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光伏电站的光伏桩在冬季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结冰情况,对混凝土桩产生不同天然水域中的冰是水温、气象、地貌条件的综合作用的结果,我国东北地区每年都会受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需要对冰的影响有更深入的研究。由于外部温度的升高,冰层遵循热胀冷缩的原理,进而体积会发生膨胀,由此产生的静冰压力会对混凝土桩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对季冻区混凝土桩-冰仿真模型进行受力分析计算研究。
1 冰与混凝土桩相互作用有限元计算模型
1.1 计算模型的基本假定
模拟计算外界温度,升高后冰层对桩产生的静冰压力。进行建模分析之前,对实际情况作如下的假定:
(1)假设冰层是连续体,忽略冰层中气泡,裂缝等对静冰压力的影响,冰层的重力与冰下水面提供的浮力相抵消。
(2)冰层与桩的接触形式:由于冰与混凝土之间不能传递拉力,两者只能传递压力。因此对冰层与混凝土的接触部位采用接触单元来处理,建立接触对,采用主-从(Master-Slave)接触算法。
(3)设冰层内初始应力较小,即认为计算初始时冰层中无初始应力。
(4)冰层上表面与下表面温度相差不多,因此假定冰层上下温度变化一致。
1.2 几何模型及材料参数选择
桩采用C80高强混凝土,桩长10m,桩径分别为0.3m,0.6m,0.8m进行模拟;冰层长和宽为10m×10m,厚度为1m,模型构造如图1所示。
图1 冰-混凝土桩模型结构
(1)混凝土材料
混凝土材料选择混凝土塑形损伤本构模型,是常用的本构模型,可以很好的模拟混凝土材料,并使模型更容易收敛。混凝土材料参数见表1。
表1 混凝土材料参数
(2)冰层材料
参考相关研究的成果,冰的材料参数见表2。
表2 冰材料参数
1.3 边界条件及荷载
如图2所示,将桩顶端视为自由端,忽略土体对混凝土桩的影响,桩底部视为固定约束。冰层的压力可分解为x,y两个方向,此时可将垂直于冰四周方向进行约束,即分别为x,y方向进行约束,冰层底部对z方向进行约束。
对冰层设置预定义温度场,初始温度为-30℃,随着时间线性升温到-10℃,由于热胀冷缩冰层会对桩产生挤压应力,因此需要研究温升冰膨胀对桩的挤压应力等影响。
图2 模型边界条件设置
2 计算结果分析
2.1 不同桩径的挤压应力分析
如图3所示,分别为不同桩径沿着接触段的冰压应力,从图中可看出,每种桩径,从冰层底部到冰层上部,冰层压应力变化不是很大,且桩径0.3m的混凝土桩所受的y方向压应力最大,桩径0.6m混凝土桩所受y方向压应力次之,桩径0.8m的混凝土桩所受的y方向压应力最小。因此得出混凝土桩桩径不同,y方向压应力也有所差距,混凝土桩桩径越大,所受y方向压应力越小,反之,混凝土桩桩径越小,所受y方向压应力越大。
图3 不同桩径y方向压应力
2.2 不同桩径位移分析
如图4所示,分别为不同桩径沿着接触段产生的位移,从图中可知,从冰层底部至冰层最上部这一区段,桩的位移呈线性增长趋势,冰层底部桩与冰层接触的部分,产生的位移最小,冰层最上部与桩的接触部分,产生的位移最大。不同桩径产生的位移也有所不同,桩径为0.3m的混凝土桩产生的位移最小,桩径0.6m的混凝土桩产生的位移比0.3m桩径的大,桩径为0.8m的混凝土桩产生的位移最大,由此可知,混凝土桩的桩径越大,由于冰层膨胀产生的位移越大,反之,桩径越小,由于冰层膨胀产生的位移越小。
图4 不同桩径冰与桩接触段产生的位移
3 不同强度混凝土的有限元分析
如图5可知,三种不同强度下冰层对桩产生的y方向压应力一样,且产生的最大的压应力为0.68MPa,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可知C30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 =30MPa,C40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 =40MPa,C50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 =50MPa,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远远大于冰层对桩产生的压应力,因此桩并不会挤压破坏。
图5 三种强度混凝土y方向压应力
从应变的角度分析,混凝土极限压应变随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而降低,因为强度越高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越大,应力应变的比值越大,即强度越高,混凝土越脆,因此应变越小。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C30混凝土桩产生的应变为εu=0.0033,峰值应力对应压应变ε0=0.0020。不同强度混凝土桩产生的应变如表3,C30混凝土桩产生的应变为14E-6,C40混凝土桩产生的应变为12E-6,C50混凝土桩产生的应变为8E-6,均小于极限压应变,可知桩没有发生破坏。
表3 混凝土强度与应变关系
综上所述,冰层对桩产生的膨胀压力远远小于混凝土的强度,且桩的应变也远远小于极限压应变,桩并不会发生挤压破坏。因此混凝土的强度可在允许的范围内选择强度等级小一些的,比较经济适用,节省成本。
4 结论
(1)本文考虑了只有冰没有土的影响情况下,混凝土桩的直径越大,冰层对桩的挤压应力越小,因此在实际工程中为了安全可靠,可在允许范围内适当提高桩径。
(2)由于冰层对桩不产生挤压破坏,使桩产生的变形极小,可选择混凝土强度较低的混凝土桩,从而降低成本造价。
(3)冰-桩-土结构中,混凝土桩的直径越大,下压沉降量越小,竖向承载力越高;并且上部的冰还会使其产生向上的位移,桩径越大,冰使桩向上位移越多,从而下压沉降量抵消的越多,导致沉降量越小,因此在有冰的情况下,桩径越大,桩的承载力越高,在实际工程中可在允许范围内适当提高桩径。
参考文献:
[1]何涛 ,柴金义,张宏. 3基于 ANSYS对冻融冰水界面静冰压力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桥墩破坏的分析[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版)2015(4):442-447
[2]路钦年,汤爱平,钟南萍.河冰对桥墩作业的冰荷载计算方法[I]-河冰的力学性能试验[J].自然灾害学报2002(02):75-79
[3]刘波.冰层热应力非线性有限元分析[D]天津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