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研究新形势下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

陈鸿雁

湖南交通国际经济工程合作有限公司,湖南省长沙市,410000

摘要: 当前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需要企业通过优化财务管理模式,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与环境适应能力。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转变企业财务部门的职能,推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有序进行。为了解决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中出现的资源互动困难、财务人员专业性不足等问题。文章以新形势下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异同,基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意义,对如何解决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形势;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会计
DOI:10.12721/ccn.2023.15709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在现代企业建设中,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是提升财务部门工作水平,优化业务经济活动效益的有效举措。当前企业主要以财务会计为主,通过数据处理、分析的方式完成财务部门任务。传统工作模式不能体现出财务数据价值,不利于业务活动与企业决策。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弥补以往财务管理问题,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助力。

1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的关系(先写相同之处,再写差异;异同都应归纳3点,异同应具有新颖性)

财务会计,就是利用专业手段对企业已经完成经济事项进行计量,并利用财务报告将计量结果反馈给企业管理者,使其对企业经营活动形成一定的了解。管理会计,则是利用计划、控制等手段,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动态管理,使企业在充足资源的支持下稳定运行。

1.1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相同之处

首先,职能相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服务对象与工作方法虽然不同,但是两者部分职能相同。如财务会计承担着监督与核算的职能,通过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产生数据的整合与分析,以了解企业各部门是否完成相应的目标,预期成本目标与实际成本支出是否存在较大的差异等等,在多元化监督工作中,可以发现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2]。管理会计中,财务人员也需要做好监管工作,利用成本控制、预算管理等手段,提升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效果,使企业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其次,基础性数据信息来源相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运行中需要的数据,均来自企业经营管理活动,通过企业决策、经营管理等环节产生数据的应用,使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有序进行,实现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监管。

最后,管理目标相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最大的相同点,就是拥有共同的管理目标。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管理,以展示财务部门的作用,实现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动态监督。因此,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中,应确定管理目标,选择合适的方法与手段开展工作,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效果。

1.2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的差异

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应明确两者之间的异同,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融合方案与计划,以此推动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通过对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如图一。

8.png

(上述表格内容“工作手法”对应要修改)

图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差异

第一,服务对象不同。财务会计中,主要以企业经营管理中产生的财务信息为服务对象,通过财务数据计量、财务数据值记录等方式,提升财务报告编制效果,使财务报告使用者在相关报告的辅助下了解企业经营管理情况,并根据此做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决策[1]。管理会计,则是利用财务数据统计这一手段,结合企业经营发展需求,辅助企业管理层与业务部门制定活动计划与方案,以提升企业业务部门价值创造能力。由于两者服务对象不同,所以工作重点与核心也有所不同。

第二,工作方法不同。财务会计工作中,要求财务人员根据相关的标准,采用相对传统的手段,如人工、电算化会计等开展工作,通过对对企业经济业务活动中产生的原始凭证进行登记处理,以保证财务报告编制的科学性。管理会计,以预测企业未来经济活动情况为主,通过业财一体化系统、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等现代化信息系统的应用,实现对财务数据分析,为管理人员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数据。

第三,会计主体不同。管理会计的工作主体涵盖了业务部门,需要将业务部门产生的财务数据有机整合,以发挥会计部门的职能。财务会计工作主体,以财务部门工作为主,通过对财务部门各项数据信息的分析,掌握企业经营情况,为企业管理者提供财务数据报表。

2新经济形式下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意义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使企业财务部门职能变得更加丰富,从而展示出财务部门的核算、服务、监管等职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为提升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效果,使企业在激烈竞争环境中站稳脚步,应明确两者融合的意义,基于此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首先,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助力。新形势背景下,企业遇到较多的发展问题,如何通过市场数据、企业经营数据,提升决策的科学性,使企业获得更多市场份额,是当前企业发展问题[3]。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激发企业对财务工作的重视,财务工作提供多元化的支持,使财务部门在丰富资源的支撑下发挥更大的价值,解决企业发展问题。如企业决策中,可以借助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分析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并帮助管理者制定战略发展目标与经营管理计划,推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顺利进行。

其次,促使业财深度融合。在市场经济逐渐复杂背景下,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发生较大的变化,呈现信息化、市场化发展趋势,如何提升自身经济效益,优化企业各项工作质量,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符合企业发展趋势与特点,为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资源共享、流程融合等工作开展提供保障。实际工作中,企业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利用业财融合的方式,提升数据收集处理效果,解决业务、企业经营管理方面,推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顺利进行。

3新形势下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3.1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思想薄弱

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离不开企业管理人员与基层员工的支持,通过全体员工的积极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财务部门工作的价值。当前部分企业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认识上存在一些问题,没有意识到这一工作实施的必要性。首先,部分企业管理层认为财务部门的工作就是处理数据,解决与财务有关的问题,使企业在充足资金保障下顺利运行。正是因为这一思想观念,所以忽略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支持,局限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4]。其次,部分财务人员缺乏融合发展意识,仍以传统思维开展工作,缺乏参与、监管意识,不能有效解决财务部门问题。这一情况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比较常见,是影响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发展的因素之一。

3.2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要求财务人员做好数据的整合与优化工作,遵守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要求,通过流程化、规范化工作,完成财务部门的工作目标。企业财务人员虽然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上存在一些不足,缺乏管理会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不能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提供支撑。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工作目标、工作方法不同,对从业人员有不同的要求。若是财务人员不主动学习管理会计相关知识与技能,以财务会计知识技能作为主要手段,会影响企业的发展,不利于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创新。

