌云,李玲,等. 预见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防控效果[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4):156-158.
[3] 宋晓娟. 预见性护理在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2021,33(15):161-162.
[4] 许吉莹. 预见性护理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2023,39(22):115-117.
[5] 石建红,刘媛. 预见性护理对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6):1052-1054.
[6] 关胜男,甄叡,毛娟,等. 基于风险管理的预见性干预在宫颈癌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癌症进展,2023,21(19):2159-2161.
[7] 嵇绍兵,张松丽. 肿瘤患者长期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与预见性护理对策[J]. 新疆医学,2023,53(1):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