3.3会计信息共享不及时

企业会计融合中,需要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做好信息共享,通过资源互动的方式,保证会计工作有序进行。通过对企业会计信息互动情况分析,发现以下问题,如图二。

10.png

图二:会计信息共享不及时的体现

第一,部分职能部门信息互动意识薄弱,没有及时为财务部门提供数据,使财务部门工作出现滞后的情况。会计融合中,要求各个部门做好信息共享,通过对企业财务数据的整合优化,以达到高效工作目的。由于各部门缺乏互动意识,因此影响企业经营管理效果。第二,缺乏完善管理制度的支持[5]。为推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发展,应建立多元化管理制度,通过对职能部门的约束,提升资源互动意识与合作意识,为发挥财务部门作用奠定基础。部分企业没有针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制定相关的制度,使企业财务工作出现形式化、流程化的问题。

3.4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待提升

随着市场环境的越发复杂,企业需要处理的数据逐渐增加,如何在海量的数据中挖掘有价值的数据,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果,是财务部门工作的重点。信息技术与企业经营管理的融合,不仅提升数据处理效果,同时可以解决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问题。当前部分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具体如下:第一,部分企业引进信息技术,但是信息技术的更新与完善不及时,使部分信息系统出现功能滞后的问题,无法为管理会计实施助力。第二,部分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标准、数据处理标准不同,无法保证不同信息系统资源共享效果。

4新形势下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对策

4.1树立融合发展理念

为了解决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问题,应从根本上入手,通过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果与管理水平,以优化各个环节工作效率,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首先,提升企业管理层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重视。管理者的思想观念,是企业发展的风向标,对基层工作的影响非常大。鉴于此,企业可以针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相关内容,组织个性化的学习活动,将其他企业成功的案例作为学习对象,通过案例分析与理论知识学习等途径,强化企业管理层对会计融合的重视,并主动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投入资源[6]。其次,提升财务人员的会计融合意识,使其对自身的使命、责任等产生初步的认识,并以积极认真态度参与岗位工作。财务人员是落实规章制度,提升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工作质量的有效媒介。如果财务人员对会计融合存在抵触情绪,会影响两者融合效果,不能保证财务部门工作质量。因此,企业可以组织宣传活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必要性作为宣传内容,使基层员工在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职业发展观,并主动参与岗位工作,实现自身的价值。

4.2加强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

会计融合背景下,传统会计人员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发展需求,不能保证会计融合效果。为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促使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有序进行,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利用人才引进这一手段,充实财务人员队伍,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提供保障。财务人员应具备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两个方面的知识,通过理论知识、实践技巧的综合运用,发挥财务部门的职能优势,解决企业建设发展问题。财务部门可以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建立合作关系,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明确现代会计对人才的需求,基于此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利用社会人才招聘、内部人才引荐等方式,解决财务人员专业性不足的问题。

第二,组织业务培训。为保证培训工作的科学性,提升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做好培训前的准备工作,对财务人员业务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了解财务人员岗位工作情况与不足,针对会计融合的要求制定培训计划,对财务人员进行业务技能、职业素养等方面的教育,使其在学习中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完成培训后,对参训人员学习情况进行考核,以保证培训有效性。

比如,为了提升财务人员职业素养,使其对管理会计形成全面的认识,可以围绕管理会计与核算会计、财务管理的关系;管理会计与核算会计、财务管理的对比;管理会计实施的三大原则,为参训人员阐述“管理会计是什么?”,对“企业为什么要进行绩效考核?”作出了深入分析,使参与学习人员在个性化学习中专业素质与业务能力得到提高。

4.3树立资源共享意识

首先,建立现代化会计制度。为保证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效果,促使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化会计制度,确定财务人员的权限、分工、责任,为资源共享提供保障。会计制度的建设,明确各个部门人员的工作范围、工作流程,使财务管理工作有秩序的进行,为高质量管理工作开展助力。此外,还应建立资源共享制度,使业务部门、财务部门明确自身在信息交流中承担的责任,并以严谨态度参与其中[8]

其次,提升职能部门信息共享意识。针对职能部门信息互动意识差的问题,定期组织交流活动,要求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参与其中 ,围绕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进行交流、探讨,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企业在各部门有效的互动下更好发展。

4.4加强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

企业管理中,信息技术发挥不可代替的作用,是优化企业经营管理效果,促使企业各项工作实施的关键。为提升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效果,应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或者业财一体化系统,将业务与财务工作有机融合,通过线上操作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为企业财务部门工作开展提供真实、全面的财务数据。此外,还应做好信息系统的更新与维护,保证企业信息系统运行的稳定,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水平。

结语:

总而言之,新形势下,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十分必要,深化企业业务与财务融合效果,促使企业可持续发展。为发挥会计融合的优势,应明确两者之间的异同,提升相关人员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并借助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等手段,提升财务部门工作质量,使企业长远、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魏亚鹏,郑素芳.浅析新形势下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2,(04):191-193.

[2]姜天琪,马晓曦,秦梦平.新形势下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2,(15):113-115.

[3]贾晶.新形势下茶叶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分析[J].福建茶叶,2022,(04):59-61.

[4]曲慧鑫.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发展的讨论[J].财会学习,2022,(11):78-80.

[5]原慧萍.新形势下煤电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发展[J].中国集体经济,2022,(10):155-156.

[6]王炳学.新形势下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研究[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2,(06):150-152.

[7]郑爱军.新形势下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J].中国集体经济,2022,(08):139-140.

[8]兰海燕.浅析新形势下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J].商场现代化,2022,(01):164-166.

作者简介:

陈鸿雁(1982.09-),男,汉族,湖南省新化县,本科,会计师,主要从事工作方向:会计、审计。